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分組 | 實驗材料及處理 | 水溫 | 呼吸頻率(次/分)平均值 |
1號 | 3條金魚,小魚缸,溫度計,1000ml溫水 | 25℃ | 90(每條金魚測3次) |
2號 | 3條金魚,小魚缸,溫度計,在1000ml溫水中加熱水 | 35℃ | 98.5(每條金魚測3次) |
3號 | 3條金魚,小魚缸,溫度計,在1000ml溫水中加冰塊 | 15℃ | 35(每條金魚測3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成分與土壤溶液相似 | |
B. | 要有適量的含氮、磷、鉀的無機鹽 | |
C. | 無須由含硼、鋅、鐵的無機鹽 | |
D. | 培養(yǎng)液的濃度要調整至適合栽培的植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成熟區(qū)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分 | |
B. | 有大量的根毛,增加了根部與土壤的接觸面積 | |
C. | 根毛細胞內的溶液濃度一般大于內層細胞溶液濃度 | |
D. | 內部出現了運輸水和無機鹽的導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選用的水綿是水生藻類,有大的帶狀葉綠體便于觀察 | |
B. | 用好養(yǎng)性細菌的趨氧性,來指示光合作用的發(fā)生與否 | |
C. | 利用水生植物作實驗材料可排除空氣中氧氣對實驗的干擾 | |
D. | 恩吉爾曼的實驗設計中沒有對照實驗的設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植物黑暗一晝夜可使淀粉增多,使實驗現象更明顯 | |
B. | 試驗中利用淀粉遇碘變藍、葉綠素溶于酒精等原理 | |
C. | 給葉片脫色是為了使淀粉遇碘變藍的現象更易觀察 | |
D. | 遮光部分不變藍而未遮光部分變藍的對照說明植物在光下合成了淀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態(tài)瓶中只存在生產者和消費者 | |
B. | 生態(tài)瓶中的非生物因素只有空氣和土壤 | |
C. | 該生態(tài)瓶就是一個簡單的生態(tài)系統 | |
D. | 該生態(tài)瓶可以長期放在陰暗處,其中綠色植物也能正常生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圈下層、巖石圈上層 | |
B.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 | |
C. |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陽光、水、營養(yǎng)物質等基本條件 | |
D. | “生物圈Ⅱ號”實驗的失敗說明了生物圈是人類和其它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森林生態(tài)系統和草原生態(tài)系統 | B. | 農田生態(tài)系統和城市生態(tài)系統 | ||
C. | 海洋生態(tài)系統和沙漠生態(tài)系統 | D. | 沼澤生態(tài)系統和池塘生態(tài)系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海洋生態(tài)系統 | B. | 濕地生態(tài)系統 | C. | 森林生態(tài)系統 | D. | 農田生態(tài)系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初冬,大雁向南方的遷飛 | |
B. | 青蛙、蛇類的冬眠 | |
C. | 蜥蜴逃難時的斷尾 | |
D. | 遲遲換羽的灰色雷鳥出現在早到的雪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