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8.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發(fā)現(xiàn)抗瘧疾中藥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yī)學獎.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O5,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青蒿素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
B.青蒿素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5:22:5
C.青蒿素是一種有機物
D.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2g

分析 A.根據物質的構成來分析;
B.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比來分析;
C.根據有機物的概念來分析;
D.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來分析.

解答 解:A.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構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故錯誤;
B.青蒿素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15):(1×22):(16×5)=90:11:40,故錯誤;
C.青蒿素C15H22O5是一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化合物,故正確;
D.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實驗桌上放有兩個沒有標簽的試劑瓶,內盛兩種無色溶液,一同學把這兩種無色溶液混合后產生白色沉淀.
(1)若其中有一種是稀硫酸,那么產生白色沉淀的可能是硫酸鋇,其化學方程式是BaCl2+H2SO4═BaSO4↓+2HCl(合理即可);
(2)若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沉淀溶解,那么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鈣(合理即可),其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NO3=Ca(NO32+H2O+CO2↑(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已知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鈉(其他成分不與水也不與鹽酸反應),某課外活動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測定雞蛋殼中碳酸鈣的含量,進行如下實驗:
試計算:
(1)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為17.6g.
(2)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寫出簡明的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水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質.下列有關水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冰水混合物是純凈物
C.煮沸可以將硬水軟化
D.利用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方法可以凈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實驗小組想測定黃銅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實驗數(shù)據記錄如下:
樣品實驗1實驗2實驗3實驗4實驗5
黃銅質量\g4040404040
加入稀硫酸質量\g306090120150
生成氣體質量\g0.30.60.91.01.0
(1)根據實驗數(shù)據分析,從實驗4開始金屬已經完全反應.
(2)計算黃銅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精確到0.1%)
(3)計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用的試劑及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
選項物質雜質試劑操作方法
A二氧化碳水蒸氣燒堿通過裝有燒堿的干燥管
B硫酸鈉溶液碳酸鈉過量的稀硫酸過濾、結晶
C氯化鈉泥沙蒸餾水溶解、過濾、蒸發(fā)、結晶
D油污洗滌劑乳化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是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的微觀粒子示意圖.圖中“”和“”分別表示氫原子和氧原子,請回答問題:

(1)在B圖中將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完整,并說出補充的依據化學變化前后(中)原子的種類、個數(shù)不變;
(2)此變化前后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參加反應的氫分子和氧分子(填名稱);
(3)該變化的微觀實質是在點燃的條件下,氫分子分解為氫原子,氧分子分解為氧原子,每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一個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有一種含有碎菜葉、碎塑料薄膜、泥沙和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將其進行去渣、去臭處理后,可以轉化為廁所沖詵用水.
(1)采用過濾操作可以除去污水中的碎菜葉、碎塑料薄膜、泥沙等
(2)把生活污水處理、轉化為廁所沖洗用水的好處是節(jié)約水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同學們在學習堿的化學性質時,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寫出甲實驗中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
(2)乙實驗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后,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氣球脹大.
(3)丙實驗中觀察到試管內有白色沉淀產生.
(4)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甲、乙、丙三個實驗的廢液倒入同一個干凈的廢液缸中,最終看到廢液渾濁并呈紅色,產生疑問.

(1)寫出甲實驗中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
(2)乙實驗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后,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氣球脹大
【提出問題】廢液中含有哪些物質?
【交流討論】①一定含有的物質:碳酸鈣、指示劑、水和氯化鈉(寫物質名稱).
②還含有能使廢液呈堿性的物質.能使廢液呈堿性的物質是什么?同學們有
如下猜想.
小云認為:只有碳酸鈉
小紅認為:只有氫氧化鈣
小林認為:是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你認為還可能是氫氧化鈉.(寫一種猜想)
實驗內容預計現(xiàn)象預計結論
取少量廢液缸中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靜置.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紅色.小林的猜想正確.
②無現(xiàn)象,溶液呈紅色.小紅的猜想正確.
③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無色.小云的猜想正確.
【實驗設計】小方想用氯化鈣溶液來驗證小云、小紅、小林的猜想.查閱資料獲悉氯化鈣溶液呈中性,并設計如下實驗.請你將小方的實驗設計補充完整.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的成分時,除了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反應物是否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