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圖中序號②對應的器官是______

(2)器官⑤__________分泌的消化液________中不含有消化酶。

(3)“平衡膳食寶塔”第一級的食物,主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______,該物質(zhì)在消化系統(tǒng)中開始被消化的部位是[]______.

(4)在消化系統(tǒng)中,各種食物最終被消化的部位是[4]______,在此部位含有胰液、膽汁和______等多種消化液.

(5)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應多食用“平衡膳食寶塔”中第三級和第四級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______,人的生長發(fā)育以及受損細胞的修復都離不開它。

【答案】食道肝臟膽汁糖類①口腔小腸胰液蛋白質(zhì)

【解析】

圖示中,①是口腔,②是食道,③是胃,④是小腸,⑤是肝臟,⑥是十二指腸;“平衡膳食寶塔”的第一級是含糖類豐富的食物,第二級是含維生素和無機鹽豐富的蔬菜、水果類,第三級和第四級的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第五級是脂肪多的食物。

(1)消化系統(tǒng)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兩部分,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組成。圖中序號②對應的器官是食道。
(2)⑤肝臟能夠分泌膽汁,膽汁是一種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但是膽汁對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變成微小顆粒,增加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從而能夠促進脂肪的消化。
(3)淀粉的消化開始于①口腔,在小腸內(nèi)被徹底分解為葡萄糖;“平衡膳食寶塔”第一級的食物,主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淀粉。
(4)④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的作用場所,這是因為小腸長約5~6 m,小腸內(nèi)具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小腸內(nèi)壁有環(huán)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內(nèi)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
(5)蛋白質(zhì)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zhì);人體的生長發(fā)育、組織的更新等都離不開蛋白質(zhì);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因此應多食用“平衡膳食寶塔”中第三級和第四級的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種子能夠呼吸嗎?生物小組將萌發(fā)和煮熟的小麥種子分別裝入甲、乙兩瓶中,放到溫暖地方一天后進行如圖所示的檢驗,結論與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如圖的甲瓶、乙瓶是一組對照實驗的現(xiàn)象

B. 選擇等量的種子是為了控制變量

C. 甲瓶的蠟燭熄滅說明種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

D. 結論是甲瓶的蠟燭熄滅、乙瓶的蠟燭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大米中的淀粉在體內(nèi)最終被分解成哪種成分被吸收?( )
A.麥芽糖
B.葡萄糖
C.氨基酸
D.甘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園藝師將一株單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種顏色、多種花形的“塔花”,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壓條
D.雜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我們學過的五種動物,請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

(1)A是一種會飛的動物,其體表有______,防止水分蒸發(fā)的作用。

(2)B用______呼吸,通過尾和軀干的擺動以及______的協(xié)調(diào)作用游泳。

(3)C屬于______動物,用肺呼吸,______可輔助呼吸。

(4)D的運動形式特殊,前肢變成了____,胸部有很突出的胸骨,其上附著有發(fā)達的____,可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呼吸方式也不同與其他類群的動物,輔助呼吸的器官是______

(5)E與D相比,E在生殖發(fā)育方面的特點是______。

(6)上述類群中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是______(填寫字母);屬于恒溫動物的是______(填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中,將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處一晝夜后,選其中一個葉片,用三角形的黑紙片將葉片的上下兩面遮蓋起來,如圖1所示,置于陽光下照射一段時間,摘下葉片,經(jīng)過酒精脫色,漂洗,最后在葉片上滴加碘液,請分析回答

(1)實驗前將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_____。

(2)葉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這樣處理可起到_____作用。

(3)圖2是對葉片進行脫色的裝置,正確的是_____。圖中標號2代表的液體是_____。

(4)脫色過程中,盛有葉片的燒杯中的液體逐漸變成_____。脫色后的葉片呈現(xiàn)的顏色是_____

(5)在脫色后的葉片上滴加碘液,變藍的是圖1葉片中_____部分,說明該部分含有_____。

(6)此實驗說明光合作用需要的條件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圖示中,圖1是“觀察小魚尾鰭內(nèi)血液的流動”實驗材料的處理,圖2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圖象;圖3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血的永久涂片。請據(jù)圖回答。

(1)圖1中濕棉絮包裹在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在實驗觀察過程中,應時常往棉絮上滴加_______,目的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情況下,使用_____倍顯微鏡觀察尾鰭血管內(nèi)血液的流動情況

(2)圖2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小魚尾鰭血液流動的圖象。你認為[3]是______血管;[2]是________血管,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

(3)當我們身體內(nèi)有了炎癥,圖3中[ ]____________的數(shù)量會增多,A是__________,A與C在結構上的區(qū)別是C有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春蠶到死絲方盡”是古人的誤解.其實,蠶吐盡絲時并未死亡,只是發(fā)育成不吃不動的( 。
A.卵
B.幼蟲
C.蛹
D.成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燒傷容易感染綠膿桿菌,人們利用綠膿桿菌噬菌體來治療,能有效地控制綠膿桿菌的感染。綠

膿桿菌噬菌體是

A病毒 B細菌 C單細胞生物 D粉末狀藥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