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氣通過熾熱的焦炭可以得到水煤氣(主要成分是CO和H2),化學方程式為C+H2O(氣) CO+ H2,該反應是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模擬了水煤氣的制備,并設計實驗驗證水煤氣中含有CO和H2。
【查閱資料】白色的無水硫酸銅遇水會變成藍色。
【設計實驗】甲同學設計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寫出實驗現象:B中固體 ,C中固體變藍,D中溶液 。
【改進實驗】乙同學認為要想達到實驗目的,在裝置A、 B之間還需增加裝置F、G(如圖所示),其中F的作用是 ,G的作用是 。
【拓展探究】CO和H2的混合氣在工業(yè)上可用于合成一系
列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還可用于冶煉某些金屬。
(1)“綠色化學”能實現零排放(即反應物中的原子利用率達到100%)。根據零排放的要 求,不可能以CO和H2為原料合成的有機物是 (填字母)。
A.甲醇(CH3OH) B.乙醇(C2H5OH) C.甲醛(CH2O) D.乙酸(CH3COOH)
(2)若用CO和H2的混合氣冶煉鐵,混合氣所起的作用是 。
鐵元素可以形成3種氧化物,分別是Fe2O3、Fe3O4 和FeO(黑色)。下圖所示實驗中,黑色粉末可能為一種或幾種鐵的氧化物,充分反應至鐵的氧化物全部轉化為鐵,裝置I的增重為3.6g,裝置J的增重為6.6g,假設每一步吸收都是完全的,黑色粉末為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向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上滴加稀硫酸,有氣泡產生,則濾出的固體一定是
A.Ag、Cu兩種單質的混合物
B.Ag、Fe兩種單質的混合物
C.Ag、Cu、Fe三種單質的混合物
D.Cu、Fe兩種單質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qū)九年級5月二;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事實解釋不正確的是
選項 | 事 實 | 解釋 |
A | NaOH 和Ca(OH)2的性質相似 | Na+和Ca2+的性質相似 |
B | 氫氣、木炭、一氧化碳都可以冶煉金屬 | 它們都具有還原性 |
C | 給裝滿水的紙杯加熱,開始時紙杯完好無損 | 溫度沒有達到紙的著火點 |
D | 酒精燈不用時,需用燈帽蓋好 | 防止酒精分子不斷運動到空氣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qū)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實驗室中有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溶液,以下實驗設計合理的是
序號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① | 證明溶液發(fā)生變質 | 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稀鹽酸 |
② | 確定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 取少量溶液,加入適量氫氧化鋇溶液,過濾,向濾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③ | 測定溶液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 取一定質量溶液,加入足量稀鹽酸,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濃硫酸,測濃硫酸的增重 |
④ | 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鈉 | 向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過濾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qū)九年級5月二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選用C收集氧氣時,證明氧氣已收集滿的方法是 。
(2)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時,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 (填字母),一般不選用E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3)實驗室用稀硫酸和鋅粒制取氫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選用F收集氫氣時,氫氣應從 (填“a”或“b”)端進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qū)九年級5月二;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鈾235是核電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內有92個質子,相對原子質量為235。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鈾元素為非金屬元素 B.鈾235原子的核電荷數為92
C.鈾235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43 D.鈾235原子的質量為23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中考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中的四種離子,在同一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H+、Cl-、NO3- B.Cu2+、Na+ 、SO42-、OH-
C.K+、H+ 、Cl-、HCO3- D.Ba2+、Na+、CO3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常熟市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除去下表樣品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所選試劑及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序號 | 樣品成分 | 所選試劑 | 操作方法 |
A | KCl(MnO2) | 水 | 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
B | Na2CO3(NH4HCO3) | 加熱至質量不再減少 | |
C | NaCl(KNO3) | 水 | 溶解、降溫結晶、過濾 |
D | NaCl(MgCl2) | 過量NaOH溶液 | 過濾、蒸發(fā)結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