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空氣中最多的氣體是( 。
A.N2B.O2C.H2D.CO2

分析 根據(jù)空氣中各成分及體積分數(shù)來回答本題.

解答 解:空氣中各成分及體積分數(shù)為: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氣和雜質:0.03%.
故選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空氣的組成,熟記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足量的稀鹽酸與200克碳酸鈣反應,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這些二氧化碳可用多少克木炭充分燃燒制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各圖所示裝置的氣密性檢查中,裝置氣密性不好,漏氣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對氧氣性質進 行研究時,設計了如下實驗過程:
(1)將集滿氧氣的兩個集氣瓶如圖所示放置,并分別同時迅速插入一根帶火星的木條,發(fā)現(xiàn)木條均復燃,且甲中燃燒比乙中更旺,該實驗說明氧氣具有的性質是具有助燃性,且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
(2)利用右圖裝置收集氧氣時,瓶內裝 滿水,然后氣體由b端進入,之所以 能用該方法收集氧氣,是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
(3)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某同學提出: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所需氧氣的最低體積分數(shù)是多少?于是他們準備用不同體積分數(shù)的氧氣來進行實驗.用排水法收集不同體積氧氣的操作是用集氣瓶分別盛入不同體積的水,將這些瓶中的水恰好排盡,即為收集到的各體積的氧氣了.
(4)通過反復實驗,得出最終的實驗現(xiàn)象如下表所示:(數(shù)據(jù)為體積分數(shù))
1號瓶
(收集34%的氧氣)
2號瓶
(收集35%的氧氣)
3號瓶
(收集36%的氧氣)
4號瓶
(收集37%的氧氣)
不復燃不復燃,但很亮很亮,復燃立即復燃
這時一位同學脫口而出:氧氣體積約占36%時,就是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最低體積分數(shù).而其他同學立即反對,你的觀點是反對(填“贊成”或“反對”),理由是該瓶中還有體積為64%的空氣,空氣中也有氧氣.你認為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所需氧氣的最低體積分數(shù)是49%(取整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天平兩邊各放質量相等的燒杯,分別盛有100克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9.8%的稀硫酸,此時  天平平衡.若將下列各組的兩種物質分別加入左右兩燒杯中,充分反應后,天平仍平衡的是(  )
A.銅8克,氧化銅8克B.氯化鋇溶液10克,氫氧化鎂5克
C.氧化銅8克,碳酸鎂8.4克D.鐵5克,鋁5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空氣中最多的成分是氮氣,其次是氧氣.各物質在空氣中所占的體積比為:氮氣大約占78%,氧氣大約占21%,稀有氣體大約占0.94%,二氧化碳大約占0.03%,其它氣體和雜質大約占0.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用如圖裝置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1)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主要原因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熱的試管底部,炸裂試管
(2)實驗結束,停止加熱時要先把導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滅酒精燈.
(3)如果發(fā)現(xiàn)水槽中的水變成了淺紫紅色,你認為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試管口沒有放一團棉花
(4)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將質量相同的①NaCl、②Na2O、③Na2CO3•10H2O加到質量相同的足量的水中,攪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關系由小到大的順序為(寫編號)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氧化汞加熱分解:2HgO$\frac{\underline{\;\;△\;\;}}{\;}$2Hg+O2
B.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Fe3O4
C.鎂在氧氣中燃燒:2Mg+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
D.碳在氧氣中燃燒:C+O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