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小強、小超等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制取并收集氧氣:
(1)請寫出有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③
 
 

(2)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序號),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用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反應的類型屬于
 
反應(選填“化合”或“分解”);二氧化錳的作用是
 

(3)實驗開始前如圖所示檢查裝置氣密性,具體操作為
 
,如果
 
說明氣密好.
(4)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裝置在試管口放棉花團的作用是
 
;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為
 
.實驗結束時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的目的是防止
 
現象的發(fā)生,小強實驗后發(fā)現試管破裂,你認為什么原因可能造成
 
.(寫一個)
(5)可選擇C收集氧氣的原因是
 
;可選擇D收集氧氣的原因
 

(6)如果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填字母編號)
 
;如果要收集較干燥的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填字母編號)
 

(7)實驗結束后,小超問:“我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為什么不會復燃?”請你幫助小超推測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
 
.(寫一個)
(7)用B制取氧氣比A制取氧氣的優(yōu)點有(寫兩點):
 
、
 
考點:氧氣的制取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氧氣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反應類型的判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分析:(1)要熟悉各種儀器的名稱、用途和使用方法;
(2)通常情況下,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3)凡是有氣體參加或產生的實驗,實驗前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以防裝置漏氣影響實驗結果;
(4)高錳酸鉀受熱時能夠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                                                                
為了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通常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
利用加熱的方法制取氣體,并且利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要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特別是要注意集滿氣體后的操作順序,以防發(fā)生安全事故;
(5)根據收集氣體的方法可以判斷氣體的性質;
(6)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比較純凈,利用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比較干燥;
(7)不同的實驗,優(yōu)缺點不同.
解答:解:(1)①是試管,常用作反應容器;②是酒精燈,常用作熱源;③是水槽,常用于排水法收集氣體;④是集氣瓶,常用來收集氣體.
故填:試管;酒精燈;水槽;集氣瓶.
(2)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不需要加熱,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裝置;
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用D裝置收集,氧氣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裝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用排空氣法收集的氧氣純凈;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反應物是一種,生成物是兩種,屬于分解反應;
二氧化錳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故填:B;C;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分解;催化作用.
(3)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具體操作為:將裝置連接好后,先把導管口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手握試管,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氣密好.
故填:將裝置連接好后,先把導管口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手握試管;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4)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裝置中,在試管口放棉花團的作用是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
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為:高錳酸鉀
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實驗結束時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的目的是防止水倒流入試管現象的發(fā)生;
如果試管外壁有水,沒有預熱,試管觸及燈芯,先熄滅酒精燈后把導管移出水面,都可能導致試管炸裂.
故填: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高錳酸鉀
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水倒流入試管;試管外壁有水.
(5)可選擇C收集氧氣的原因是氧氣不易溶于水;
可選擇D收集氧氣的原因是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故填:氧氣不易溶于水;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6)如果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C裝置;
如果要收集較干燥的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D裝置.
故填:C;D.
(7)如果裝置漏氣,或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剛出現氣泡就開始收集,都能夠導致收集的氧氣不純,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故填:裝置漏氣.
(7)用B制取氧氣比A制取氧氣的優(yōu)點有:不需要加熱,產物不污染環(huán)境.
故填:不需要加熱;產物不污染環(huán)境.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儀器的用途、反應表達式的書寫,實驗裝置的選擇,選擇發(fā)生裝置時,要考慮反應物的狀態(tài)、反應條件等因素;選擇收集裝置時,要考慮氣體的水溶性、能否和水發(fā)生化學反應、密度、能否和空氣中的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等因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些裝置,據圖回答有關問題.(所選裝置均填序號)

(1)寫出指定儀器的名稱:①
 
;②
 

(2)寫出實驗室用裝置C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3)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與水反應制取乙炔(C2H2)氣體,該反應必須嚴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劇烈反應放熱引起發(fā)生裝置炸裂.你認為上圖中最適合制取乙炔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是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應選B和
 
連接,反應的化學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要求選擇合適的試劑或方法鑒別下列物質.
(1)區(qū)分二氧化錳和炭粉可選用的物質或方法是
 

(2)只用一種物質鑒別出澄清石灰水、稀鹽酸和食鹽水,可選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列舉的是生活和學習中可能遇到的某些情況,根據你所學知識與掌握的技能回答:
(1)通常所說的煤氣中毒是指由
 
引起的中毒;
(2)濃鹽酸敞口久置于空氣中,溶質質量分數減小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t2℃時,將等質量的ab兩種可溶性固體分別加入盛有等質量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的現象如圖1所示,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如圖2所示.

(1)圖1中
 
(填“a”或“b”)一定達到飽和狀態(tài).
(2)圖2中表示b的溶解度的是
 
(填甲或乙)
(3)圖1中a的溶液由t2℃降溫到t1℃所得溶液與原溶液相比,通常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是
 

A.溶解度  B.溶液的濃度   C.溶劑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觀察下列分子模型回答問題:

(1)寫出氧氣的化學符號
 

(2)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
 
個氧原子構成.
(3)氫氣由一種元素組成,二氧化碳由
 
種元素組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中有
 
個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當今社會,人類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化學反應產生的.
(1)下列物質屬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寫字母編號)
A、乙醇  B、石油   C、氫氣  D、煤
(2)氫氣是一種清潔能源,在實驗室里可以通過置換反應來制取氫氣,寫出其中一個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
A、升溫增壓B、升溫減壓
C、降溫增壓D、降溫減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