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排泄途徑的是( �。�
A.排尿B.皮膚排汗C.呼出二氧化碳D.食物殘渣的排出

分析 人體細胞代謝活動產生的廢物,如二氧化碳、水、無機鹽、尿素等,它們屬于代謝終產物,它們排出體外過程稱為排泄.

解答 解:排泄的途徑有三條: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氣體的形式通過呼吸系統(tǒng)排出;二、水、無機鹽、尿素等廢物以尿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tǒng)排出;三、水、無機鹽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過皮膚排出.呼吸系統(tǒng)排出二氧化碳和水.體內的糞便是食物吸收完營養(yǎng)物質后剩下的食物殘渣,人體排出大便的過程叫排遺,不屬于排泄.
故選:D.

點評 排泄的概念和途徑這部分內容是考試的重點,注意理解和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媽媽給小紅買來幾個煮熟的黃色玉米棒,小紅發(fā)現黃色玉米中夾雜著一些紫紅色的玉米粒,這是因為下列何種原因造成的?( �。�
A.自花傳粉B.異花傳粉
C.品種衰退D.子房發(fā)育程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菟絲子的葉片退化,細軟的莖纏繞在其他植物的莖上生活.菟絲子與其纏繞的植物體現出的生物關系是(  )
A.寄生B.捕食C.競爭D.共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綠色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太陽提供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同時放出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在植物體內,水和無機鹽由( �。� 輸送到莖、葉等其他器官中.
A.導管B.篩管C.纖維D.輸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人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但人在不同狀態(tài)下從接受刺激到作出反應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某生物興趣小組想測量喝酒前后的反應速度是否一樣,以用來規(guī)勸司機不要酒后駕車.其步驟如下:
①如圖,測試者拿尺的上端,被測者將拇指和食指對準尺子下端的0刻度位置.
②被測者集中注意力,當看到被測者松開手時立即用手指抓住尺子,然后記下尺下落的高度.
③重復多次.
測量次數12345678910
尺下落的
高度(cm)
飲酒前15252022181516192317
飲酒半小時后28302527323031332726
(1)對被測者飲酒前進行測試的目的是與飲酒后人的反應能力作對比.
(2)根據實驗結果,你得出的結論是飲酒后人的動作準確度下降,也說明了飲酒后酒精麻醉的是人的小腦.
(3)被測者從看到尺下落到抓住尺子是一種反射活動,其感受器是視網膜.
(4)若過量飲酒麻醉了大腦皮層的神經中樞,上述反射活動還能完成嗎?不能.
(5)請你根據上述內容,談談你對飲酒駕車的看法:酒駕容易出現交通事故,因此,為了自己和別人的安全酒后一定不能駕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閱讀下列資料,回答有關問題:
一片稻田就是一個小小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這里有少許雜草與水稻爭奪著陽光、養(yǎng)料、水分和空間,蝗蟲、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實的田園衛(wèi)士,一旦發(fā)現害蟲,會迅速地將其捕獲.
(1)陽光、養(yǎng)料、水分等都能影響水稻的生長,它們屬于非生物因素.雜草與水稻爭奪陽光、養(yǎng)料、水分等,說明二者之間存在著競爭關系.
(2)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有雜草、水稻.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上述資料中沒有提到的成分是分解者.
(3)水稻生長需要較多的含氮無機鹽,如果缺步含氮無機鹽,水稻植株生長緩慢、植株弱小、葉片發(fā)黃.
請完成下面有關驗證水稻生長需要含氮無機鹽的實驗.
①取生長健壯、狀態(tài)相同的水稻幼苗若干,平均分為兩組.
②將兩組幼苗分別用塑料泡沫固定在A、B兩個塑料容器中.
③A容器加含各種無機鹽的完全培養(yǎng)液.B容器加等量不含氮的完全培養(yǎng)液.
七年級生物試卷第4頁(共6頁)
七年級生物試卷第6頁(共6頁)
④將兩組裝置放在有光、溫暖等條件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確保水稻能正常的生長,從而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觀察幾日水稻幼苗的生長狀況后做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以下組合都不是生物的是( �。�
A.汽車和珊瑚B.水稻和石頭C.皮球和珊瑚蟲D.病菌和細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一條食物鏈甲→乙→丙→丁,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受汞污染后,生物體內含汞最多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