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20.已知蘋果汁中含有檸檬酸(屬于一種酸,它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檸檬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檸檬酸鈣).某校九年級(1)、(2)兩班同學做常見酸和堿與指示劑反應的實驗,使用試劑如圖所示,實驗后廢液分別集中到廢液缸中.某研究小組對此廢液進行了檢測,結(jié)果如表:
廢液來源檢測方法觀察到的現(xiàn)象
(1)班觀察廢液顏色廢液呈無色
(2)班觀察廢液顏色廢液呈紅色
請你根據(jù)以上實驗現(xiàn)象判斷,下列對廢液成分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1)班實驗后的廢液中可能含有檸檬酸
B.廢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質(zhì)只有檸檬酸鈉
C.(2)班實驗后的廢液成分中肯定沒有檸檬酸
D.(2)班實驗后的廢液中肯定含有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鈣中一種或兩種

分析 酚酞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中性也不變色,遇堿性溶液會變紅色,利用此知識結(jié)合反應進行分析問題.

解答 解:本題應該限制在給定的蘋果汁中含有檸檬酸、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以及酚酞試液中來分析.
A、由于1班試液無色,說明溶液可能顯酸性,含有檸檬酸,也可能顯中性.故說法正確;
B、由于氫氧化鈣、氫氧化鈉都參加反應,分別產(chǎn)生檸檬酸鈣、檸檬酸鈉,故說法錯誤;
C、2班由于酚酞變紅,說明溶液顯堿性,不可能存在檸檬酸,故說法正確;
D、2班由于酚酞變紅,說明溶液顯堿性,所以溶液中可能含有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鈣或兩種都有,故說法正確.
故選B.

點評 此題是一道廢液處理的題目,解題的關(guān)鍵是利用實驗的現(xiàn)象對情況進行分析,能夠考查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請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或C(填序號,下同),收集裝置是F或G.
(2)實驗室常用稀鹽酸和石灰石反應制CO2,此外,也可用加熱碳酸氫鈉(NaHCO3)固體(產(chǎn)物為碳酸鈉、二氧化碳、水)來制取C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HCO3_Na2CO3+H2O+CO2↑,若用此法來制取CO2,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B,收集裝置為G.
(3)已知過氧化鈉(Na2O2)是一種淡黃色固體,常溫下可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如果在實驗室中用A裝置作氣體發(fā)生裝置,用過氧化鈉和水反應來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氣,所選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填寫管口字母)a→g→f→i.若只改變A裝置中的藥品,仍采用已連接的整套裝置,還可以用來制取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4)通過上述兩種制取氧氣的方法所選用發(fā)生裝置的對比,你覺得選擇氣體發(fā)生裝置應考慮的因素是反應物狀態(tài),反應條件.
(5)裝置A和C都可以作為實驗室制取同種氣體的發(fā)生裝置,A和C相比,具有哪些優(yōu)點?(只答出一條即可)可以隨時添加液體藥品.
(6)右圖的甲裝置裝滿水后可以收集并儲存氧氣,需要氧氣時可用水將裝置中的氧氣排出,水應從(填k或l)k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做完“鐵在氧氣里燃燒”的實驗后,小名同學有兩個疑惑不解的問題,于是他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
【問題1】鐵燃燒時濺落下來的黑色物質(zhì)中還有沒有鐵呢?
【查閱資料1】
(1)自然界中鐵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兩種(FeO極易被氧化為Fe2O3);
(2)鐵和鐵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鹽酸,化學反應如下:
Fe2O3+6HCl═2FeCl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Fe+2HCl═FeCl2+H2
【實驗探究】
將冷卻后的黑色物質(zhì)碾碎,裝入試管,加入稀鹽酸溶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冒氣泡,說明鐵燃燒時濺落下來的黑色物質(zhì)中還含有鐵.
【問題2】鐵燃燒的產(chǎn)物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閱資料2】
(1)Fe3O4和Fe2O3的分解溫度、鐵的熔點見表:
Fe3O4Fe2O3
分解溫度/℃15381400-
熔點/℃--1535
(2)Fe2O3高溫時分解成Fe3O4
【理論探討】
結(jié)合表中數(shù)據(jù),可推知鐵在氧氣里燃燒時產(chǎn)生的高溫應在l535℃~l538℃之間,在此溫度范圍內(nèi)Fe2O3已分解,所以鐵在氧氣里燃燒的產(chǎn)物是Fe3O4
【拓展延伸】
(1)實驗中為了防止集氣瓶炸裂,必須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在集氣瓶底部鋪一層細沙);
(2)有些食品包裝盒的透明蓋內(nèi)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顏色由黑色變成紅色,就說明包裝盒破損進氣,這樣售貨員就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
(3)下列鐵的氧化物中,鐵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C>B(填字母).
A.FeO       B.Fe2O3 C.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物質(zhì)的構(gòu)成與分子和原子間的關(guān)系是( �。�
A.原子→分子→物質(zhì)B.分子→原子→物質(zhì)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小亮同學在制取氧氣的實驗過程中’不小心把硫酸銅溶液滴加到了盛有5%的過氧化氫溶液中,立即產(chǎn)生大量氣泡,于是引起了小亮同學的探究興趣.
【提出問題】是哪種粒子能使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加快呢?
【查閱資料】硫酸銅溶液中含有三種粒子:H2O、SO42-、Cu2+
【猜想與假設(shè)】Ⅰ.不可能是H2O,理由是過氧化氫溶液中含有水
Ⅱ.可能是SO42-,Ⅲ.可能是Cu2+
【實驗驗證】
(1)在試管中加入10ml  5%的過氧化氫溶液,滴加稀硫酸后,無明顯變化,說明SO42-不能使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加快;
(2)在試管中加入10ml 5%的過氧化氫溶液,滴加硫酸銅溶液后,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進一步證明能使過氧化氫分解速率加快的是Cu2+
【結(jié)論】實驗證明,硫酸銅在該反應前后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都沒有發(fā)生變化,硫酸銅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反思與交流】檢驗實驗②中產(chǎn)生氣體的方法是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用“○○”和“●●”代表兩種不同的單質(zhì)分子,它們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的模擬模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參加反應的“○○”和“●●”分子的個數(shù)比是3:1;
(2)反應后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填物質(zhì)分類),從微觀角度說明你的判斷依據(jù)是它們是由不同種分子構(gòu)成;
(3)根據(jù)上述示意圖,你能還得到哪些信息?(請寫一條)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個數(shù)不變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規(guī)范實驗操作是保證實驗安全和實驗成功的前提.下面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四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A所示實驗的錯誤是傾倒液體時沒有用玻璃棒引流.
(2)圖B所示實驗中導致實驗結(jié)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紅磷的量不足(答出一點即可).
(3)圖C所示實驗中的錯誤會導致所配制溶液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偏�。ㄌ睢捌蟆薄捌 被颉安蛔儭保�
(4)圖D所示實驗的錯誤操作,可能導致的后果是酸液飛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堿石灰是由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組成的,實驗時常用來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在實驗室中還可以用它和無水醋酸鈉反應來制取某種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OONa+NaOHCaO_X↑+Na2CO3
(1)請寫出X的化學式為CH4
(2)根據(jù)物質(zhì)分類,堿石灰屬于混合物(選填“單質(zhì)”、“化合物”或“混合物”).
(3)CaO在這個化學反應中起催化作用.CaO在反應前后質(zhì)量不變(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來制取氧氣: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酒精燈、b鐵架臺;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填序號),其中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C(或E)(填序號),原因氧氣不易溶于水(或氧氣密度比空氣大).
(3)用E裝置收集氧氣的依據(jù)是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檢驗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說明收集滿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