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達州盛產天然氣,有“中國氣都”之稱的美譽.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物產生了興趣,請你參與:
提出問題:甲烷燃燒后生成哪些物質?
查閱資料:含碳元素的物質完全燃燒生成CO2,不完全燃燒生成CO;無水CuSO4遇水變藍.
猜想與假設:
甲 CO2 H2O;             乙 CO  H2O;
丙 NH3CO2 H2O;         丁 CO2 CO  H2O.
你認為 丙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理由是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而反應前不含氮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生成氨氣
實驗探究: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燒的產物依次通過下列裝置:

(1)A、B裝置的順序能否顛倒?(填“能“或“否”)否.
(2)實驗中用純凈O2而不用空氣的原因是空氣中含有CO2和H2O(干擾對產物的鑒別).
(3)實驗中觀察到A中無水CuSO4變藍,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由此推斷丁同學猜想成立.
(4)請寫出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的化學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Fe2O3+3C$\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反思與交流為避免CO污染環(huán)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質燃燒必須滿足的條件是氧氣充足
--.

分析 【猜想與假設】: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考慮;(1)根據顛倒后的后果考慮;(2)根據空氣與純凈氧氣的區(qū)別考慮;(3)根據無水CuSO4變藍,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分析出氣體成分;(4)根據方程式的寫法考慮;根據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條件考慮.

解答 解:【猜想與假設】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反應物中是甲烷和氧氣,不含有氮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生成氨氣,所以丙假設錯誤;
(1)如果順序顛倒,由于石灰水中有水,就不能證明混合氣體中是否有水;
(2)由于空氣中含有水分和二氧化碳,用空氣就無法驗證混合氣體中是否含有水和二氧化碳,因為到底是混合氣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還是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無法確定;
(3)A中無水CuSO4變藍說明混合氣體中有水,B中石灰水變渾濁明混合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B中石灰水有兩個作用:驗證二氧化碳的存在,除去二氧化碳;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說明具有還原性氣體,且與氧化鐵反應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說明混合氣體中含有一氧化碳;
(4)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反應物是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碳酸鈣沉淀和水,碳酸鈣后面標上沉淀符號;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的反應物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生成物是鐵和二氧化碳,用得失氧進行配平,反應條件是高溫,寫在等號的上邊.由于可燃物不完全燃燒能生成一氧化碳,污染環(huán)境,所以要讓可燃物完全燃燒,所以需要充足的氧氣.
故答案為:【猜想與假設】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而反應前不含氮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生成氨氣;
【實驗探究】(1)否;
(2)空氣中含有CO2和H2O(干擾對產物的鑒別)
(3)丁
(4)CO2+Ca(OH)2=CaCO3↓+H2O;Fe2O3+3C$\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反思與交流】氧氣充足.

點評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知道無水硫酸銅由白色變?yōu)樗{色說明有水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還要知道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金屬在生成生活中應用廣泛.
(1)下列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屬導電性的是B(填序號).

(2)春季停止供暖后,暖氣管道最好注滿水以防止生銹,其原理是隔絕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興趣小組活動中,同學們按圖1裝置對“可燃物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探究過程中,大家對磷燃燒產生的大量白煙是否危害人體健康提出疑問.

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燃燒產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體,會刺激人體呼吸道,可能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與討論]白煙對人體健康有害,該實驗裝置必須改進.同學們按改進后的圖2裝置進行實驗.請你幫助他們將下表補充完整.
(1)改進后的圖2裝置與圖1裝置比較,優(yōu)點是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擴散,污染環(huán)境和危害人體健康
(2)小林同學指出圖2裝置仍有不足之處,并設計了圖3裝置,其中氣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試管內氣體熱膨脹飛出,造成安全事故.
實驗小結時,小朱同學說“待a試管冷卻后,如果將試管口緊貼水面(室溫下),并取下橡皮塞,將看到液體進入試管.”這一說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
小晶問:“如果不考慮橡皮塞占試管的容積,進入a試管內液體的體積會是多少呢?”
大家爭論后,出現(xiàn)兩種預測.甲:接近試管容積的$\frac{1}{5}$;  乙:不一定接近試管容積的$\frac{1}{5}$.你贊同的預測是(填“甲”或“乙”),理由是乙;白磷的量不清楚,所以無法確定是否能夠完全消耗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能源和環(huán)境問題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等.過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機,又導致環(huán)境污染.如燃煤會影響環(huán)境,下列環(huán)境問題與燃煤有直接關系的是ABC(填字母序號,下同).
A.酸雨      B.溫室效應       C.可吸入顆粒物增加
(2)2014年冬季北方地區(qū)出現(xiàn)大范圍灰霾天氣,據檢測首要污染物為PM2.5.下列關于PM2.5的說法或減少PM2.5措施錯誤的是A.
A.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超過2.5?m的顆粒物     B.控制城市汽車保有量
C.PM2.5專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D.冬季取暖用天然氣替代燃煤
(3)目前,我國面臨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區(qū)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問題.下圖是我國目前與十二五計劃能源結構變化的對比圖,從圖中可以看出,主要調整是減少煤和石油的使用、增加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

(4)解決環(huán)境問題需要科技進步,如CO2含量不斷升高,使全球氣候問題,日趨嚴重,科學家認為,人類不僅要努力減少C0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將C02轉化為有用物質.將C02轉化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

請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O2+6H2$\frac{\underline{\;催化劑\;}}{加熱}$C2H4+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潔燃料丙,微觀過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丁的化學式為H2O2B.丙中C、H、O的質量比為12:3:8
C.一定濃度的丙溶液可作消毒劑D.該反應體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  )
A.核外電子總數B.最外層電子數C.核內質子數D.電子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二氧化碳和氧氣的描述錯誤的是( 。
A.二氧化碳、氧氣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法收集
B.因為氧氣與氮氣的密度不同,所以工業(yè)上用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制取氧氣
C.大自然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徑:植物的光合作用、海水的吸收等
D.鐵絲能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某同學在實驗結束進行廢液處理時,將氫氧化鈉溶液、石灰水和鹽酸倒入同一個潔凈的燒杯中,當他用手接觸燒杯壁時,感覺到燒杯“發(fā)熱”.這一現(xiàn)象引起了他的注意.為了解這三種物質之間的反應情況,他決定從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組成入手進行探究.這三種物質之間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Cl+NaOH═NaCl+H2O;Ca(OH)2+2HCl═Ca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A、B、C、D、E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不同物質,其中A為黑色的固體,B為白色的固體,它們之間的轉換關系如圖箭頭所示:
(1)寫出A的化學式為C.
(2)若D為無色的溶液,則D為H2CO3(填化學式).
(3)寫出E→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4)圖中物質之間的轉化有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逆向進行,化學反應E→C,寫出另一個發(fā)生逆向轉化的例子CaCO3+2HCl=CaCl2+H2O+CO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