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某同學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已知過量的C02通人飽和NaOH溶液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C02+NaOH═NaHC03↓).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錐形瓶、②導管.
(2)圖D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產(chǎn)生白色沉淀.
(3)通過過濾(填寫操作名稱)能把NaHC03晶體從溶液中分離出來.
(4)如果缺少裝置B,裝置C中會生成的雜質是氯化鈉.

分析 (1)①②均為實驗室常用的儀器,熟記常用儀器的名稱即可輕松作答.
(2)根據(jù)過量的C02與飽和NaOH溶液反應分析現(xiàn)象.
(3)從分離固體和液體混合物的方法進行分析.
(4)根據(jù)鹽酸與氫氧化鈉的反應分析.

解答 解:(1)由常用儀器的名稱可知①為錐形瓶;②為導管.
(2)由題意可知,過量的C02通人飽和NaOH溶液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所以,圖D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產(chǎn)生白色沉淀.
(3)分離固液混合物的方法是過濾.
(4)如果缺少裝置B,稀鹽酸揮發(fā)出HCl氣體與NaOH反應生成NaCl,因而C裝置中會增加一種物質就是氯化鈉.
故答案為:(1)錐形瓶;導管;(2)產(chǎn)生白色沉淀; (3)過濾;(4)氯化鈉.

點評 本道題的難點是第四小題,解題關鍵是要知道鹽酸具有揮發(fā)性,能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氣體又極易溶于水,氯化氫氣體溶于水后又成為鹽酸.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請結合下圖回答問題:

(1)寫出指定儀器名稱①鐵架臺,②長頸漏斗.
(2)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要收集一瓶比較干燥的氧氣則應選的收集裝置是D(填裝置編號).
(3)實驗室制取H2的化學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選擇B裝置為反應裝置的優(yōu)點是能使反應隨時進行或停止.(寫一點)
(4)用這些裝置還可以進行實驗探究.例如:碳酸氫銨是一種白色固體,受熱易分解產(chǎn)生三種氣體,其中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NH3(寫化學式).選擇上述裝置中的A與F(填裝置編號)的組合可以驗證另外兩種氧化物中的常溫下呈氣態(tài)的氧化物,該裝置中的現(xiàn)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反應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用化學符號填寫下列空格:硫酸鋅中鋅元素的化合價是+2價$\stackrel{+2}{Zn}$SO4,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學式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金屬在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廣泛.

(1)下列鐵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屬導熱性的是B(填序號).
(2)鐵制品容易銹蝕,預防鐵生銹的措施有涂油等(寫1條即可).
(3)“濕法煉鋼”的原理是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
(4)用一氧化碳和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煉鐵的化學方程式是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已知A、B、C、D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四種物質.圖中“-”表示相連兩種物質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省略),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A、B、C、D含有一種相同元素,常溫下A為無色液體,C為黑色固體,則A為H2O,B→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u+O2$\frac{\underline{\;\;△\;\;}}{\;}$2CuO;B-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
(2)若A、B、C、D共含有兩種元素,B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一種氣體,D為黑色固體,則自然界中B→C反應的作用是光合作用;B→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CO2 $\frac{\underline{\;高溫\;}}{\;}$ 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興趣小組查閱化肥的相關資料得知,長期施用硫酸銨化肥會使土壤酸化.該小組同學想探究室溫時硫酸銨飽和溶液的酸堿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探究方案,請據(jù)此回答相關問題.
【猜想或假設】溶液的pH可能為:①pH=7,②pH>7,③pH<7.
【設計和實驗】組內同學分另外進行了如下實驗:
甲同學:取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硫酸銨溶液沾在pH試紙上,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測得pH<7.
乙同學:取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餾水將pH試紙潤濕.然后用玻璃棒蘸取硫酸銨溶液沾在pH試紙上,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測得pH<7.
丙同學:將pH試紙直接浸入硫酸銨溶液中,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測得pH<7.
【評價與反思】甲、乙、丙三位同學中操作正確的只有一位,指出另兩位同學的操作錯誤:①乙:用蒸餾水將pH試紙潤濕;②丙:將pH試紙直接浸入硫酸銨溶液中.
【結論與分析】該小組同學根據(jù)實驗得出以下結論:
①硫酸銨溶液雖然顯酸性,但硫酸銨不是酸,而是鹽;②凡是鹽的溶液都顯酸性.你認為上述結論錯誤的是第②條(填①或②),請舉一例說明該條結論不正確,例:碳酸鈉溶液是鹽溶液,但顯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2015年10月10日中午時分,蕪湖市鏡湖區(qū)楊家巷一餐飲店發(fā)生一起因失火致液化氣罐爆炸事故,導致17人死亡,死者多數(shù)為學生.火災無情,更多加注意,張華同學根據(jù)自己的住宅特點,設計了如下預防火災的方案(包括萬一發(fā)生火災時采取的滅火和自救措施).
防火措施滅火和自救措施
①在家中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②室內裝修多用不易燃燒的材料.
③電線、插座等用信得過產(chǎn)品,不用劣質產(chǎn)品.
④家里配置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并學會使用.
①當火較小時,立即用各種滅火器材滅火.
②室內失火時,打開門窗,盡量讓濃煙從門窗排出.
③在滅火過程中,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④火勢太大,不能從室內逃出,撤到陽臺,等待救援.
⑤因電器、電線短路引發(fā)火災時,應先切斷電源,再滅火.
⑥因煤氣泄漏引發(fā)火災時,應先關閉煤氣,再滅火.
請根據(jù)張華同學預防火災的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1)請你幫助張華同學進一步完善其防火措施,你的建議(任定一條)是人走燈停,安全用電.
(2)在滅火措施中,少一條不可缺少的措施,該措施是打報警電話119.
(3)在滅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條不夠妥當,該措施是(填序號)②,理由是開門窗造成空氣對流火勢加大.
(4)請完成滅火和自救措施③⑤和⑥中的空白(不要填在表上的空白處).
③濕毛巾;⑤切斷電源;⑥關閉煤氣.
(5)在滅火過程中,自救措施③其中的道理是防止吸入煙塵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中A~H都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已知A、B都是黑色固體,D、F為紅色固體,G為鐵單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請推斷出各物質后解答下列問題:
(1)寫出物質A的化學式C;
(2)寫出上述物之間轉化時發(fā)生化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
(3)轉化過程①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
(4)轉化過程④在常溫下就能進行,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Fe+CuSO4=Cu+FeSO4;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為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A、B、C、D、E、F、G是常見物質,B是一種氣體單質,E是紅色的固體單質,D是淺綠色溶液,G是藍色溶液,它們可以發(fā)生如下轉化關系:
(1)推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BH2、DFeSO4、GCuSO4
(2)寫出下列轉化的化學方程式:E→F:2Cu+O2$\frac{\underline{\;\;△\;\;}}{\;}$2CuO;   A→C:Fe3O4+4H2$\frac{\underline{\;\;△\;\;}}{\;}$3Fe+4H2O.
(3)F轉化為G的反應不是置換反應(填“都是”、“不一定是”或“不是”).
(4)B物質的一種用途冶煉金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