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曰歸曰歸,歲亦莫之
B.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C.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D.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句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
A.曰歸曰歸,歲亦莫之
B.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C.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D.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年山西大學附中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B.偭規(guī)矩而該錯

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士之耽兮,猶可說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

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B.偭規(guī)矩而該錯

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士之耽兮,猶可說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年山西大學附中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曰歸曰歸,歲亦莫止B.偭規(guī)矩而該錯
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士之耽兮,猶可說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曰歸曰歸,歲亦莫止B.偭規(guī)矩而該錯
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士之耽兮,猶可說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射陽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題。
樂恢字伯奇,京兆長陵人也。父親,為縣吏,得罪于令,收將殺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門,晝夜號泣。令聞而矜之,即解出親;珠L好經(jīng)學,事博士焦永。永為河東太守,恢隨之官,閉廬精誦,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諸弟子皆以通關被系,恢獨皦然不污于法,遂篤志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誅,故人莫敢往,恢獨奔喪行服(行服:守孝、服喪)。歸,復為功曹,選舉不阿,請托無所容。同郡楊政數(shù)眾毀恢,后舉政子為孝廉,由是鄉(xiāng)里歸之。辟司空牟融府,會蜀郡太守第五倫代融為司空,恢以與倫同郡,不肯留,薦潁川杜安而退。諸公多其行,連辟之,遂皆不應。
后征拜議郎。會車騎將軍竇憲出征匈奴,恢數(shù)上書諫爭,朝廷稱其忠。入為尚書仆射。是時河南尹王調(diào)、洛陽令李阜與竇憲厚善,縱舍自由;舟雷嗾{(diào)、阜,并及司隸校尉。諸所刺舉,無所回避,貴戚惡之。憲弟夏陽侯瑰欲往候恢,恢謝不與通。憲兄弟放縱,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諫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嘆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諫曰:“臣聞百王之失,皆由權移于下。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極不測。方今之宜,上以義自割,下以謙自引!睍嗖皇。時竇太后臨朝,和帝未親萬機,恢以意不得行,乃稱疾乞骸骨。竇憲因是風厲州郡迫脅;炙祜嬎幩。弟子縗絰挽者數(shù)百人,庶眾痛傷之。后竇氏誅,帝始親事,恢門生何融等上書陳恢忠節(jié),除子己為郎中。
(《后漢書?樂恢傳》)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令聞而矜之,即解出親矜:憐憫
B.選舉不阿,請托無所容 容:接受
C.諸公多其行,連辟之多:稱贊
D.以示天下之私私:偏愛
【小題2】下列各項中加點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恢謝不與通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B.是時河南尹王調(diào)、洛陽令李阜與竇憲厚善單父人呂公善沛令
C.恢獨皦然不污于法善假于物也
D.朝廷稱其忠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小題3】下列選項,全部表現(xiàn)樂恢剛正不阿、忠于職守的一組是(3分)(   )
①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誅,故人莫敢往,恢獨奔喪行服。
②歸,復為功曹,選舉不阿,請托無所容。
③會車騎將軍竇憲出征匈奴,恢數(shù)上書諫爭,朝廷稱其忠。
④恢劾奏調(diào)、阜,并及司隸校尉。諸所刺舉,無所回避。
⑤時竇太后臨朝,和帝未親萬機,恢以意不得行,乃稱疾乞骸骨。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
【小題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樂恢為人至孝。父親因得罪了縣令而被關押,年幼的樂恢晝夜痛哭不已,他的行為感動了縣令,最后父親得以釋放。
B.老師焦永“以事被考”后,樂恢“不污于法”,拒絕為他托關系,找門路;后來焦永終因犯法被殺,他“獨奔喪行服”:這與他的性格有關。
C.蜀郡太守第五倫與樂恢是同郡之人,所以當?shù)谖鍌惾〈踩跒樗究諘r,樂恢在推薦了杜安之后,堅決請退,表現(xiàn)了他為人正直的一面。
D.河南尹、洛陽令與權貴竇憲相互勾結,為非作歹。樂恢不畏權貴,上書彈劾竇憲兄弟,因竇太后的庇護,勸諫不但沒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小題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①太守坐法誅,故人莫敢往,恢獨奔喪行服。(3分)
譯文:           ▲                  ▲                  ▲             
②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3分)
譯文:           ▲                  ▲                  ▲             
③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而王獨居南鄭,是遷也!陡咦姹炯o》(4分)
譯文: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高考三人行 語文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6題。

  蕭誠自矜札翰,李邕恒自言別書,二人俱在南中,蕭有所書,將謂稱意,以呈邕,邕輒不許。蕭疾其掩已,遂假作古帖數(shù)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見者皆以為數(shù)百年書也。蕭詣邕云:“有右軍真跡,寶之已久,欲呈大匠。”李欣然愿見。蕭故遲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論及,李故請見,曰:“而不去,得非誑乎!”蕭于是令家童歸見取,不得,驚曰:“前某客來見之,當被竊去!崩钫\以為信矣。蕭良久曰:“吾置在某處,忘之!卞崃钭叱。既至,李尋繹久,不疑其詐,云是真物,平生未見。在坐者咸以為然。數(shù)日,蕭默候邕賓客集,因謂李曰:“公常不許誠書,昨所呈數(shù)紙,幼時書,何故呼為真跡?鑒將何在?”邕愕然曰:“試更取之!奔耙,略開視,置床上,曰:“仔細看之,亦未能好。”

1.對下列句中加粗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蕭誠自矜札翰    札翰:這里指書法

B.李邕恒自言別書   別書:鑒別書法

C.欲皇大匠      大匠:手藝很高的人

D.有右軍真跡     右軍:即書法家王羲之

2.分別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粗的字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也不同

3.下列各句中的“以為”與例句中“以為”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李誠以為信矣

[  ]

A.見者皆以為數(shù)百年書也

B.在坐者咸以為然

C.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

4.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蕭于是令家童歸見取

B.在坐者咸以為然

C.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D.秦伯素服郊次,鄉(xiāng)師而哭

5.下面是對作者態(tài)度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作者批評了蕭誠故意弄虛作假的做法

B.作者客觀地看待李邕對同一作品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

C.作者認為李邕是著名的書法家,但他的書法鑒賞能力卻令人懷疑

D.作者借李邕對同一作品前后兩種矛盾的評價這一事實,諷刺那些虛有其名而又文過飾非的人

6.翻譯下面三句話。

(1)蕭疾其掩己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其故暗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某客來見之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核心學習與完全檢測(高一語文上) 題型:048

閱讀理解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1.在文中□中加上標點。

2.下列句中加粗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什么意思?

[  ]

A.推辭
B.告訴
C.告別
D.言詞

②若鄭以為東道主

[  ]

A.住宿
B.舍得
C.放棄
D.休息

③又欲其西封

[  ]

A.擴張
B.盡,極
C.店鋪
D.放肆

君圖之

[  ]

A.只
B.希望
C.因為
D.即使

3.下列各組句子中的加粗字,哪一個跟該組例句中加粗字意思相同?

①例:無能也已

[  ]

A.此何若人?
B.君我呼入
C.恐操所先
D.君家婦難

②例:越國以

[  ]

A.肉食者
B.先帝不以臣卑
C.蜀之有二僧
D.人賤物亦

③例:失其所

[  ]

A.贏而不助五國也
B.則斗卮酒
C.子非三閭大夫
D.豎子不足

④例:夫人之力不及此

[  ]

A.不足道
B.斯人,吾誰與歸
C.童伺其睡
D.但頷之

4.選出與“何厭之有”句式類型相同的一項

[  ]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B.卿欲何言
C.唯命是從
D.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5.下列句中哪兩句中加粗詞活用情況相同?

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

[  ]

A.晉函陵
B.臣之也,猶不如人
C.今擊求子
D.與鄭人

6.下列句子中哪一句的“其”與“吾其還也”中的“其”詞性相同

[  ]

A.其始,太醫(yī)以王命聚之    B.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

C.王之好樂甚,則齊圍其庶幾乎    D.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7.填空

①第一段中鄭伯所以說:“吾不能早用子”,是因為燭之武的語中講到____________以表歉意。

②“敢以煩執(zhí)事”是個省略句,在“____________”字后邊省略了“____________”指代____________

③最后一段中的“公曰”,根據(jù)前文及本段最后一句“亦去之”,可以推知這里的“公”,是指____________而不是指____________

④文中除注解提到的“陪”、“共”是通假字外,還有兩個通假字,一個是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另一個是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

8.簡答題

①“焉用亡鄭以陪鄰”句中的“鄰”指的是哪一個國家?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與“鄰之厚,君之薄也”兩句中的“鄰”是不是指同一個國家?____________

③“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中的“東道主”,指的是哪一個國家?

④“共其困乏”中的“其”指代誰?

⑤又欲肆其西封”的“其”指代哪國?____________

⑥“子犯請擊之”中的“之”指代誰?____________

9.燭之武說“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的意思是

[  ]

A.反映了他謙虛、謹慎

B.隱含對鄭伯過去沒有重用他的不滿

C.不愿去見秦伯的托辭

D.為了襯托與突出下一句的意思

10.燭之武成功地說服秦伯退兵的原因,下列分析哪幾項正確

[  ]

A.燭之武善于抓住敵方的矛盾

B.燭之武遇事謙虛、做事謹慎,不草率魯莽

C.燭之武在分析斗爭形勢時,能處處以秦國的未來利益為著眼點

D.秦伯見鄭國有燭之武這樣善于辭令,長于分析的人才,估計鄭國有許多能人,真的打起來,一定會失利,還是主動退兵的好

E.燭之武能從秦、晉、鄭三國的地理位置和秦晉之間的歷史交往闡述鄭之存亡與秦之未來存在著重大利害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19分)
雪竹軒記
[明]歸有光
馮山人予言:“吾甚愛雪竹,故人雪竹呼吾,因以吾軒,請子記之!庇璨幌疽詾,而山人求之數(shù)歲,或以詩,或以書,日月一至。予以山人所以得于雪竹者,山人自知之,豈有假于予之言?是以歲而不答也。
山人少喜為詩,詩出而上海陸文裕公亟稱之。先是,山人居昆山之安亭,及予來安亭,則山人已遷上海界中,與安亭隔一江。予嘗過永懷寺,愛其古桂,坐久之。問寺中所往來者,僧曰:“地僻,絕無人。惟有馮山人時時過江來,獨吟桂樹之下!庇韬髷(shù)見之于張通參之座。通參與湖州劉尚書為社會,二公皆稱山人為篤實君子。
去年,山人年老矣,與通參游匡廬、武夷,還示予《紀游詩》一編。予戲曰:“馮先生之雪竹,必求之匡廬、武夷間耶?”今年,予買田青浦之嵩塘。山人與予書曰:“吾近筑盤龍,與嵩塘近,子來觀我雪竹!予性懶,不能謁青浦令,為其所怒,所買田幾為奪去,予亦削跡茲土矣。
山人復遣其子來,曰:“吾前告子雪竹軒,復移盤龍也,吾今老此。子許我記,幾年不能得。今吾旦暮死,惟欲得子一言,是吾心也。”予問山人起居。其子曰:“去年與通參行郡中,老人目不能了了,道間有古井,無石欄,不覺越過之,幾墜。自此不復出。每自嘆曰:‘匡廬、武夷,不可復至矣,雪竹,則何所無之?’”其子去,又數(shù)數(shù)書來。會予方北上,思欲一造山人之竹所而不能矣。書之以告別,且使之楣間,為《雪竹軒記》云。
(選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
[注]①馮山人:馮淮,字會東,號雪竹,昆山(今屬江蘇)人。山人,古時對隱居不仕的讀書人的稱呼,也常作為學者士人的雅號。②雪竹:一種干節(jié)上有白粉的竹子。③社會:舊時由志趣相同者結合而成的組織或團體。
小題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是以歲而不答也曠:時日多、久
B.因以吾軒名:命名、取名
C.吾近筑盤龍卜:預料、估計
D.且使之楣間揭:標示、展示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馮山人予言不足外人道也
B.還示予《紀游詩》一編吾嘗終日思矣
C.吾今老此君幸趙王
D.書之以告別人之力而敝之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篇文章是作者為馮山人而寫,先前作者一直沒有時間完成,因此馮山人多年來雖以不同方式請求卻未果。
B.馮山人喜愛雪竹,年輕時喜歡寫詩;遠游匡廬、武夷歸來后,在作者所買之田不遠處建屋;晚年眼睛有疾。
C.全文敘馮山人其人其事,正面、側面描寫相結合,山人風雅的形象、執(zhí)著的性格逐漸從字里行間凸顯出來。
D.這篇文章筆致從容,淡雅疏放,剛健之中見哲思,同時又不乏追懷歲月與舊事的無奈痛苦之情,大有意境。
小題4:把原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⑴予以山人所以得于雪竹者,山人自知之,豈有假于予之言?
譯文:                                                                  
⑵予性懶,不能謁青浦令,為其所怒,所買田幾為奪去,予亦削跡茲土矣。
譯文:                                                                  
⑶今吾旦暮死,惟欲得子一言,是吾心也。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

劉世讓,字元欽,雍州澧泉人也。仕隋徽仕郎。高祖入長安,世讓以湋川歸國,拜通議大夫。時唐弼余黨寇扶風,世讓自請安輯,許之,俄得數(shù)千人。復為安定道行軍總管,率兵以拒薛舉,戰(zhàn)敗,世讓及弟寶俱為舉軍所獲。舉將至城下,令紿說城中曰:“大軍五道已趣長安,宜開門早降!笔雷寕卧S之,因告城中曰:  “賊兵多少,極于此矣。宜善自固,以圖安全! 舉重其執(zhí)節(jié),竟不之害。太宗時屯兵高庶,世讓潛遣寶逃歸,言賊中虛實。高祖嘉之,賜其家帛千匹。及賊平,得歸,授彭州刺史。

    尋領陜東道行軍總管,與永安王孝基擊呂崇茂于夏縣,諸軍敗績,世讓與唐儉俱為賊所獲。獄中聞獨孤懷恩有逆謀,逃還以告高祖。時高祖方濟河,將幸懷恩之營,聞難驚曰:“劉世讓之至,豈非天命哉!”因勞之曰:  “卿往陷薛舉,遣弟潛效款誠,今復冒危告難,是皆憂國忘身也。”尋封弘農(nóng)郡公,賜莊一區(qū),錢百萬。

    累轉并州總管,統(tǒng)兵屯于雁門。突厥處羅可汗與高開道、苑君璋合眾攻之,甚急。鴻臚卿鄭元壽先使在蕃,可汗令元璹來說之世讓厲聲曰大丈夫奈何為夷狄作說客耶經(jīng)月余虜乃退未幾召拜廣州總管。將之任,高祖問以備邊之策,世讓答曰:“突厥南寇,徒以馬邑為其中路耳。如臣所計,請于崞城置一智勇之將,多儲金帛,有來降者厚賞賜之,數(shù)出奇兵略其城下,芟踐禾稼,敗其生業(yè)。不出歲余,彼當無食;馬邑不足圖也!备咦嬖唬骸胺枪珶o所任者!蹦耸柜Y驛往經(jīng)略之。突厥懼其威名,乃縱反間,言世讓與可汗通謀,將為亂。高祖不之察,遂誅世讓,籍沒其家。貞觀初,突厥來降者言世讓初無逆謀,始原其妻子。 ——選自《舊唐書??劉世讓傳》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軍五道已趣長安    趣:趨向,奔赴

    B.累轉并州總管        轉:調(diào)任

    C.非公無所任者        任:信任

    D.籍沒其家            籍:登記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率兵以拒薛舉         ②挾飛仙以遨游

    B.①因告城中日           ②不如因善遇之

    c.①高祖不之察           ②句讀之不知

    D.①是皆憂國忘身也       ②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讓有勇有謀,他假裝答應薛舉,卻趁機告訴城中人,敵兵最多不過如此,好好防守,以保證安全。

    B.世讓聽說懷恩有叛逆的陰謀,冒死從獄中逃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高祖。高祖很是感激,封他為弘農(nóng)郡公,并賞賜了田地和錢財。

    C.世讓在抗擊突厥方面很有謀略,即將去廣州赴任時,被高祖委以重任,前往邊界抗擊突厥。

D.本文側重表現(xiàn)世讓智勇雙全、精忠報國的一面,作者對其勞苦功高卻被無端殺害的遭遇深表同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