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同學想探究實驗室中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廢液中溶質的成分,請你一同參與探究并回答下面問題.
【提出問題】廢液中的溶質是什么物質?
 

【作出猜想】小紅認為廢液中溶質只有 CaCl2,你認為還可能含有的溶質是
 

【查閱資料】CaCl2 溶液呈中性.
【實驗與結論】
(1)請你寫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分別取少量該廢液和  CaCl2 溶液加入到兩支試管中,并向其中分別滴入無色酚酞試液做對比試驗,結果兩支試管中溶液均無色,于是小紅認為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
(3)小紅的實驗能不能證明她的猜想,理由是
 

(4)設計實驗證明你的猜想正確,你的實驗是
 

【反思與拓展】
(1)若實驗證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確的,向廢液中加入過量的,反應完成后過濾、蒸發(fā)就可得到純凈的 CaCl22固體,或者
 
(簡要回答實驗方法)也可得到純凈的CaCl2固體.
(2)小紅認為廢液下沉積的不溶物是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催化劑,設計實驗證明她的猜想是錯的,你的實驗步驟和現(xiàn)象是
 
考點: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酸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科學探究
分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能夠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稀鹽酸能和鋅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
鹽酸易揮發(fā),蒸發(fā)氯化鈣和稀鹽酸的混合溶液時,最終能夠得到氯化鈣固體;
催化劑能夠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變.
解答:解:【提出問題】
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時,如果恰好完全反應,則廢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鈣,如果稀鹽酸過量,則廢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鈣和氯化氫.
故填:氯化鈣,或氯化鈣和氯化氫.
【作出猜想】
小紅認為廢液中溶質只有 CaCl2,還可能含有的溶質是氯化氫.
故填:氯化氫.
【實驗與結論】
(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3)小紅的實驗不能證明她的猜想,因為氯化氫溶液顯酸性,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因此即使廢液中含有氯化氫,也不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故填:不能,因為氯化氫溶液顯酸性,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
(4)設計的實驗是:實驗步驟:取適量廢液于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鋅粒;
實驗現(xiàn)象:產(chǎn)生氣泡;
實驗結論:廢液中含有氯化鈣和氯化氫.
故填:實驗步驟:取適量廢液于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鋅粒;
實驗現(xiàn)象:產(chǎn)生氣泡;
實驗結論:廢液中含有氯化鈣和氯化氫.
【反思與拓展】
(1)若實驗證明了廢液中含有氯化鈣和氯化氫,向廢液中加入過量的碳酸鈣,反應完成后過濾、蒸發(fā)就可得到純凈的氯化鈣固體,或者蒸發(fā)廢液,蒸發(fā)過程中,氯化氫不斷揮發(fā),因此也可得到純凈的氯化鈣固體.
故填:蒸發(fā)廢液.
(2)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是:實驗步驟:取兩支相同的試管,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相同形狀的碳酸鈣和相同體積、相同質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再向其中一只試管中加入適量的廢液下沉積的不溶物;
實驗現(xiàn)象:兩支試管中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相同;
實驗結論:廢液下沉積的不溶物不是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催化劑.
故填:實驗步驟:取兩支相同的試管,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相同形狀的碳酸鈣和相同體積、相同質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再向其中一只試管中加入適量的廢液下沉積的不溶物;
實驗現(xiàn)象:兩支試管中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相同.
點評: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閱讀《科學畫報》后,對抽煙的爸爸說:“吸煙有害健康,我和媽媽都在被動吸煙”.小明這樣說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間有間隙
C、分子處于不停運動之中
D、分子間有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石油分餾制得汽油、柴油等物質
B、石油液化氣燃燒
C、煤隔絕空氣加熱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氣等
D、秸桿、雜草發(fā)酵產(chǎn)生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沒有變化,但物理性質可能有變化
B、氧氣的化學性質很活潑,在常溫下能與所有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C、氧氣能與許多物質發(fā)生反應,氧氣具有可燃性
D、沒有二氧化錳作催化劑,過氧化氫溶液就不會產(chǎn)生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碳捕捉技術”是指通過一定的方法,將工業(yè)生產(chǎn)中產(chǎn)生的CO2分離出來進行儲存和利用的工藝和技術.
(1)最近有科學家提出“綠色自由”構想:把CO2含量高的氣體吹入飽和K2CO3溶液中,生成KHCO3,然后利用KHCO3受熱易分解的性質,再把CO2提取出來,經(jīng)化學反應使之變?yōu)榧状迹–H3OH).“綠色自由”構想的技術流程如圖:

(注:合成塔內的反應條件為300℃、200kPa和催化劑)
①分解池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合成塔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上述流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是
 
(填寫化學式,水除外).
(2)實際生產(chǎn)中,經(jīng)常利用NaOH溶液來“捕捉”CO2,流程如圖(部分條件及物質未標出).

①捕捉室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反應分離”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下列有關該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A.整個過程至少有2種物質可以循環(huán)利用
B.該方法中涉及到了復分解、分解、置換等反應類型
C.“反應分離”中,分離物質的基本操作是蒸發(fā)、結晶
D.可作為減少碳排放的方法推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目前世界上已證明“達菲”(分子式為C16H31N2PO8)可以預防甲型H1N1流感,其生產(chǎn)原材料是作為中國傳統(tǒng)香料和中藥的八角中所含的一種重要成分莽草酸(分子式為C7H10O5),據(jù)統(tǒng)計,全球90%有八角產(chǎn)于中國.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莽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74
B、一個“達菲”分子中含有5種元素的58個原子
C、莽草酸分子中C、H、O三種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7:10:5
D、莽草酸和“達菲”分子中所含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之比為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根據(jù)實驗室提供的儀器和藥品(氯酸鉀和二氧化錳)進行了氧氣的制備實驗

(1)寫出圖乙中各儀器的名稱(任意寫出5種):
 
、
 
、
 
、
 
、
 

(2)制取氧氣應選用的裝置是
 
(填“甲”或“乙”),收集氧氣可用
 
法和
 
法.此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3)木炭在圖丁中燃燒的現(xiàn)象是
 
.圖戊中的現(xiàn)象為
 
,說明木炭燃燒的產(chǎn)物有
 

(4)木炭燃燒這個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圖,根據(jù)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裝置圖中標有①②序號的儀器名稱:
 
;②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寫出裝置代號);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寫出裝置代號).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可分為以下步驟:a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b檢查裝置的氣密性;c將藥品裝入,用帶導管的塞子塞緊試管,并固定在鐵架臺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氣;e熄滅酒精燈;f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4)實驗室用裝置B制取氧氣時,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5)實驗室制氧氣時:①把二氧化錳加入裝有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②把過氧化氫溶液緩慢加入少量二氧化錳的試管中,在上述兩種方法中第
 
(填序號)種方法可以得到平穩(wěn)的氧氣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量筒量取水,俯視讀數(shù),則所得數(shù)值將( 。
A、不變B、偏小C、偏大D、不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