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4951  124959  124965  124969  124975  124977  124981  124987  124989  124995  125001  125005  125007  125011  125017  125019  125025  125029  125031  125035  125037  125041  125043  125045  125046  125047  125049  125050  125051  125053  125055  125059  125061  125065  125067  125071  125077  125079  125085  125089  125091  125095  125101  125107  125109  125115  125119  125121  125127  125131  125137  125145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

仿照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的實驗,我們在實驗室嘗試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見如圖,
請根據(jù)實驗內(nèi)容,填寫以下的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
 
實驗的主要儀器(寫3種):
操作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分析及結論
1、檢查裝置氣密性水中導管
 
裝置氣密性
 
(填好或差)
2、夾緊彈簧夾,在瓶中放少量的水后,將瓶內(nèi)的空氣分成五等份,并做好記號,在燃燒匙內(nèi)放入足量的紅磷,點燃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緊橡皮塞.(1)
 
燃燒,產(chǎn)生
大量的
 

(2)手接觸集氣的外壁,可感到
 
(1)
 
在瓶中的空氣中燃燒,生成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2)應
 
熱量(填吸收或放出)
3、冷卻瓶中白煙慢慢消失五氧化二磷粉末
 
于水,在瓶中先放一些水的作用是
 

 
4、打開彈簧夾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瓶內(nèi)的液面上升約瓶內(nèi)空氣總體積的
1
5
瓶內(nèi)液面上升,說明
 
被消耗.
瓶內(nèi)壓強減少.
實驗結果表明,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實驗裝置如下:
(1)該實驗紅磷過量的原因是
 
;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
(2)待燃燒停止,白煙消失并冷卻后,打開止水夾,觀察到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瓶內(nèi)水面最終接近1處,由此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由本實驗還可以推知氮氣的哪些性質(zhì)?試寫出2種
 

(3)若將紅磷換成碳粉,該實驗能否得到理想的結果?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寫出物質(zhì)的名稱或化學符號
物質(zhì)名稱  氧氣氮氣高錳酸鉀錳酸鉀過氧化氫
化學符號
物質(zhì)名稱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鐵二氧化錳     水
化學符號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主要成分的名稱和化學式所表示的是同一組物質(zhì)的是( 。
A、純堿  苛性鈉  NaOH
B、燒堿  碳酸鈉  Na2CO3
C、膽礬  硫酸銅晶體  CuSO4?5H2O
D、熟石灰  石灰石  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原子中與質(zhì)子數(shù)不一定相等的是(  )
A、原子序數(shù)B、核電荷數(shù)
C、核外電子數(shù)D、中子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幾個決定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
B、質(zhì)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
C、物質(zhì)的用途決定物質(zhì)的性質(zhì)
D、物質(zhì)的結構決定物質(zhì)的性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不同原子間本質(zhì)區(qū)別是(  )
A、中子數(shù)不同
B、電子數(shù)不同
C、質(zhì)子數(shù)不同
D、電子層數(shù)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A、B、C、D都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zhì),它們之間具有如圖所示的轉(zhuǎn)化關系(反應條件、有些反應物或產(chǎn)物已略去).其中A與B的組成元素相同,C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D是一種無色氣體單質(zhì).
(1)試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B:
 
,C:
 
D: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應類型(填化合或分解反應)
B→D:
 
   屬于
 
反應
C+D→B:
 
  屬于
 
反應
(3)指出物質(zhì)C在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的一種用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物質(zhì)R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R+3O2  
 點燃 
.
 
2CO2+3H2O 有關該反應,有下列說法:
①R一定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②R一定由碳、氫二種元素組成,可能含有氧元素
③R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最小
④R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等于46
⑤若4.6g R完全燃燒生成8.8g CO2,同時還生成了5.4g H2O
其中正確說法的個數(shù)有( 。
A、2個B、3個C、4個D、5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無色無味的液體A在一定條件下可分解成氣體B和C.D是一種淡黃色固體,它能在C中劇烈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并生成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E.
(1)寫出A分解成B和C和文字表達式
 
;
(2)寫出D和C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