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3.如圖中A~H都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已知A、B都是黑色固體,D、F為紅色固體,G為鐵單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請推斷出各物質后解答下列問題:
(1)寫出物質A的化學式C;
(2)寫出上述物之間轉化時發(fā)生化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
(3)轉化過程①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4)轉化過程④在常溫下就能進行,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Fe+CuSO4=Cu+FeSO4;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為置換反應.

分析 根據A~H都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A、B都是黑色固體,D、F為紅色固體,A、B高溫會生成C、D,所以D是銅,A、B是氧化銅和碳,所以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與A反應,所以A是碳,B是氧化銅,E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F高溫會生成鐵,所以F是氧化鐵,鐵和H會生成銅,所以H可以是硫酸銅,然后將推出的物質進行驗證即可.

解答 解:(1)A~H都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A、B都是黑色固體,D、F為紅色固體,A、B高溫會生成C、D,所以D是銅,A、B是氧化銅和碳,所以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與A反應,所以A是碳,B是氧化銅,E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F高溫會生成鐵,所以F是氧化鐵,鐵和H會生成銅,所以H可以是硫酸銅,經過驗證,推導正確,所以A是C;
(2)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滿足化合反應的條件,化學方程式為: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
(3)轉化過程①是碳和氧化銅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4)轉化過程④在常溫下就能進行,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Fe+CuSO4=Cu+FeSO4,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為置換反應.
故答案為:(1)C;
(2)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
(3)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4)Fe+CuSO4=Cu+FeSO4,置換.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物質由元素組成,相同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
(1)碳元素可以組成金剛石或石墨,金剛石和石墨硬度不同的原因是構成它們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結構不同)
(2)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下列屬于同素異形體的是AC(填標號
A.C60和C70   B.CO和CO2   C.O2和O3   D.生鐵和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同學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已知過量的C02通人飽和NaOH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C02+NaOH═NaHC03↓).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錐形瓶、②導管.
(2)圖D中出現的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淀.
(3)通過過濾(填寫操作名稱)能把NaHC03晶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
(4)如果缺少裝置B,裝置C中會生成的雜質是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A.
   點燃酒精燈
B.
   滴加溶液
C.
   量筒讀數
D.
     放置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在20℃時,氧氣的溶解度為0.031,其含義是(  )
A.20℃時,100g水中溶解0.031g氧氣形成飽和溶液
B.20℃時,體積水最多能溶解0.031體積的氧氣
C.20℃時,壓強101kPa時,1體積水最多能溶解0.031g氧氣
D.20℃時,氧氣壓強為101kPa時,1體積水最多能溶解0.031體積的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我們對它進行研究:

(1)第11號元素屬于金屬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圖中的Y=7;
(2)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結構中的最外層電子數關系最密切;
(3)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結構呈現的規(guī)律有最外層電子數相同(任寫一條)
(4)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與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Al2O3;
(5)每一橫行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理由是電子層數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根據如圖溶解度曲線,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 
A.MgSO4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B.在溫度大于t1℃時,MgSO4的溶解度比NaCl的大
C.對t3℃時MgSO4的飽和溶液降低溫度時,沒有晶體析出
D.在t2℃時,MgSO4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某學生量取液體,視線與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相平,讀數為29毫升,將液體倒出一部分后,仰視讀數為17毫升,則該同學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為( 。
A.大于12毫升B.小于12毫升C.等于12毫升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同學用如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請你填寫有關空格.
(1)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盡可能把氧氣反應掉.該物質燃燒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紅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
(2)紅磷燃燒的現象為產生大量白煙,發(fā)黃光,放出熱量.
(3)實驗后發(fā)現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低于$\frac{1}{5}$,這可能是由哪一種原因引起的?裝置漏氣
(4)由本實驗還可以推測氮氣的性質有難溶于水(任寫一條即可).
(5)若將紅磷換成木炭,該實驗能否獲得成功?不能(填能或否)理由是碳粉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氣體,瓶內氣壓沒變,水不能進入集氣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