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蘋果中含有豐富的“鐵”,這里的鐵指的是(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單質(zhì)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確的是( )
A.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所以濃硫酸也具有揮發(fā)性
B.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構成,所以它們的性質(zhì)相同
C.離子是帶電荷的粒子,所以帶電荷的粒子一定是離子
D.點燃氫氣前需要檢驗純度,所以點燃甲烷前也需要檢驗純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恰當?shù)陌踩胧┠軠p少生命財產(chǎn)損失。下列事故處理措施正確的是( )
A.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 B.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撲滅
C.高層住房內(nèi)著火,立即打開所有門窗 D.煤氣泄露,立即打開排氣扇的電源開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稀鹽酸和10%的氫氧化鈉溶液
進行中和反應實驗時,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酸堿度變化如下圖所示:
當加入溶液的質(zhì)量a為20 g時,求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過程與如圖所示描述相符合的一組是( 。
A.
表示水的電解
B.
表示在一定溫度下,向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氧化鈣
C.
表示將稀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在M點時,溶液中的溶質(zhì)只有氯化鈉
D.
表示向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分解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解反應是化合反應的逆過程
B.分解反應的生成物可能為兩種
C.工業(yè)上用分離空氣的方法制取大量的氧氣,這個過程屬于分解反應
D.由一種反應物參加的反應一定是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校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為完成制取紅糖的相關的研究課題,來到了制糖基地進行了實地調(diào)查.
(1)他們先來到榨糖間,發(fā)現(xiàn)有榨糖師傅正把糖梗放入榨糖機內(nèi),機器的另一側不斷流出汁液.這些汁液來自糖梗細胞結構中的 .
(2)接著來到制糖間,只見屋內(nèi)“白氣”彌漫.在滿屋的“白氣”中可以看到9口大鐵鍋從大到小依次排開,鐵鍋里面翻滾著的濃稠液體顏色逐個加深.請你用學過的科學知識解釋“白氣”產(chǎn)生的原因: .
(3)在制糖的過程中,制糖師傅們在鍋里加入一種白色粉末后,液面上立即泛起白沫,此時制糖師傅便會用篩狀勺子從上層液體中撈出許多雜質(zhì),同學們都很好奇.老師對此作了如下解釋:這種白色粉末叫小蘇打,它的主要成分是NaHCO3,它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H2O+CO2↑,CO2能附著在雜質(zhì)的表面,使原來下沉的雜質(zhì)漂浮在水面上.請你作進一步的解釋,CO2使雜質(zhì)漂浮的原因 .
(4)小蘇打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用途,如可用在泡沫滅火器里,酸堿式泡沫滅火器的主要原料是NaHCO3和稀鹽酸,寫出反應方程式 ,二氧化碳能滅火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實驗,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定氧氣的含量低于,針對這一事實,你認為下列做法和想法不可取的是( )
A.查看實驗裝置是否漏氣
B.將紅磷改成木炭后重新實驗
C.實驗中紅磷的量不足,沒有將瓶內(nèi)的氧氣全部消耗盡
D.實驗中可能未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使進入瓶內(nèi)的水的體積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但盲目類推又可能得出錯誤結論.以下類推正確的是( 。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所以非金屬元素一定顯負價
B、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則MnO2也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質(zhì)分解的速率
C、含碳元素的物質(zhì)充分燃燒會生成CO2,所以燃燒能生成CO2的物質(zhì)一定含碳元素
D、原子核由質(zhì)子和中子構成,則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質(zhì)子和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