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從化學視角觀察物質世界:
(1)從組成角度看:世界上的物質是由一百余種元素組成.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從物質分類看:生鐵和鋼都屬于混合物.
(3)從微粒角度看:NaCl是由鈉離子、氯離子構成的,晶體硅是由硅原子構成的;H2O和H2O2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構成不同;水蒸發(fā)和水電解這兩種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水蒸發(fā)的過程中水分子不變,水電解的過程在水分子改變.

分析 根據(jù)已有的物質的微觀構成粒子以及物質性質的差異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填:碳元素和氧元素;
(2)生鐵和鋼都屬于鐵的合金,是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3)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晶體硅是由原子構成的,水和過氧化氫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二者的分子構成不同,水蒸發(fā)是物理變化,水電解是化學變化,二者的本質區(qū)別是分子是否改變,故填:鈉離子、氯離子;硅原子;分子構成不同;水蒸發(fā)的過程中水分子不變,水電解的過程在水分子改變.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物質的微觀構成粒子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人類的生活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都離不開水.如圖是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示意圖.

請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自來水廠生產(chǎn)自來水時,使用下列的凈水方法有ABE;
A.沉淀       B.過濾       C.煮沸       D.蒸餾       E.吸附
(2)實驗室進行過濾操作時,玻璃儀器除了燒杯、漏斗外還需要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3)進入用戶的水不是(填“是”或“不是”)純水,生活中采用煮沸的方法將硬水軟化.
(4)實驗室常用電解水的實驗來探究水的組成,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工業(yè)鐵紅的主要成分是Fe2O3,還含有少量的FeO、Fe3O4.為了測定鐵紅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某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的實驗(假設每步反應均完全進行),請你參與過程分析.
【查閱資料】堿石灰能充分吸收CO2

【問題討論】
(1)實驗前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寫出裝置A玻璃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
(3)實驗過程中,應先點燃A(填“A”或“B”)裝置中的酒精噴燈.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B(填“A”或“B”)裝置中的酒精噴燈,目的是防止鐵在高溫時被重新氧化.
【數(shù)據(jù)分析與計算】
(4)稱取鐵紅樣品10.0g,用上述裝置進行實驗,測定鐵紅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實驗前后稱得C裝置增重6.6g,則此鐵紅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76%.
【實驗評價】整套裝置還有一個明顯的不足之處是缺少尾氣處理裝置.
(5)甲同學建議在裝置D處放置燃著的酒精燈以點燃尾氣,同學們認為在點燃之前,應對尾氣先驗純以確保安全.
(6)乙同學認為廢氣中的一氧化碳可以回收利用,于是設計如下裝置來代替C裝置,以除去廢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其中最合理的裝置是③(填序號,瓶內為足量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毒奶粉”事件是因為不法分子像牛奶中添加蛋白精(主要成分三聚氰胺),以增加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造成蛋白質含量正常的假象,從而導致嬰兒產(chǎn)生尿結石而發(fā)生生命危險,其中三聚氰胺的化學式為C3N3(NH23,它是由C、H、N元素(填元素符號)組成,屬于化合物(填“混合物”“化合物”或“氧化物”)其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達到66.7%.如:原某100g不合格牛奶中氮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10%,向其中加入10g三聚氰胺,則可以使氮元素質量分數(shù)變?yōu)槎嗌伲?/di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根據(jù)此圖回答下列問題(填A、B、C中的字母):
(1)A、B、C三種物質中最可能是氯化鈉的物質是B;
(2)t2℃時,取A、B、C各3g,分別放到1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得到13g溶液是A、B;
(3)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同時從t2℃降溫到0℃,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是B>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小明家的芹菜莖稈細弱,施鉀肥可免其倒伏.他應施加的化肥是( 。
A.KOHB.CO(NH22C.K2CO3D.Ca(H2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A與B有如下的反應:A+B→C+D.若A的固體是一種干燥劑,C是藍色沉淀.則A為氫氧化鈉,C為氫氧化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液氧可用于火箭發(fā)射,是因為氧氣具有可燃性
B.氮氣可用作瓜果蔬菜的保護氣,是因為氮氣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
C.汽油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漬,是因為油污能溶于汽油
D.鎂能用于制造照明彈,是因為其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1)核電荷數(shù)為11的元素名稱是鈉,在化學反應中,該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填“得”或“失”)電子;核電荷數(shù)為9的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
(2)對1~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規(guī)律,如第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個電子層.請再總結出其他規(guī)律,并寫出其中兩條:
①每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shù)相同;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有兩個電子層;②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從左到右逐漸增加;每一縱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