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的前后,總質量是否發(fā)生改變?是增加、減小還是不變?小劉、小李按下面的步驟分別進行探究:

(1)提出假設: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前后總質量不變.
(2)設計并進行實驗:小劉設計的實驗如A所示,小李設計的實驗如B所示,他們在反應前后都進行了規(guī)范的操作、準確的稱量和細致的觀察.
①寫出小李實驗的實驗現(xiàn)象: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A.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   B.鎂帶燃燒
②寫出兩個實驗所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小劉的實驗(試管中發(fā)生的):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小李的實驗:鎂+氧氣$\stackrel{點燃}{→}$氧化鎂.
③實驗結論:小劉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總質量與反應物的總質量相等;小李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總質量與反應物總質量不相等.
④你認為小劉的結論正確,請從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認為正確的結論的原因: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
⑤導致另一個實驗結論錯誤的原因是漏算了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生成的氧化鎂部分擴散到空氣中.
因此,如果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則一定要設計反應在密閉裝置中進行.

分析 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和質量不變.

解答 解:(2)①小李實驗中的實驗現(xiàn)象為: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故填: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一種白色固體.
②小劉的實驗中,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小李的實驗中,鎂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鎂+氧氣$\stackrel{點燃}{→}$氧化鎂.
故填: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鎂+氧氣$\stackrel{點燃}{→}$氧化鎂.
④小劉的結論正確,從原子的角度分析小劉結論正確的原因是: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
故填:小劉;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
⑤導致另一個實驗結論錯誤的原因是漏算了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生成的氧化鎂部分擴散到空氣中;
因此,如果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則一定要設計反應在密閉裝置中進行.
故填:漏算了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生成的氧化鎂部分擴散到空氣中;有氣體參加或生成.

點評 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shù)、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關于“一定”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
B.加入稀鹽酸,有無色氣體產(chǎn)生的物質中一定含有碳酸鹽
C.如果某物質不溶解,就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質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D.用燃著的木條伸入某氣體中,火焰熄滅,則該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規(guī)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前提.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將實驗過程中剩余的試劑丟棄是浪費行為.所以,實驗結束后,都應回收并放回原試劑瓶
B.為了防止液體滴到試管外部,滴管應伸入試管內小心滴加液體
C.用干燥pH試紙來測定溶液的酸堿度
D.沒有腐蝕性的藥品可直接放在托盤上稱量,有腐蝕性的應放在燒杯中稱量
E.取用液體藥品時,要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標簽朝向手心,放回原處時標簽向外
F.用試管夾夾持試管給液體加熱時,不要把拇指按在試管夾短柄上,試管口不能對著自己,試管內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氧化鎂在醫(yī)藥、建筑等行業(yè)應用廣泛,以菱鎂礦(主要成分為MgCO3,含少量FeCO3,其他雜質不溶,也不參加反應)為原料制備高純氧化鎂的實驗流程如下:

資料:①不同氫氧化物沉淀的pH范圍:
氫氧化物Fe(OH)3Mg(OH)2
開始沉淀的pH1.58.6
完全沉淀的pH3.211.1
②硫在常溫下是一種淡黃色固體,硫的熔點約為115.2℃,沸點約為444.7℃;
③高錳酸鉀溶液只吸收SO2,不吸收CO2;
④堿溶液既吸收SO2,又吸收CO2.           試回答下列問題:
(1)MgCO3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O3+H2SO4═MgSO4+H2O+CO2↑.
(2)加入H2O2目的是在酸性條件下將FeSO4氧化成Fe2(SO43,同時生成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
(3)加氨水調節(jié)溶液的pH約為4的目的是使鐵離子完全轉化成氫氧化鐵沉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SO43+6NH3•H2O=3(NH42SO4+2Fe(OH)3↓.
800℃
(4)煅燒過程存在以下反應:
2MgSO4+C$\frac{\underline{\;800℃\;}}{\;}$2MgO+2SO2↑+CO2
MgSO4+C$\frac{\underline{\;800℃\;}}{\;}$MgO+SO2↑+CO↑   
MgSO4+3C$\frac{\underline{\;800℃\;}}{\;}$MgO+S↑+3CO↑
利用如圖裝置對煅燒產(chǎn)生的氣體進行分步吸收或收集.(假設每步反應都完全進行)

①A中現(xiàn)象是:玻璃管壁出現(xiàn)淡黃色固體;
②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a(填字母),實驗現(xiàn)象為產(chǎn)生沉淀;
a.Ca(OH)2 溶液  b.Na2CO3 溶液  c.稀硝酸  d.KMnO4溶液
③D中收集的氣體是CO(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的前后,總質量是否發(fā)生改變?是增加、減小還是不變?小劉、小李按下面的步驟進行探究:
(1)提出假設: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前后總質量不變.
(2)設計并進行實驗:小劉設計的實驗裝置和選用藥品如A所示,小李設計的實驗裝置和選用藥品如B所示,他們在反應前后都進行了規(guī)范的操作、準確的稱量和細致的觀察.

①小劉的實驗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BaCl2+Na2SO4=BaSO4↓+2NaCl,NaCl前的化學計量數(shù)為2,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燒杯中有沉淀生成,天平仍然平衡.
小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產(chǎn)生氣泡,天平指針向右偏.
②實驗結論:
小劉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總質量與反應物的總質量相等;
小李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總質量與反應物總質量不相等.
③你認為小劉的結論正確,導致另一個實驗結論錯誤的原因是: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逸出.
④請從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認為正確結論的原因: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
⑤使用上述實驗裝置,請你選擇另外兩種藥品進行實驗達到實驗目的,這兩種藥品可以
是Fe(或NaOH)和CuSO4(或H2SO4)(填化學式,注意以上四種藥品均不能再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如圖1所示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干燥、收集的部分實驗儀器.
請按下列要求回答:
(1)若用H2O2溶液和MnO2反應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氣:
①所選儀器的連接順序為A→B→D,則裝置B內的液體應為濃硫酸(填試劑名稱).
②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③若用排水法收集一定體積的氧氣,可選用如圖2裝置中的B(填字母).
(2)菠菜中含有草酸,將草酸隔絕空氣加熱,它會分解生水和碳的氧化物,為了探究上述產(chǎn)物碳的氧化物的成分,小燕同學設計了如圖3所示的實驗:

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裝置甲、丙中都出現(xiàn)白色沉淀,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根據(jù)上述實驗信息,可以確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是C.
A.CO    B.CO2   C.CO、CO2
②裝置乙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③若實驗測定裝置丙增重mg,則此時裝置乙中大玻璃管內的固體質量反應前后減少為$\frac{4}{11}$mg(用含m的代數(shù)式表示).
④上述實驗裝置含有不足之處,你的具體改進建議是在裝置丙后增加一個燃著的酒精燈,處理尾氣中的一氧化碳,防止空氣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夏天人們在大量流汗之后,大量飲用白開水是最好的.錯誤.(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1)雞蛋與牛奶中都富含的有機營養(yǎng)素是蛋白質.
(2)某服裝標簽上寫著“滌綸56%,棉44%”,其中屬于合成纖維的是滌綸.
(3)農作物的增產(chǎn)需要化肥,常用的化肥KNO3、CO(NH22、Ca(H2PO42中,屬于復合肥的是KNO3,過冬前,為提高農作物的抗寒能力,應該向農田里施加Ca(H2PO42(填化學式).
(4)常用洗滌劑清洗餐具上的油污,這是因為洗滌劑具有乳化的功能;廚房中能用來除去水壺中水垢的物質是食醋(選填“食醋”或“食鹽水”);鋁制品表面的污漬不宜用鋼絲球擦洗,以免破壞表面的致密的保護膜.
(5)為保護空氣,減少污染,部分城市實行機動車限行規(guī)定,寫出兩種列入國家空氣質量檢測標準的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稀釋濃硫酸
B.稱取氯化鈉C.
過濾
D.測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