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凈化后的空氣、雪碧飲料 B.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C.汽水、高錳酸鉀 D.液態(tài)氧、液態(tài)空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上海市上南地區(qū)六校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B.溶液組成中一定含有水

C.飽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質的溶液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南省安陽市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關于水的知識,請回答下列問題:

(1)某化學興趣小組定期對安陽河進行取樣測試,除去水樣中難溶性固體雜質的操作 是 。

(2)硬水給生活和生產(chǎn)帶來很多麻煩,在生活中,經(jīng)常用 區(qū)分硬水和軟水;如果發(fā)現(xiàn)水的硬度高,用 的方法將硬水轉化為軟水。

(3)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中水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湖南省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限時訓練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班同學用右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先用彈簧夾夾住乳膠管。點燃紅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廣口瓶內(nèi)水面變化情況。實驗完畢,甲同學的廣口瓶內(nèi)水面上升明顯小于瓶內(nèi)空氣體積的1/5,乙同學的廣口瓶內(nèi)水面上升明顯大于瓶內(nèi)空氣體積的1/5。下列對這兩種現(xiàn)象解釋合理的是

①甲同學可能使用紅磷的量不足,瓶內(nèi)氧氣沒有消耗完

②甲同學可能未塞緊瓶塞,紅磷熄滅冷卻時外界空氣進入瓶內(nèi)

③乙同學可能沒夾緊彈簧夾,紅磷燃燒時瓶內(nèi)部分空氣受熱從導管逸出

④乙同學可能插入燃燒匙太慢,塞緊瓶塞之前,瓶內(nèi)部分空氣受熱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貴州省洗馬河校區(qū)九年級11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的操作步驟有①連接儀器;②裝入藥品;③固定在鐵架臺并加熱;④收集氣體;⑤檢查裝置氣密性;⑥停止加熱;⑦移去水中導管。下列操作步驟順序正確的是

A.①⑤②③④⑥⑦ B.⑤①②③④⑦⑥

C.⑤①②③④⑥⑦ D.①⑤②③④⑦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江蘇省江陰市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科學家研制出一種可治療帕金森綜合癥的藥品“L一多巴”,其化學式為C9H11NO4,對L-多巴敘述錯誤的是

A.一個L一多巴分子共含有25個原子

B.L一多巴是由四種元素組成的物質

C.L一多巴中H、N元素質量比為11:14

D.L一多巴中碳的質量分數(shù)為5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北五校九年級上學期10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們的主要差別在于

A.電子數(shù)目不同 B.中子數(shù)目不同 C.質子數(shù)目不同 D.化學性質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屆內(nèi)蒙古烏海市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可能是

A.純凈物 B.化合物 C.單質 D.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根據(jù)如圖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圖①相當于化學實驗中的 裝置;

(2)圖②實驗中觀察到的明顯現(xiàn)象是 ;

(3)圖③是一種常見的化學電池,工作時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為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