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6.氮肥、磷肥、鉀肥是農業(yè)生產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簡便方法區(qū)別三種化肥,在農業(yè)生產中具有實用性.
(1)下列化肥中,從外觀即可與其他化肥相區(qū)別的是D(填字母).
A.氯化鉀          B.尿素         C.硫酸銨         D.磷礦粉
(2)某化肥樣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鉀、硫酸鉀、碳酸氫銨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為確定樣品的成分,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開展了以下探究活動:
實驗1:取少量樣品滴加稀鹽酸,看不到明顯現象.證明原樣品中沒有碳酸氫銨.
實驗2:另取少量樣品加足量的水溶解,滴加溶液A,有白色沉淀生成;繼續(xù)滴加溶液A,直至再無白色沉淀生成,靜置,取上層清液少許,滴加溶液B,無明顯現象.由此可知原化肥樣品中一定有硫酸鉀;請寫出實驗中所用溶液A、B中溶質的化學式:ABa(NO32,BAgNO3
小明認為實驗2如果不另取樣品,直接用實驗1后所得溶液進行實驗2,則無法得到正確結論,他的理由是稀鹽酸中含有氯離子,干擾氯化鉀的檢驗.

分析 (1)根據常見化肥的顏色分析;
(2)根據碳酸根離子能夠和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硫酸根和氯離子鑒別時先加硝酸鋇鑒別硫酸根離子,再加硝酸銀鑒別氯離子,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注意加入的試劑不能產生干擾.

解答 解:(1)四種化肥中只有磷礦粉是灰色的,而其它的都是白色的固體,故填:D;
(2)實驗1:取少量樣品滴加稀鹽酸,看不到明顯現象,說明不含有碳酸根離子,因此不含有碳酸氫銨;
實驗2:另取少量樣品加足量的水溶解,滴加溶液A,有白色沉淀生成;繼續(xù)滴加溶液A,直至再無白色沉淀生成,靜置,取上層清液少許,滴加溶液B,無明顯現象,本實驗的目的是鑒別化肥樣品中是含有氯化鉀還是含有硫酸鉀,也就是對硫酸根和氯離子的鑒別,因此應該先加硝酸鋇,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含有硫酸鉀,繼續(xù)滴加溶液硝酸鋇,直至再無白色沉淀生成,是防止硫酸根離子加硝酸銀鑒別氯離子時產生干擾,加硝酸銀無明顯現象,說明不含有氯離子,因此不含有氯化鉀;
實驗2如果不另取樣品,直接用實驗1后所得溶液進行實驗2,稀鹽酸中含有氯離子,干擾氯化鉀的檢驗,則無法得到正確結論;
故答案為:碳酸氫銨;硫酸鉀; Ba(NO32; AgNO3; 稀鹽酸中含有氯離子,干擾氯化鉀的檢驗.

點評 本題是對物質的推斷,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根據實驗的反應原理,結合特殊離子的鑒別方法及實驗中出現的現象,分析推斷出該物質的組成成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關于100g 5%NaOH溶液的配制和應用正確的是( �。�
A.配制時,用50mL量筒分兩次共量取95.0mL水
B.配制時,將NaOH固體放入小燒杯,用托盤天平稱取5.0g NaOH固體
C.用pH試紙可以測得溶液的pH=13.7
D.100mL 5% NaOH溶液中加入100mL水得到2.5% 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t2℃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將甲、乙的飽和溶液從t2℃降到t1℃,析出甲的質量大
C.t2℃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物質加水溶解配成飽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質量甲<乙
D.t1℃時,甲和乙的飽和溶液各100g,其溶質的質量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一所示.

(1)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是30g;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增大”或“減小”)
(2)將45g甲物質分成三等分,分別加入到盛有100mL水的燒杯中,形成t1℃時甲的不飽和溶液.如圖二所示,再分別通過蒸發(fā)溶劑、增加溶質和降低溫度三種方法中的一種,將它們都變成甲的飽和溶液.此時,燒杯②中溶質質量最大,燒杯③中的溶液質量最小.則方法一是降低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它能改善我們的生活.請從下列物質中,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序號).
①氮氣    ②干冰    ③鹽酸    ④氫氧化鈣    ⑤硝酸鉀    ⑥碳酸氫鈉
(1)可以治療胃酸過多癥的是⑥;
(2)人體胃液中含有的成分是③;
(3)農田施用的復合肥料是⑤;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②;
(5)充入食品包裝袋內用于防腐的是①;
(6)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的原料之一是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家中蒸饅頭用的純堿中含有氯化鈉,某實驗小組要測定該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取6g純堿樣品放入燒杯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此時燒杯中沒有不溶物,其消耗稀鹽酸61.7g,測得反應后溶液的質量為65.5g.請幫助實驗小組完成以下計算:
(1)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計算結果保留至0.1%)
(2)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1)食品包裝內充N2以防腐,因為N2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
(2)“雙吸劑”主要成分是還原鐵粉,可延長食品保質期,因為鐵粉可與H2O和氧氣反應.
(3)生石灰可用做干燥劑,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理CaO+H2O=Ca(OH)2
(4)過氧化氫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氧可將牛乳中的溶解氧經酶促反應除去,從而保護鮮奶中的Vc和其他易被氧化的物質,延長鮮牛奶的保質期.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MnO2_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20℃時,分別向盛有10g水的A、B兩試管中加入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充分溶解后,觀察到如圖1所示現象,圖2表示的是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20℃時,B(填“A”或“B”)試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2)圖2中M(填“M”或“N”),表示甲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3)要使B試管中剩余的固體繼續(xù)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溫度(答一種方法即可).
(4)將20℃時M的飽和溶液降溫到10℃(假設水不蒸發(fā)),其溶質質量分數減�。ㄌ睢霸龃蟆薄ⅰ皽p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實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
B.將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試管,液體變成紅色
C.生銹的鐵釘放入稀鹽酸中,鐵銹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
D.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產生藍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