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C、H、O、Cu四種元素組成的初中常見物質,各物質之間有如圖所示的關系,其中甲、乙、丙是單質,乙為紫紅色固體,X、Y是氧化物.圖中“-”表示相連的物質之間可發(fā)生反應,“→”表示由某一物質可制得另一物質.(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
(1)丙的化學式為
 
;
(2)化學反應①和②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否相同?
 
;
(3)寫出丙和Y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寫出乙的一種用途
 
考點:物質的鑒別、推斷,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反應類型的判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框圖型推斷題
分析:根據(jù)由C、H、O、Cu四種元素組成的初中常見物質,乙為紫紅色固體,所以乙是銅,單質丙會與銅反應,所以丙是氧氣,單質甲會與氧氣反應,所以甲是木炭或氫氣,氧化物X會轉化成甲,所以甲是氫氣,X是水,氧化物Y會轉化成銅,所以Y是一氧化碳,然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驗證即可.
解答:解:(1)由C、H、O、Cu四種元素組成的初中常見物質,乙為紫紅色固體,所以乙是銅,單質丙會與銅反應,所以丙是氧氣,單質甲會與氧氣反應,所以甲是木炭或氫氣,氧化物X會轉化成甲,所以甲是氫氣,X是水,氧化物Y會轉化成銅,所以Y是一氧化碳,氫氣和氧化銅會轉化成銅,水通電會轉化成氫氣和氧氣,氧氣會與氫氣、銅反應,氧氣會與一氧化碳反應,一氧化碳和氧化銅會生成銅,推出的各種物質均滿足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正確,所以丙的化學式為:O2;
(2)反應①是氫氣和氧化銅生成銅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反應②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的反應,不屬于反應基本類型,所以反應類型不相同;
(3)丙和Y的反應是一氧化碳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2CO+O2
 點燃 
.
 
2CO2;
(4)通過推導可知,乙是銅,銅具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所以可以用來做導線.
故答案為:(1)O2;
(2)不同;
(3)2CO+O2
 點燃 
.
 
2CO2;
(4)做導線.
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年5月,臺灣傳出“毒飲料事件”,一些廠商在飲料中違法添加“塑化劑”. 塑化劑的主要成分為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學式為C24H38O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24H38O4可以使食品外觀更漂亮,因此可以隨意使用
B、C24H38O4中含有兩個氧分子
C、一個C24H38O4分子中含有66個原子
D、C24H38O4中中碳、氧元素質量比為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和小剛兩位同學在學完酸的化學性質后,做了如圖酸堿中和的反應實驗:
實驗結束后,小明、小剛依次將廢液緩緩倒入同一潔凈的廢液缸中,請你和他們一起進行下面的討論:
【討論1】小明做實驗時沒有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于是對澄清石灰水與稀鹽酸是否發(fā)生反應表示懷疑,但小剛認為,小明實驗時向澄清石灰水中應先滴幾滴酚酞試液,再逐滴滴加稀鹽酸,當觀察到(1)
 
時,就可以說明二者能發(fā)生反應.
【討論2】小剛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開始沒有明顯現(xiàn)象,后來有氣泡產(chǎn)生,他判斷實驗使用的氫氧化鈉溶液已經(jīng)部分變質,寫出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的化學方程式:(2)
 

當小剛沿廢液缸內(nèi)壁緩慢傾倒廢液時,觀察到廢液缸中先有氣泡產(chǎn)生,然后又出現(xiàn)了白色沉淀,經(jīng)過討論確定,小剛、小明兩位同學試管中廢液含有的溶質分別是(3)
 
、(4)
 
(均寫化學式),才能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
為了科學處理實驗后產(chǎn)生的廢液,兩位同學決定對廢液缸中最終廢液溶質的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最終廢液中含有什么溶質?
【猜想與假設】小明做出猜想①:廢液中含有NaCl、CaCl2兩種溶質.
小剛做出猜想②:廢液中含有NaCl、Na2CO3兩種溶質. 
【活動與探究】
小明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
得出結論:猜想①不成立,則猜想②成立.
小剛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稀鹽酸,產(chǎn)生氣泡.
得出結論:猜想②成立,則猜想①不成立.
若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5)
 
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也能得出和小剛同樣的結論.
【反思與評價】請對小明由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給予評價(6)
 

【表達與交流】兩位同學確認了最終廢液中溶質的成分,你認為處理該廢液的方法是(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同學用氫氧化鈣溶液和鹽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鈣溶液加入稀鹽酸一會后,發(fā)現(xiàn)忘記了滴加指示劑.因此,他們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該燒杯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
 

【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取少量燒杯內(nèi)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猜想一不正確
實驗步驟:取少量燒杯內(nèi)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猜想二不正確,猜想三正確
【反思與拓展】
(1)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
 

(2)根據(jù)所學化學知識,驗證燒杯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質單獨使用也能完成該實驗?
 
(填序號)
a.pH試紙  b.銅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銀溶液
(3)燒杯中的溶液未經(jīng)處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寫一條).
(4)要把該廢液處理成只有一種溶質的溶液,應向該廢液中加入過量的
 
反應結束后,過濾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食品保鮮可以防止食品腐敗,保持食品的營養(yǎng)和味道.食品保鮮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劑、填充氣體、放置干燥劑和保鮮劑等.
(1)小包裝糕點類食品常采用充氣包裝,氮氣是常用的填充氣體.請你根據(jù)氮氣的性質寫出選用氮氣的主要原因是
 

(2)生石灰是常用的干燥劑.生石灰在空氣中能吸收二氧化碳,還能吸收空氣中的
 

(3)某保鮮劑主要成分為活性鐵粉保鮮的原因是吸收食品袋中的
 
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從而延長食品的保質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隨著世界性能源危機的日益加劇,一向為人們所唾棄的垃圾也身價倍增,變成了能源再生的“寶庫”.利用垃圾的一種方式就是將垃圾填埋后,通過厭氧發(fā)酵產(chǎn)生沼氣,這些沼氣燃燒,產(chǎn)生高溫燃氣,推動汽輪機轉動,汽輪機驅動發(fā)電機來發(fā)電.

(1)根據(jù)上面的短文,請你將垃圾發(fā)電過程中的能量轉化填寫完整.
(2)垃圾填埋后產(chǎn)生的沼氣是一種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沼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次興趣小組活動中,老師只提供給小芳同學一大一小兩支試管、稀硫酸及一些鋅粒.小芳同學設計了一種制取、收集氫氣的裝置(如圖所示).試用方程式表示其反應原理
 
.當小芳同學將小試管收集到的氫氣進行驗純時,總是聽到尖銳的爆鳴聲,這表明收集的氫氣
 
(選填“純”或“不純”)要讓小芳同學能收集到較為純凈的氫氣,在不增減儀器的條件下,應該采取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凈化、收集和性質實驗的部分儀器,試根據(jù)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以石灰石和稀鹽酸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現(xiàn)要收集一瓶干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
①所選儀器的連接順序為
 
(填寫儀器序號字母).
②生成二氧化碳時,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剩余廢液中,常含有剩余的少量鹽酸,欲驗證鹽酸的存在,可以選擇下列試劑中的
 
進行驗證.(填寫字母編號)
A.AgNO3溶液      B.紫色石蕊試液      C.Na2CO3溶液
(2)小強同學欲用一氧化碳氣體(含少量二氧化碳)測定某不純氧化鐵樣品的純度(雜質為單質鐵粉),并驗證反應中氣體生成物的性質,小強同學設計了實驗方案:氣體流向是從左向右,選擇的儀器按混合氣體→D→C順序連接,然后進行實驗(假設有關反應均反應完全).
①儀器D處大玻璃管內(nèi)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②通過測量反應前C裝置的質量變化,來計算氧化鐵的純度,則這樣計算出的氧化鐵樣品純度與實際值比較將
 
(填“一定偏大”、“一定偏小”、“無影響”之一).你認為計算氧化鐵樣品的純度還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③對于小強同學設計的這個實驗裝置,你認為存在的不足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O3,BaCl2,Na2SO4,Na2CO3,K2SO4等物質,某同學對其進行了探究實驗,實驗過程如圖:

則該同學推測此白色粉末,至少由
 
種物質組成,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