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解釋不合理的是
A. 石墨和金剛石的性質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鐵絲在空氣不能被點燃與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有關
C. 鈉原子和鈉離子屬于同種元素是由于它們的質子數相同
D. 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得氧氣的質量與二氧化錳的質量有關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長沙長郡教育集團九年級下學期第六次限時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某固體由NaOH、Mg(NO3)2、BaC12、K2SO4、Ca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加水充分溶解后,有白色沉淀出現,現向該混合物中滴入稀HNO3,沉淀溶解情況如下圖所示。下列對該固體組成判斷不正確的是
A. 一定含有NaOH B. 可能含有K2SO4
C. 一定含有Mg(NO3)2 D. 可能含有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濰坊安丘市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拉練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干冰升華 B. 食物腐敗 C. 活性炭吸附色素 D. 礦石粉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溧陽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放學回家后,小明同學泡了一杯白糖開水。他用筷子充分攪拌杯中的白糖后,將杯子放在一邊待糖水變涼。喝糖水時,發(fā)現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圖所示)。下列操作或現象能說明糖水一定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A.泡糖水時進行了充分攪拌 B.糖水熱的時候白糖全部溶解
C.涼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時感到很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溧陽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科學實驗是人類獲取科學知識,驗證科學理論的重要手段,其中,對實驗現象的正確描述很重要,以下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的煙霧
B. CO還原氧化鐵,可觀察到紅棕色粉末逐漸變黑
C. 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可觀察到淺綠色溶液變成藍色
D. 向滴有植物油的水中加入洗潔精,振蕩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百強!2016屆廣東省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有一混合氣體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水蒸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某同學設計了如下的實驗裝置探究混合氣體的成分。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證明混合氣體中有水蒸氣的現象是白色固體變?yōu)樗{色;若B中澄清石灰水出現 現象,則證明混合氣體中有二氧化碳,證明混合氣體中有一氧化碳的現象是 或 。
(2)若混合氣體中含有CO,在F處尚缺少的實驗儀器的名稱是 。
(3)如果將上述裝置中的A,B交換.則不能檢驗混合氣體中是否含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百強校】2016屆廣東省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有甲、乙、丙、丁4種物質,它們可能是Na2CO3、AgNO3、BaCl2、HCl.將甲的溶液與丁的溶液混合時產生無色氣體,將甲的溶液與丙的溶液混合時無明顯現象,則乙可能是( 。
A. Na2CO3 B. AgNO3 C. BaCl2 D. 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百強!2016屆廣東省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為預防“非典”(SARS)病毒,教室噴撒過氧乙酸溶液后,室內充滿過氧乙酸氣味,這種現象說明( 。
A. 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B.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C. 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
D.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南省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fā)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見下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物質 | a | b | c | d |
反應前物質質量/g | 18 | 1 | 2 | 32 |
反應后物質質量/g | 待測 | 26 | 2 | 12 |
A.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化合反應
B. 待測數據是23
C. 參加反應a、d的質量比為4:1
D. c物質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