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影響金屬與鹽酸反應的劇烈程度的因素”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金屬與鹽酸反應劇烈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做出猜想)a.可能與金屬本身的性質有關;b.可能與鹽酸的濃度有關。
(設計探究)實驗所用金屬均已用砂紙打磨。
(1)(實驗Ⅰ)為探究猜想a,小組同學分別在兩支試管中放入相同質量的鋅片和鐵片,然后分別加入等質量、等濃度的稀鹽酸,觀察到放鋅片的試管中立即產生大量氣泡,放鐵片的試管中只產生少量氣泡。寫出鋅與鹽酸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從實驗現象可判斷金屬活動性:Zn________(選填“<”“=”或“>”)Fe。
(2)(得出結論)金屬與鹽酸發(fā)生反應的劇烈程度與金屬本身性質有關,金屬的活動性與反應的劇烈程度的關系是________。
(3)(實驗Ⅱ)為探究猜想b,小組同學設計如圖的裝置進行實驗,其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____。
(4)所用藥品、實驗數據如表:
(得出結論)金屬與鹽酸發(fā)生反應的劇烈程度與鹽酸的濃度有關,其關系是________。
(5)(反思評價)根據表中實驗Ⅱ數據分析,請解釋鋅與鹽酸反應最后變慢的原因: ________。
Zn+2HCl=ZnCl2+H2↑;>金屬活動性越強,反應越劇烈通過注射器往右移動的體積測得生成氫氣的體積其他條件相同時,鹽酸濃度越大,反應越劇烈鹽酸濃度變小,反應速率減慢 【解析】 (1)金屬的活動性越強,與鹽酸反應越劇烈。(2)金屬活動性越強,與酸反應越劇烈。(3)錐形瓶內有氫氣產生,壓強變大,使得注射器的活塞向右移動,向右移動的體積等于生成氫氣的體積。(4)從表中數據可看出,其他...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仁愛版九年級上冊化學1.1化學使生活更美好單元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稀有氣體通電發(fā)出有色光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B. 利用蒸餾方法凈化水
C. 切割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B 【解析】 A、稀有氣體通電發(fā)出有色光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生成碳酸鈣和水,屬于化學變化,故B正確;C、利用蒸餾方法凈化水來凈水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D、切割大理石作建筑材料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 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仁愛版九年級上冊化學 3.3 純凈物組成的表示方法 單元檢測 題型:單選題
物質的化學式書寫正確的是( �。�
A. 四氧化三鐵Fe3O4 B. 碳酸HCO3 C. 氧化鎂OMg D. 銅CuC1
A 【解析】 試題B中碳酸應為H2CO3;C中氧化鎂MgO;D中銅CuC12。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秋滬教版九年級化學全冊同步練習:5.1.1金屬的性質 題型:填空題
我國是現代濕法冶金術的先驅,早在西漢時期,劉安在《淮南萬畢術》中寫到“曾青得鐵則化為銅”。這里的“曾青”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如硫酸銅)。在宋朝,利用這個反應冶銅的生產具有了一定的規(guī)模,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溶性的銅的化合物Fe+CuSO4=FeSO4+Cu 【解析】 “曾青得鐵則化為銅”,這里的曾青是指硫酸銅一類的化合物,意思是說,鐵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滬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五章金屬的冶煉與利用單元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每到冬天,市場上便有一種“熱寶”出售,它是一個裝有化學藥品的小袋.使用時,撕去它的保護膜貼在身體上,不久便會產生熱量.已知小袋中裝有鐵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鈉.
(1)取小袋內物質,加入稀鹽酸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將袋內物質放在足量O2中燃燒,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________②________.
Fe+2HCl=FeCl2+H2↑C+O2 CO2;3Fe+2O2 Fe3O4 【解析】 (1)鐵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2)鐵粉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碳粉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滬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五章金屬的冶煉與利用單元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化學課上我們曾經觀察過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中,銅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燒,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 。
(2)該實驗主要利用了銅片良好的________性。
(3)燒杯中的水在實驗中沒有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 (填序號)。
A.作反應物 B.隔絕空氣 C.升高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滬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五章金屬的冶煉與利用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實驗方案的設計是實驗成功的基本保證。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的是( )
選 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方法 |
A | 檢驗一瓶氣體是否為氧氣 |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 中 |
B | 鑒別 NaOH溶液和稀 H2SO4 | 分別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C | 除去 CO中混有的 CO2 | 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粉末 |
D | 比較Fe、 Cu和 Ag的 金屬活動性 | 將 Fe和 Ag分別加入CuSO4溶 液中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A、鑒別氧氣用帶火星的木條,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如果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該氣體是氧氣,此選項正確;B、NaOH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藍,稀 H2SO4能使石蕊溶液變紅,此選項正確;C、除去二氧化碳用氫氧化鈉溶液,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粉末,除去的是一氧化碳,此選項錯誤;D、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換出來。將Fe和...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屆九年級滬教版化學全冊2.2.2二氧化碳的制備同步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催化分解制氧氣和用大理石與鹽酸反應制二氧化碳相比較,正確的是( )
A. 兩者可以采用相同的發(fā)生裝置
B. 兩者的反應原理都是分解反應
C. 兩者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D. 兩者的反應物都有兩種
A 【解析】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成氧氣和水,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氧氣、氯化鈣和水,兩個反應都屬于固液常溫型,可以采用相同的發(fā)生裝置,A選項正確;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的反應是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生成物,屬于分解反應,而大理石和稀鹽酸的反應中有兩種反應物,不符合分解反應的概念,不屬于分解反應,B選項錯誤;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收集二氧化碳氣體不用排水法,C選項錯誤;過氧化氫分解的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秋滬教版九年級化學全冊同步練習:基礎實驗4常見金屬的性質 題型:單選題
化學小組為探究鋁、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方案。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由實驗甲可知金屬活動性:Al>Cu
B. 由實驗乙可知金屬活動性:Cu>Ag
C. 由實驗甲、乙、丙可知金屬活動性:Al>Cu>Ag
D. 實驗甲中的CuSO4改為CuCl2不能完成本實驗探究
D 【解析】 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前置后。A.由實驗甲可知金屬活動性:Al>Cu,正確;B.由實驗乙可知金屬活動性:Cu>Ag,,正確;C.由實驗甲、乙、丙可知金屬活動性:Al>Cu>Ag,正確;D.實驗甲中的CuSO4改為CuCl2也能完成本實驗探究,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