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詞語中,加粗字讀音有誤的一組是

A.造(chì) 懶 (bèi) 怨(mái) 前合后(yǎn)
B.盜(zhí) 覬覦(jì yú) (wéi) 繁文節(jié)(rù)
C.免(shè) (xǐ) 頭(sǔn) 作樣(mú)
D.序(xiáng) (cén) (miǎn) 殘羹冷(zhì)
A
請?jiān)谶@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18 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詞語中,加粗字讀音有誤的一組是
[     ]
A.造(chì) 懶 (bèi) 怨(mái) 前合后(yǎn)
B.盜(zhí) 覬覦(jì yú) (wéi) 繁文節(jié)(rù)
C.免(shè) (xǐ) 頭(sǔn) 作樣(mú)
D.序(xiáng) (cén) (miǎn) 殘羹冷(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詞語中,加粗字的讀音沒有錯誤的一組是
[     ]
A.形(hái) 
B.巾(guān)
C.罷(chù) 
D.費(fèi)(mí)  
(bò)  
(xī)  
造(chì)   
(shàn)
無色無(xiù) 
人命(jiān)
私枉法(xún)
丟三四(luò) 
便宜行事(biàn)
強(qiáng)人意(chāi)
命運(yùn)多(chuǎn)  
官野史(b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新人教版2012屆高三上學(xué)期單元測試(1)語文試題 人教版 題型:013

下列各組詞語中,加粗字的讀音沒有錯誤的一組是

[  ]
A.

h2i)  巨b^)  無色無xi))  便宜行事(bi4n

B.

巾(gu1n)  噓x9)  草人命(ji1n)  強(qiáng)人意(ch1i

C.

ch))  造(ch@)  私枉法(x*n)  命運(yùn)多chu3n

D.

費(fèi)(m0)  搭sh4n)  丟三四(lu^)  官野史(b4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必修三導(dǎo)練語文人教 人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蔡邕①列傳

  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也。邕性篤孝,母常滯病三年,邕自非寒暑節(jié)變,未嘗解襟帶,不寢寐者七旬。母卒,廬于冢側(cè),動靜以禮。

  建寧三年,辟司徒橋玄府。召拜郎中,校書東觀。邕以經(jīng)籍去圣久遠(yuǎn),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疑誤后學(xué)。熹平四年,乃奏求正定《六經(jīng)》文字。靈帝許之,邕乃自書丹于碑,使工鐫刻立于太學(xué)門外。于是后儒晚學(xué),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余輛,填塞街陌。

  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shí)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陳留也,其鄰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彈琴于屏,邕至門試潛聽之,曰:“嘻!以樂召我而有殺心,何也?”遂反。將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來,至門而去。”邕素為邦鄉(xiāng)所宗,主人遽自追而問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憮然。彈琴者曰:“我向鼓弦,見螳螂方向鳴蟬,蟬將去而未飛,螳螂為之一前一卻。吾心聳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豈為殺心而形于聲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當(dāng)之矣�!�

  中平六年,靈帝崩,董卓為司空,聞邕名高,辟之,稱疾不就。切敕州郡舉邕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見敬重。卓重邕才學(xué),厚相遇待。及卓被誅,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嘆,有動于色。允即收付廷尉治罪。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邕遂死獄中,時(shí)年六十一。搢紳諸儒莫不流涕。

(選自《后漢書·蔡邕傳》)

  注:①蔡邕(y#ng):東漢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且精通經(jīng)史、音律、天文,是蔡文姬之父。②將命者:侍從。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建寧三年,司徒橋玄府  辟:被征召。

B.

吳人有燒桐以者     爨:灶頭。

C.

螳螂為之一前一     卻:后退。

D.

搢紳諸儒莫不流涕     搢紳:官員。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B.

C.

D.

(3)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蔡邕學(xué)問廣博。他上奏朝廷,要校正《六經(jīng)》上訛誤的文字。朝廷批準(zhǔn)后,他親自書寫《六經(jīng)》,并讓工匠在太學(xué)門外鐫刻成碑,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yuǎn)的影響。

B.

蔡邕音樂才華過人,聽到桐木在火中爆裂之聲,就知道是良木,制作成琴,果然音質(zhì)美好;偷聽彈琴,竟然聽出琴音中暗藏殺機(jī)。

C.

董卓擔(dān)任司空時(shí),征調(diào)蔡邕入朝為官,蔡邕稱病推辭。但在董卓嚴(yán)令下,蔡邕只好到朝廷擔(dān)任祭酒。而董卓卻很看重蔡邕的才學(xué),對他很是敬重。

D.

在一次無意之中,蔡邕把隱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對董卓被殺的不滿之情流露出來,因而被王允所殺。

(4)

翻譯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

(1)邕性篤孝,母常滯病三年,邕自非寒暑節(jié)變,未嘗解襟帶,不寢寐者七旬。

(2)邕以經(jīng)籍去圣久遠(yuǎn),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疑誤后學(xué)。

(3)邕素為邦鄉(xiāng)所宗,主人遽自追而問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憮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活題巧解巧練·高一語文(下) 題型:048

閱讀下文,完成后面問題。

  復(fù)部將殺人于潁川①,潁川太守寇恂捕得,系獄。時(shí)尚草創(chuàng),軍營犯法,率多相容,恂戮之于市。復(fù)以為恥,還,過潁川,謂左右曰:“吾與寇恂并列將帥,而為其所陷,今見恂,必手劍之!”恂知其謀,不欲與相見。姊子谷崇曰:“崇,將也,得帶劍侍側(cè)。卒有變,足以相當(dāng)。”恂曰:“不然,昔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頗者,為國也。”乃敕屬縣盛供具,儲酒醪②,執(zhí)金吾③軍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饌。恂出迎于道,稱疾而還。復(fù)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過去。恂遣谷崇以狀聞,帝乃征恂。恂至,引見;時(shí)賈復(fù)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兩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庇谑遣⒆鴺O歡,遂共車同出,結(jié)友而去。

(節(jié)選自司馬光《資治通鑒》卷四十)

  [注]①潁川:古郡名,在今河南省。②酒醪:好酒。醪,音l2o,酒釀。③執(zhí)金吾:督巡首都及周圍地區(qū)的長官。賈復(fù)當(dāng)時(shí)任此職。

(1)選出對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和解釋正確的一項(xiàng):①潁川太守寇恂捕得,獄②卒有變,足以相當(dāng)

[  ]

A.①x@拘囚 �、�d1ng對付

B.①j@逮捕  ②d1ng抵擋

C.①x@逮捕 �、�d3ng對付

D.①j@拘囚  ②d3ng抵擋

(2)對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今見恂,必手之。(名詞活用作動詞,用劍殺)

B.有變,足以相當(dāng)。(通“猝”,突然)

C.恂遣谷崇以狀。(讓……知道)

D.今日朕之。(分開)

(3)比較下列各句中“于”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①復(fù)部將殺人于潁川。②恂戮之于市。③昔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頗者。④恂出迎于道。

[  ]

A.①句和④句相同,②句和③句相同。

B.①句和④句相同,②句和③句不同。

C.①句和④句不同,②句和③句相同。

D.①句和④句不同,②句和③句不同。

(4)下列加粗的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今天意義基本相同的是

[  ]

A.復(fù)以為恥。

B.謂左右曰:“吾與寇恂并列將帥……”。

C.而吏士皆醉,遂過去

D.天下未定,兩虎安得私斗!

(5)以下四個句子從分句間語意關(guān)系的角度看,分類正確的一組是:①今見恂,必手劍之。②復(fù)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③恂出迎于道,稱疾而還。④恂遣谷崇以狀聞,帝乃征恂。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xiàng)是

[  ]

A.賈復(fù)的部將殺了人,太守寇恂秉公執(zhí)法,將那個部將逮捕,并在街市上斬首示眾。

B.寇恂下令給所屬各縣,準(zhǔn)備好豐盛的食物,預(yù)備好酒,以招待賈復(fù)的將士,是為了向賈復(fù)道歉。

C.寇恂屈于賈復(fù),是因?yàn)樗芤試聻橹亍?/P>

D.經(jīng)過光武帝的調(diào)解,賈復(fù)和寇恂兩人消除了誤會,化解了矛盾,結(jié)成了好朋友。

(7)將文中加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時(shí)尚草創(chuàng),軍營犯法,率多相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昔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頗者,為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題。

  蔡邕伯喈,陳留圉人也。邕性篤孝,母常滯病三年,邕自非寒暑節(jié)變,未嘗解襟帶,不寢寐者七旬。少博學(xué),師事太傅胡廣。好辭章、數(shù)術(shù)、天文,妙操音律。

  桓帝時(shí),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擅恣,聞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陳留太守督促發(fā)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師,稱疾而歸。閑居玩古,不交當(dāng)世。感東方朔《客難》及楊雄、班固、崔骃之徒設(shè)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韙其而矯其非,作《釋誨》以戒厲云爾。

  建寧三年,辟司徒橋玄府,玄甚敬待之。出補(bǔ)河平長。召拜郎中,校書東觀。遷議郎。邕以經(jīng)籍去圣久遠(yuǎn),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疑誤后學(xué),熹平四年,乃與五官中郎將堂谿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馴、韓說,太史令單飏等,奏求正定《六經(jīng)》文字。靈帝許之,邕乃自書丹于碑,使工鐫刻立于太學(xué)門外。于是后儒晚學(xué),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余兩,填塞街陌。

  初平元年,拜左中郎將,從獻(xiàn)帝遷都長安,封高陽鄉(xiāng)侯。董卓賓客部典議欲尊卓比太公,稱尚父。卓謀之于邕,邕曰:“太公輔周,受命剪商,故特為其號。今明公威德,誠為巍巍,然比之尚父,愚意以為未可宜須并東平定,車駕還反舊京,然后議之。”卓從其言。

  及卓被誅,邕在司徒王允,殊不意言之而嘆,有動于色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國之大賊,幾傾漢室。君為王臣,所宜同忿,而懷其私遇,以忘大節(jié)!今天誅有罪,而反傷痛,豈不共為逆哉?”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陳辭謝,乞黥首刖足,繼成漢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馬日碑馳往謂允曰:“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dāng)續(xù)成后史,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無名,誅之無乃失人望乎?”允未采之。邕遂死獄中。允悔,欲止而不及。時(shí)年六十一。措紳諸儒莫不流涕。北海鄭玄聞而嘆曰:“漢世之事,誰與正之!”兗州、陳留間皆畫像頌焉。

(1)對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伯喈曠世逸才
逸才:飄逸的人才
B.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
擅恣:專權(quán)肆行
C.太公輔周,受命剪商
剪商:滅掉商朝
D.邕乃自書丹于碑
書丹:用朱砂書寫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韙其而矯其非
無傷也,乃仁術(shù)也
B.邕在司徒王允
王曰:“何”?曰:“坐盜�!�
C.今天誅有罪,而反傷痛
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扶將
D.兗州、陳留間皆畫像頌焉
舉欣欣然有喜色相告

(3)下面不能表現(xiàn)出蔡邕的“篤孝”或“博學(xué)”特點(diǎn)的一項(xiàng)是

[  ]。

A.母常滯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變節(jié),未嘗解襟帶,不寢寐者七旬。

B.好辭章、數(shù)術(shù)、天文,妙操音律。

C.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dāng)續(xù)成后史,為一代大典。

D.閑居玩古,不交當(dāng)世。

(4)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蔡邕侍奉母親極為孝順,他的母親曾臥病三年,蔡邕連續(xù)七十天沒有脫過衣服,也沒躺下睡過覺。

B.熹平四年,蔡邕與楊賜等人奏請訂正《六經(jīng)》中的文字。靈帝批準(zhǔn)后,蔡邕派人把經(jīng)書雕刻在石碑上,讓晚生后學(xué)都來尋找經(jīng)書中的錯誤,以便集思廣益,結(jié)果應(yīng)者云集。

C.董卓的門客想讓董卓尊比姜太公,稱為尚父,于是董卓向蔡邕問計(jì),蔡邕義正詞嚴(yán)地表達(dá)了自己的看法,讓董卓打消了念頭。

D.蔡邕其實(shí)并未依附董卓,只是感念董卓的知遇之恩,但卻被王允夸大罪行,致使一代大儒慘死獄中,也給漢史研究帶來重大損失。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殊不意言之而嘆,有動于色允。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邕陳辭謝,乞黥首刖足,繼成漢史。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且忠孝素著,而所坐無名,誅之無乃失人望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題。

  蔡邕伯喈,陳留圉人也。邕性篤孝,母常滯病三年,邕自非寒暑節(jié)變,未嘗解襟帶,不寢寐者七旬。少博學(xué),師事太傅胡廣。好辭章、數(shù)術(shù)、天文,妙操音律。

  桓帝時(shí),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擅恣,聞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陳留太守督促發(fā)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師,稱疾而歸。閑居玩古,不交當(dāng)世。感東方朔《客難》及楊雄、班固、崔骃之徒設(shè)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韙其而矯其非,作《釋誨》以戒厲云爾。

  建寧三年,辟司徒橋玄府,玄甚敬待之。出補(bǔ)河平長。召拜郎中,校書東觀。遷議郎。邕以經(jīng)籍去圣久遠(yuǎn),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疑誤后學(xué),熹平四年,乃與五官中郎將堂谿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馴、韓說,太史令單飏等,奏求正定《六經(jīng)》文字。靈帝許之,邕乃自書丹于碑,使工鐫刻立于太學(xué)門外。于是后儒晚學(xué),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余兩,填塞街陌。

  初平元年,拜左中郎將,從獻(xiàn)帝遷都長安,封高陽鄉(xiāng)侯。董卓賓客部典議欲尊卓比太公,稱尚父。卓謀之于邕,邕曰:“太公輔周,受命剪商,故特為其號。今明公威德,誠為巍巍,然比之尚父,愚意以為未可宜須并東平定,車駕還反舊京,然后議之。”卓從其言。

  及卓被誅,邕在司徒王允,殊不意言之而嘆,有動于色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國之大賊,幾傾漢室。君為王臣,所宜同忿,而懷其私遇,以忘大節(jié)!今天誅有罪,而反傷痛,豈不共為逆哉?”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陳辭謝,乞黥首刖足,繼成漢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馬日碑馳往謂允曰:“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dāng)續(xù)成后史,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無名,誅之無乃失人望乎?”允未采之。邕遂死獄中。允悔,欲止而不及。時(shí)年六十一。措紳諸儒莫不流涕。北海鄭玄聞而嘆曰:“漢世之事,誰與正之!”兗州、陳留間皆畫像頌焉。

(1)對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伯喈曠世逸才
逸才:飄逸的人才
B.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
擅恣:專權(quán)肆行
C.太公輔周,受命剪商
剪商:滅掉商朝
D.邕乃自書丹于碑
書丹:用朱砂書寫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韙其而矯其非
無傷也,乃仁術(shù)也
B.邕在司徒王允
王曰:“何”?曰:“坐盜�!�
C.今天誅有罪,而反傷痛
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扶將
D.兗州、陳留間皆畫像頌焉
舉欣欣然有喜色相告

(3)下面不能表現(xiàn)出蔡邕的“篤孝”或“博學(xué)”特點(diǎn)的一項(xiàng)是

[  ]。

A.母常滯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變節(jié),未嘗解襟帶,不寢寐者七旬。

B.好辭章、數(shù)術(shù)、天文,妙操音律。

C.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dāng)續(xù)成后史,為一代大典。

D.閑居玩古,不交當(dāng)世。

(4)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蔡邕侍奉母親極為孝順,他的母親曾臥病三年,蔡邕連續(xù)七十天沒有脫過衣服,也沒躺下睡過覺。

B.熹平四年,蔡邕與楊賜等人奏請訂正《六經(jīng)》中的文字。靈帝批準(zhǔn)后,蔡邕派人把經(jīng)書雕刻在石碑上,讓晚生后學(xué)都來尋找經(jīng)書中的錯誤,以便集思廣益,結(jié)果應(yīng)者云集。

C.董卓的門客想讓董卓尊比姜太公,稱為尚父,于是董卓向蔡邕問計(jì),蔡邕義正詞嚴(yán)地表達(dá)了自己的看法,讓董卓打消了念頭。

D.蔡邕其實(shí)并未依附董卓,只是感念董卓的知遇之恩,但卻被王允夸大罪行,致使一代大儒慘死獄中,也給漢史研究帶來重大損失。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殊不意言之而嘆,有動于色允。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邕陳辭謝,乞黥首刖足,繼成漢史。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且忠孝素著,而所坐無名,誅之無乃失人望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甘肅省蘭州一中2011-2012學(xué)年高二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張雄飛,字鵬舉,瑯琊臨沂人。至元二年,廉希憲薦之于世祖,召見,陳當(dāng)世之務(wù),世祖大說。授同知平陽路轉(zhuǎn)運(yùn)司事,搜挾蠹弊,悉除之。帝問處士羅英,誰可大用者,對曰:張雄飛真公輔器。帝然之,命驛召雄飛至。

  十六年,御史中丞,行御史臺事。阿合馬以子忽辛為中書右丞,行省江淮,恐不為所容,改陜西漢中道提刑按察使。未行,阿合馬死,朝臣皆以罪去。拜參知政事。阿合馬用事日久,賣官鬻獄,紀(jì)綱大壞,雄飛乃先自降一階,于是僥幸超躐者皆降之。忽辛有罪,敕中貴人及中書雜問,忽辛歷指宰執(zhí)曰:汝曾使我家錢物,何得問我!雄飛曰:我曾受汝家錢物否?曰:惟公獨(dú)否。雄飛曰:如是,則我當(dāng)問汝矣。忽辛遂伏。二十一年春,上與朝臣議大赦天下,雄飛諫曰:古人言:無赦之國,其刑必平。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豈宜數(shù)赦!帝嘉納之,語雄飛曰:大獵而后見善射,集議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是。朕今從汝。遂降輕刑之詔。

  雄飛剛直廉慎,始終不易其節(jié)。嘗坐省中,詔趣召之,見于便殿,謂雄飛日:若卿可謂真廉者矣。聞卿貧甚,今特賜卿銀二千五百兩、鈔二千五百貫。雄飛拜謝,將出,又詔加賜金五十兩及金酒器。雄飛受賜,封藏于家。后阿合馬之黨以雄飛罷政,詣省乞追奪賜物,裕宗在東宮聞之,命參政溫迪罕諭丞相安童曰:上所以賜張雄飛者,旌其廉也,毋為小人所詐。塔即古阿散請檢核前省財(cái)務(wù),復(fù)用阿合馬之黨,競矯詔追奪之。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誅,帝慮校核失當(dāng),命近臣伯顏閱之。中書左丞耶律老哥勸雄飛詣伯顏?zhàn)员�,雄飛曰:上以老臣廉,故賜臣,然臣未嘗敢輕用,而封識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

  二十一年,盧世榮以言利進(jìn)用,雄飛與諸執(zhí)政同日皆罷。

  二十三年,起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決壅滯,黜奸貪,政化大行。卒于官。

(選自《元史·張雄飛傳》,有刪節(jié))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十六年,御史中丞     拜:拜見

B.

阿合馬用事日久,賣官鬻獄  用事:掌權(quán)

C.

忽辛遂伏         辜:罪

D.

雄飛受賜,封藏于家    識:作標(biāo)記

(2)

下列四組中,能直接表現(xiàn)張雄飛清廉能干的一組是

①搜挾蠹弊,悉除之

②張雄飛真公輔器

③惟公獨(dú)否

④雄飛受賜,封識藏于家

⑤決壅滯,黜奸貪

⑥汝所言者是。朕今從汝

[  ]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3)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張雄飛受廉希憲推薦,世祖召見他,他陳述了當(dāng)時(shí)國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興,授予他同知平陽路轉(zhuǎn)運(yùn)司的職務(wù)。

B.

阿合馬讓自己的兒子忽辛擔(dān)任中書右丞,巡視管理江淮一帶的事務(wù),阿合馬擔(dān)心兒子不被張雄飛容納,就讓兒子改任陜西漢中道提刑按察使。

C.

忽辛犯罪,世祖令中貴人和中書省官員一起審問,忽辛說審問的官員都曾經(jīng)收受過他們家的錢物,只有張雄飛沒有收過。

D.

塔即古阿散等人因犯罪被殺后,皇帝考慮到阿合馬的余黨檢查核實(shí)有誤,命令溫迪罕和丞相安童復(fù)查。張雄飛沒有聽從耶律老哥的建議為自己辨白。

(4)

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及《孟子》選段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豈宜數(shù)赦!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所以賜張雄飛者,旌其廉也,毋為小人所詐。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決壅滯,黜奸貪,政化大行。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千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廣東省汕頭市金山中學(xué)2010屆高三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下題。

  況鐘,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書呂震,奇其才,薦授儀制司主事。遷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稱職,會蘇州等九府缺,皆雄劇地,命部、院臣舉屬之廉能者補(bǔ)之。鐘用尚書蹇義、胡濙等薦,知蘇州,賜敕以遣之。蘇州賦役繁重,豪猾舞文為奸利,最號難治。鐘乘傳至府。初視事,群吏環(huán)立請判牒。鐘佯不省,左右顧問,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謂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詰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強(qiáng)我行;若輩舞文久,罪當(dāng)死。”立捶殺數(shù)人,盡斥屬僚之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鐘乃蠲煩苛,立條教,事不便民者,立上書言之。清軍御史李立勾軍暴,同知張徽承風(fēng)指,動以酷刑抑配平人。鐘疏免百六十人,役止終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屬縣逋賦四年,凡七百六十余萬石。鐘請量折以鈔,為部議所格,然自是頗蠲減。又言:“近奉詔募人佃官民荒田,官田準(zhǔn)民田起科,無人種者除賦額。昆山諸縣民以死徙從軍除籍者減稅。其他官田沒海者,賦額猶存,皆如詔書從事。臣所領(lǐng)七縣,糧稅輕重不均。乞敕所司處置。”帝悉報(bào)許。當(dāng)是時(shí),屢詔減蘇、松重賦。鐘與巡撫周忱悉心計(jì)畫,奏免七十余萬石。凡忱所行善政,鐘皆協(xié)力成之。所積濟(jì)農(nóng)倉粟歲數(shù)十萬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間雜辦及逋租。其為政纖悉周密嘗置二簿識民善惡以行勸懲又置通關(guān)勘合簿防出納奸偽置綱運(yùn)簿防運(yùn)夫侵盜置館夫簿防非理需求興利除害不遺余力。鋤豪強(qiáng),良善,民奉之若神。

  鐘雖起刀筆,然重學(xué)校,禮文儒,單門寒士多見振贍。有鄒亮者,獻(xiàn)詩鐘。鐘欲薦之,或匿名書毀亮。鐘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绷⒆�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務(wù),遷御史。

  鐘嘗丁母,郡民詣闕乞留。詔起復(fù)。正統(tǒng)六年,秩滿當(dāng)遷,部民二萬余人,走訴巡按御史張文昌,乞再任。詔進(jìn)正三品俸,仍視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為立祠。

  鐘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前后守蘇者莫能及。鐘之后李從智、朱勝相繼知蘇州,咸奉敕從事,然敕書委寄不如鐘矣。

(選自《明史》第一六一卷·況鐘傳)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鐘用尚書蹇義、胡濙等薦,知蘇州  提升官職

B.

鋤豪強(qiáng),良善           培植,幫助

C.

皆如詔書從事           應(yīng)該

D.

鐘嘗丁母             憂愁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立奏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務(wù) 久,能以足音辨人

B.

有鄒亮者,獻(xiàn)詩鐘      是臣盡節(jié)陛下之日長,報(bào)養(yǎng)劉之日短也

C.

匿名書毀亮        非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D.

命部、院臣舉屬之廉能者補(bǔ)之 汝善撫之

(3)

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況鐘為民“興利除害”的一組是:

①鐘佯不省,左右顧問,惟吏所欲行止

②鐘與巡撫周忱悉心計(jì)畫,奏免七十余萬石

③鐘請量折以鈔,為部議所格,然自是頗蠲減

④嘗置二簿識民善惡,以行勸懲

⑤鐘欲薦之,或?yàn)槟涿麜鴼Я?/P>

⑥鋤豪強(qiáng),植良善

[  ]

A.

①③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⑤⑥

(4)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有錯誤的一項(xiàng)是:

[  ]

A.

宣德五年,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稱職,而蘇州等九府又缺少知府,這九府都是重要難治之地,尚書蹇義、胡濙等人舉薦況鐘擔(dān)任蘇州知府,宣宗特賜誥敕而派遣他前往。

B.

況鐘剛到蘇州的時(shí)候,裝著辦事無主意的樣子,僚屬都認(rèn)為他容易對付,他摸清情況后,嚴(yán)厲懲治了那些貪虐庸懦的官員。

C.

況鐘做了蘇州知府時(shí)為民“興利除害”,上疏為160人免去了平民改為軍籍之事,為1240人免除了身負(fù)的軍役。他鋤豪強(qiáng),植良善,做了很多對民有利之事。

D.

況鐘任滿時(shí),當(dāng)?shù)匕傩斩寂艿窖舶从窂埼牟抢�,請求讓況鐘再任,去世時(shí),官員百姓都為他哭泣,并為他立祠。

(5)

翻譯與斷句。

(1)用“/”給文中畫橫線的部分?jǐn)嗑洹?/P>

其 為 政 纖 悉 周 密 嘗 置 二 簿 識 民 善 惡 以 行 勸 懲 又 置 通 關(guān) 勘 合 簿 防 出 納 奸 偽 置 綱 運(yùn) 簿 防 運(yùn) 夫 侵 盜 置 館 夫 簿 防 非 理 需 求 興 利 除 害 不 遺 余 力。

(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初,以吏事尚書呂震,奇其才,薦授儀制司主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鐘佯不省,左右顧問,惟吏所欲行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