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加熱10g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稱量剩余固體的質量為9.68g.計算:
(1)生成多少克氧氣?
(2)消耗了多少克高錳酸鉀?

分析 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由題意,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高錳酸鉀不一定完全分解,故不能用10g進行計算;由質量守恒定律,混合物減少的質量即為生成氧氣的質量,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量即可.

解答 解:(1)由質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氣的質量為10g-9.68g=0.32g.
(2)設消耗了高錳酸鉀的質量為x,
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16                   32
x                    0.32g
$\frac{316}{32}=\frac{x}{0.32g}$       x=3.16g
答:(1)生成0.32g氧氣;(2)消耗了3.16g高錳酸鉀.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即可正確解答本題,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出氧氣的質量是正確解答本題的前提和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1)現(xiàn)有:a.鹽酸 b.濃硫酸 c.熟石灰 d.甲烷 等四種物質,請用化學式回答下列問題:①能用來做某些氣體的干燥劑是濃H2SO4.②天然氣的主要成分、造成礦井瓦斯爆炸的是CH4
(2)學習和生活中常存在許多認識上的誤區(qū),學好化學可以幫助人們辨認清楚,如干冰不是冰,是二氧化碳;白金不是金,是金屬鉑.請問類似的化學知識你還知道哪些?試舉出一例:純堿不是堿或水銀不是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向一定量的碳酸鉀溶液中緩慢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隨著鹽酸的加入,溶液中離子數(shù)目也相應地發(fā)生變化.如圖所示,四條曲線與溶液中的離子的對應關系,完全正確的( 。
abcd
ACl-K+CO32-HCO3-
BK+CO32-HCO3-Cl-
CK+CO32-Cl-HCO3-
DK+HCO3-Cl-CO3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結合下列材料填空:
材料一  1703年,德國化學家施塔爾系統(tǒng)提出燃素學說,認為物質可以燃燒是因為它們含有燃素.如木炭和金屬燃燒釋放出“燃素”后,就剩下了失去“燃素”的死灰.但是,人們始終沒有找到“燃素”.
材料二  1774年,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發(fā)現(xiàn)了氧氣并研究其在燃燒中的作用.提出了氧化學說,認為燃燒是物質與空氣中氧氣發(fā)生發(fā)光放熱的劇烈反應.初步揭開了燃燒的神秘面紗.
(1)材料一中,金屬鐵在氧氣中燃燒后失去“燃素”的“死灰”是Fe3O4(填化學式),木炭燃燒釋放出“燃素”的符號表達式為C+O2$\frac{\underline{\;點燃\;}}{\;}$CO2
(2)燃燒條件是“氧化學說”的重要內(nèi)容,翔安海底隧道采用了多種控制燃燒的措施.
①確保良好的通風,除能保證人的安全外,還能使通過隧道的車內(nèi)汽油充分燃燒,這是考慮到充分燃燒需要充分燃燒需要充足的氧氣.
②隧道使用了氫氧化鋁[Al(OH)3]阻燃材料,它在受熱時分解成水蒸氣(H2O)和耐高溫的氧化鋁,符號表達式為2Al(OH)3$\frac{\underline{\;\;△\;\;}}{\;}$3H2O+Al2O3.氫氧化鋁能阻燃的原因是分解吸熱使周圍溫度降低,生成大量的水蒸氣稀釋空氣中氧氣含量.
(3)人們對燃燒的認識是不斷發(fā)展的,有同學查資料發(fā)現(xiàn):“鈉可在氯氣中燃燒,鎂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請根據(jù)以上事實,對初中化學所學的物質燃燒條件提出新的認識.
新認識:燃燒不一定要跟氧氣接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小明用如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對該實驗認識正確的是( 。
A.使用紅磷的量多或少,都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B.紅磷燃燒消耗瓶內(nèi)氧氣,使容器內(nèi)壓強下降,水面上升
C.紅磷一燃燒完,就立刻觀察,并記錄水進入容器的刻度
D.燃燒足夠的紅磷可使進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五分之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興趣小組話動中,在空氣中點燃鎂條時,發(fā)現(xiàn)在生成的白色固體物質中夾雜著少量的淡黃色固體.為了探究其原因,小組成員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淡黃色固體物質的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通過查閱資料,記錄了下列幾種物質的顏色:
小組成員一致認為產(chǎn)物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鎂,理由是空氣中無氯元素或空氣中無氯氣
【提出猜想】淡黃色的固體可能是Mg3N2.(填化學式)
物質MgOMgCl2Mg3N2Mg(NO32MgCO3Mg(OH)2
顏色白色白色淡黃色白色白色白色
【實驗探究】(1)按如圖所示裝置收集氮氣(關閉a、b、c,用凸透鏡聚光引燃白磷,待白磷不再燃燒并冷卻至室溫后,打開a、b、c,使用打氣筒進行充氣)

(2)C裝置收集氮氣的原因是除去裝置B中的氧氣
【實驗結論】猜想是正確的.
【實驗反思】本探究活動對物質燃燒新的認識是燃燒不一定都需要氧氣 或 氮氣也能支持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同學在學完《分子和原子》后,對教材中的實驗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改進:
查閱資料:氫氧化鈉是一種白色固體,溶于水時會放出大量熱.根據(jù)圖所示和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在小試管中加入2~3g氫氧化鈉固體的作用是固體氫氧化鈉溶于水時能夠放出大量的熱,從而加快氨氣從濃氨水中逸出的速率.
(2)滴入2~3滴濃氨水后,在c處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滴有酚酞試液的試紙由下至上逐漸變紅.
(3)改進后的裝置除操作簡單、現(xiàn)象明顯、藥品用量少、省時等優(yōu)點時,還有一個顯著的優(yōu)點是實驗在封閉體系中進行,不污染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化學用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工具,請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填空:
自然界熔點最低的金屬是Hg
自然界導電性最好的金屬是Ag;
海洋中含量最高的金屬Na.
(2)指出下列化學用語中數(shù)組“2”的含義
2NO3-2個硝酸根離子          Fe2+一個亞鐵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          4H2O一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無色混合氣體可能存在水蒸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氫和氫氣,將氣體通過濃硫酸,氣體體積沒有變化,再通過澄清石灰水后,沒有出現(xiàn)渾濁,但氣體體積縮小一半,尾氣導出后能燃燒,燃繞后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無水硫酸銅變藍,卻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該氣體中一定存在HCl、H2,肯定不存在(填分子式)H2O、CO,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2HCl═CaCl2+2H2O,CaCO3+HCl=CaCl2+H2O+CO2↑,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