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毒膠囊”事件給藥品安全敲響警鐘,“毒膠囊”中含有重金屬鉻(元素符號是Cr),其中正六價鉻對人體的毒性非常強,容易進入人體細胞,對肝、腎等內(nèi)臟器官和DNA造成損傷,在人體內(nèi)蓄積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誘發(fā)基因突變.符號“Cr”不能表示( 。
A.鉻元素B.一個鉻分子C.一個鉻原子D.金屬鉻

分析 根據(jù)元素符號的意義來分析解答.

解答 解:鉻是金屬元素,其元素符號可以表示鉻元素、可以表示一個鉻原子,還可以表示金屬鉻.不能表示鉻分子.
故選B.

點評 掌握元素符號的意義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聯(lián)肼(N2H4)和一氧化氮(NO)反應產(chǎn)生的能量可以作為火箭發(fā)射的動力,反應后生成兩種物質(zhì),其中一種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氮氣,另一種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水蒸氣.推斷的依據(jù)是質(zhì)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純堿樣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鈉雜質(zhì),現(xiàn)用如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鐵架臺、鐵夾等在圖中均已略去).實驗步驟如下:

①按圖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
②準確稱得盛有堿石灰(固體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質(zhì)量為A克;
③準確稱得Bg純堿樣品并放入容器b中;
④連接裝置;
⑤打開分液漏斗a的旋塞,緩緩滴入稀硫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泡為止;
⑥打開彈簧夾,往試管A中緩緩鼓入空氣數(shù)分鐘,然后稱得干燥管D的總質(zhì)量為C克.試回答:
(1)裝置A中試劑可選用氫氧化鈉溶液;
(2)若沒有C裝置,則會導致測定結(jié)果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3)E裝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CO2和水蒸氣進入D中;
(4)某同學認為此實驗還缺少一個步驟,會影響實驗結(jié)果.你認為缺少的步驟是⑤實驗開始前打開彈簧夾,往試管A中緩緩鼓入空氣數(shù)分鐘.增加這步驟的目的是裝置中有一定量的空氣,所含的CO2也會進入D中,會影響實驗結(jié)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明明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趣味實驗.
(1)當向錐形瓶中的水里加入硝酸銨(寫物質(zhì)名稱或化學式),可發(fā)現(xiàn)盛有飽和硝酸鉀溶液的試管中有晶體析出;
(2)若將硝酸鉀溶液換成飽和澄清石灰水,當向錐形瓶中的水里加入生石灰后,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試管中的溶液變渾濁,若要得到同樣的現(xiàn)象,向水里加入的物質(zhì)還可以是氫氧化鈉(填物質(zhì)名稱,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課外小組的同學以“鐵、銅、銀的化學性質(zhì)”為課題,進行科學探究活動,請根據(jù)已學知識完成下列探究問題.
【提出問題】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是怎樣的?
【制定計劃】甲同學設計的實驗如圖所示.他們在實驗中都進行了規(guī)范的操作和細致的觀察.
【收集證據(jù)】你認為實驗①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銀白色固體表面附著一層紅色固體物質(zhì),溶液由藍色變?yōu)闇\綠色;
實驗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AgNO3=Fe(NO32+2Ag;
【解釋與結(jié)論】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實驗設計有錯誤,其理由是實驗中沒有證明銅和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反思小結(jié)】反思后甲同學對自己的實驗進行了改正只需將②中的鐵絲改為銅絲就可證明了三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是Fe>Cu>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一天,小科突然想到酸堿中和反應過程中是否會伴隨能量的變化呢?于是小科進行如下實驗:在20℃時,取100g、10%的NaOH溶液于燒杯中,逐滴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7.3%的鹽酸,隨著鹽酸的加入,燒杯中溶液溫度與加入鹽酸質(zhì)量之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
(1)由圖可知,NaOH溶液和鹽酸反應屬于放熱反應.(選填“吸熱”或“放熱”)
(2)當加入鹽酸的質(zhì)量達到一定值時,燒杯中溶液的溫度最高,則圖中a點所對應的數(shù)值為125g.(整個實驗過程中不考慮能量的損失)
(3)通過此實驗能否得出酸堿中和反應的能量變化情況,并說明理由反應放熱,隨著反應的進行,放出熱量增加,溶液溫度逐漸升高,充分反應時,溶液溫度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木糖醇和普通的白糖相比,具有熱量低的特點,常用于制取減肥食品.已知該有機物由三種元素組成,其中氫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7.9%,氧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52.6%,且每個分子中含有5個氧原子,試回答:
(1)該有機物還含有的一種元素是C;
(2)該有機物的化學式為C5H1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是對生成氯化鈉反應關系的歸納與整理.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zhì)A是常見的堿,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HCl+NaOH═NaCl+H2O;
(2)反應③、④、⑤、⑥能夠進行的原因是交換成分有沉淀、氣體或水生成;
(3)實驗室配制200g8%的NaCl溶液,求需要水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在研究物質(zhì)溶解性的實驗中,小明將5克硝酸鉀加入10克水中,充分振蕩后靜置,現(xiàn)象如圖甲.
(1)小明認為圖甲試管中的溶液為該溫度下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判斷的依據(jù)是
試管底部還有未溶解的硝酸鉀固體.
(2)對該試管進行加熱,得到如圖乙所示的溶液,此時溶液中硝酸鉀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33.3%.(不考慮水的蒸發(fā),計算結(jié)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