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的微觀化學變化,其基本反應類型屬于( 。
A.置換反應 B.化合反應 C.分解反應 D.復分解反應
考點: 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反應類型的判定.
專題: 微觀粒子模擬圖型;化學反應模擬圖型.
分析: 化學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根據(jù)反應中物質的種類特點進行區(qū)分的,因此,利用反應微觀圖中分子構成圖,判定分子構成確定物質種類,從而對反應進行分類的判斷.
解答: 解:反應前的兩個分子構成相同,為同種物質的分子,都是不同原子構成的化合物分子;反應后生成的三個分子中,其中兩個分子構成相同而與另一個分子構成不同;則可判斷該反應為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兩種物質,反應特點符合分解反應一種物質生成多種物質的特征,故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故選C.
點評: 分子由原子構成,同種物質的分子構成相同,構成不同的分子為不同種物質的分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探究中和反應,甲、乙兩名同學分別進行以下實驗。
(1)甲同學向裝有少量Ca(OH)2溶液的試管中倒入一定量的稀鹽酸,然后滴加幾滴酚酞
試液,發(fā)現(xiàn)酚酞不變色,此現(xiàn)象 (填“能”或“不能”)說明鹽酸與氫氧
化鈣發(fā)生了反應。
(2)乙同學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邊滴加邊振蕩,“振蕩”的目
的是 ,在滴加過程中,乙同學意外發(fā)現(xiàn)有氣泡產生,通過思考
認為該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變質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乙同學為了檢驗該氫氧化鈉溶液的變質程度,設計實驗方案并得出結論。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取樣于試管中,先滴加 , 再滴加 。 |
| 氫氧化鈉溶液 部分變質 |
(4)實驗結束后,甲、乙兩名同學將三支試管中的廢液倒入同一潔凈燒杯中,得到無色
澄清溶液,分析所得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請?zhí)顚懴铝锌崭瘢?/p>
(1)取兩支相同的木條,將其中一支的一端浸入酒精中約10秒,將另一支的一端浸入水中約10秒,然后將兩支木條的浸入端分別靠近酒精燈火焰片刻.此實驗的目的是探究物質的燃燒與 的關系.
(2)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2g固體碘,再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10mL水,向另一支試管中加入10mL酒精,振蕩,觀察現(xiàn)象.據(jù)此可知,物質的溶解性與 有關.
(3)用圖A所示方法,把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放有燃著蠟燭的燒杯中,下層蠟燭的火焰先熄滅,上層蠟燭的火焰后熄滅.本實驗中,放置高低不同的兩支蠟燭的目的是 .
(4)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得到溶液的pH變化曲線如圖B所示.曲線上a點所表示的意義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是某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關于該原子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容易得到電子 B.屬于非金屬原子
C.核電荷數(shù)為11 D.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A、B、C、D四種元素,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
(1)D元素的名稱為 ,D元素與圖中 (填寫字母序號)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D元素的離子符號為 .
(2)A、B、C三種元素能形成一種化合物,其水溶液的pH 7(填>、<、=)
(3)A、B兩種元素的原子以1:1的比例形成的化合物為(寫化學式) ,其中B元素化合價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配制50g質量分數(shù)為6%的氯化鈉溶液,整個配制過程如圖所示,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 A. | ③①②④⑤ | B. | ①③④②⑤ | C. | ③①④②⑤ | D. | ①④③②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