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 | 加入的物質 | 水溫 | 是否攪拌 | 時間 | 試劑 | 加碘后的現(xiàn)象 |
1號 | 淀粉+唾液2ml | 0℃ | 攪拌 | 10分鐘 | 碘液 | 變藍 |
2號 | 淀粉+唾液2ml | 80℃ | 攪拌 | 10分鐘 | 碘液 | 變藍 |
3號 | 淀粉+唾液2ml | 37℃ | 攪拌 | 10分鐘 | 碘液 | 不變藍 |
4號 | 淀粉+清水2ml | 37℃ | 攪拌 | 10分鐘 | 碘液 | 變藍 |
分析 從實驗設置來看,該實驗旨在探究溫度(低溫和高溫)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以及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3號、4號試管以唾液為變量形成一組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3號試管與1號、2號試管以溫度為變量形成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溫度(低溫或高溫)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
解答 解:(1)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酶的活性甚至使酶喪失活性,1號試管處于低溫環(huán)境中,酶不能發(fā)揮催化作用,試管中的淀粉不會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變藍色;2號試管處于高溫環(huán)境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會喪失,淀粉不會被消化,滴加碘液會變藍色;3號試管處于適宜的溫度(37℃,是酶活性最適的溫度)環(huán)境中,淀粉被分解,滴加碘液后不變藍;4號試管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對淀粉沒有消化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變藍色.即:1變藍、2變藍、3不變藍、4變藍.
(2)比較3號試管與1號試管、2號試管的實驗現(xiàn)象可知,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酶在最適溫度范圍內(nèi)活性最強,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會降低酶的催化效率.所以在0℃和80℃時淀粉不能被唾液中的淀粉酶消化.
(3)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初步分解成麥芽糖,淀粉和麥芽糖最終要在小腸內(nèi)在胰液和腸液消化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故③號試管的實驗現(xiàn)象說明淀粉被分解成了麥芽糖.
(4)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是設計實驗方案必須處理好的兩個關鍵問題,設置4號試管的目的是作為3號試管的對照組.
故答案為:
(1)1變藍;3不變藍;4變藍
(2)否;
(3)淀粉被分解成了麥芽糖.
(4)形成對照
點評 解題的關鍵是知道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實驗方法.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