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劃線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青泥何盤盤——隱隱何甸甸 B.為君翻作《琵琶行》——于人為可譏 C.開國何茫然——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D.嗟爾遠(yuǎn)道之人胡為乎來哉——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月考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3屆廣東省高二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兩文段,回答問題:
(一)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shí)維九月,序?qū)偃�。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fēng)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軸。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二)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xì)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shí)之須。”
于是攜酒與魚,復(fù)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fēng)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shí)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俛而不答�!皢韬羿嫖∥抑�。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蘇軾 《后赤壁賦》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俯馮夷之幽宮②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
B.①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②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于蘭臺之宮 |
C.①顧安所得酒乎②道士顧笑,予亦驚寤。 |
D.①歸而謀諸婦。②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
2.對下列各句劃線詞語詞類活用解說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①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②掠予舟而西也 ③侶魚蝦而友麋鹿 ④徐孺下陳蕃之榻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
3.下列對《后赤壁賦》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文章寫了作者與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動描繪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
B.“霜露既降,木葉盡脫”“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寫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賦》中寫的則是“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的新秋之景。 |
C.作者在散步中為“月白風(fēng)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興,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復(fù)舟游,過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
D.文中道士化鶴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騰入大自然的曠達(dá)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問題上的矛盾心情。 |
4.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3分)
(2)予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3分)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①俯馮夷之幽宮②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
B.①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②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于蘭臺之宮 |
C.①顧安所得酒乎②道士顧笑,予亦驚寤。 |
D.①歸而謀諸婦。②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
A.文章寫了作者與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動描繪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
B.“霜露既降,木葉盡脫”“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寫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賦》中寫的則是“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的新秋之景。 |
C.作者在散步中為“月白風(fēng)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興,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復(fù)舟游,過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
D.文中道士化鶴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騰入大自然的曠達(dá)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問題上的矛盾心情。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廣東省揭陽一中高二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兩文段,回答問題:
(一)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shí)維九月,序?qū)偃�。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fēng)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軸。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二)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xì)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shí)之須�!�
于是攜酒與魚,復(fù)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fēng)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shí)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俛而不答�!皢韬羿嫖�!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蘇軾 《后赤壁賦》
【小題1】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俯馮夷之幽宮②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
B.①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②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于蘭臺之宮 |
C.①顧安所得酒乎②道士顧笑,予亦驚寤。 |
D.①歸而謀諸婦。②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
A.文章寫了作者與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動描繪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
B.“霜露既降,木葉盡脫”“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寫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賦》中寫的則是“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的新秋之景。 |
C.作者在散步中為“月白風(fēng)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興,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復(fù)舟游,過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
D.文中道士化鶴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騰入大自然的曠達(dá)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問題上的矛盾心情。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山東省濟(jì)寧市高三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張岱,字景山,吳郡吳人也。岱少與兄太子中舍人寅、新安太守鏡、征北將軍永、弟廣州刺史辨俱知名,謂之張氏五龍。
郡舉岱上計(jì)掾,不行,州辟從事。累遷南平王右軍主簿,尚書水部郎。出補(bǔ)東遷令。時(shí)殷沖為吳興,謂人曰:“張東遷親貧須養(yǎng),所以棲遲下邑。然名器方顯,終當(dāng)大至�!彪S王誕于會稽起義,以岱為建威將軍,輔國長史,行縣事。事平,為司徒左西曹。母年八十,籍注未滿,岱便去官從實(shí)還養(yǎng),有司以岱違制,將欲糾舉。宋孝武曰:“觀過可以知仁,不須案也。”累遷撫軍諮議參軍,領(lǐng)山陰令,職事閑理。
后臨海王為征虜廣州,豫章王為車騎揚(yáng)州,晉安王為征虜南兗州,岱歷為三府諮議、三王行事,與典簽主帥共事,事舉而情得�;蛑^岱曰:“主王既幼,執(zhí)事多門,而每能緝和公私,云何致此?”岱曰:“古人言一心可以事百君。我為政端平,待物以禮,悔吝之事,無由而及。明暗短長,更是才用之多少耳�!�
明帝初,四方反。兄子瑰、弟恕誅吳郡太守劉遐,太祖欲以恕為晉陵郡,岱曰:“恕未閑從政,美錦不宜濫裁。”太祖曰:“恕為人,我所悉。且又與瑰同勛,自應(yīng)有賞�!贬吩唬骸叭粢约邑氋n祿,此所不論,語功推事,臣門之恥�!睂ぜ由ⅡT常侍。元徽中,為益州刺史,加都督。數(shù)年,益土安其政。建元元年,出為左將軍、吳郡太守。太祖知岱歷任清直,至郡未幾,手敕岱曰:“大邦任重,乃未欲回?fù)Q,但總?cè)謩?wù)殷,宜須望實(shí),今用卿為護(hù)軍�!奔咏o事中。岱拜竟,詔以家為府。陳疾,明年,遷金紫光祿大夫,領(lǐng)鄱陽王師。
世祖即位,復(fù)以岱為散騎常侍、吳興太守,秩中二千石。岱晚節(jié)在吳興,更以寬恕著名。遷使持節(jié)、監(jiān)南兗兗徐青冀五州諸軍事、后將軍、南兗州刺史,常侍如故。未拜,卒。年七十一。岱初作遺命,分張家財(cái),封置箱中,家業(yè)張減,隨復(fù)改易,如此十?dāng)?shù)年。贈本官,謚貞子。
(節(jié)選自《南齊書·卷三十二·列傳第十三》)
1.下列劃線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州辟從事辟:征召
B.恕未閑從政 閑:閑暇
C.但總戎務(wù)殷 總:統(tǒng)管
D.秩中二千石 秩:俸祿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①云何致此②青泥何盤盤
B.①且又與瑰同勛②臣死且不避,卮酒且不避
C.①若以家貧賜祿②臣以險(xiǎn)釁,夙遭閔兇
D.①乃未欲回?fù)Q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以下各組句子,全都表現(xiàn)張岔為政有成的一組是 ( )
①謂之張氏五龍 ②事平,為司徒左西曹
③領(lǐng)山陰令,職事閑理 ④事舉而情得
⑤益土安其政 ⑥且又與瑰同勛,自應(yīng)有賞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1)張東遷親貧須養(yǎng),所以棲遲下邑。然名器方顯,終當(dāng)大至。 (4分)
譯:
(2)岱拜竟,詔以家為府。陳疾,明年,遷金紫光祿大夫,領(lǐng)鄱陽王師。(4分)
譯:
(3)岱初作遺命,分張家財(cái),封置箱中,家業(yè)張減,隨復(fù)改易,如此十?dāng)?shù)年。(4分)
譯: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州辟從事辟:征召 |
B.恕未閑從政 閑:閑暇 |
C.但總戎務(wù)殷 總:統(tǒng)管 |
D.秩中二千石 秩:俸祿 |
A.①云何致此②青泥何盤盤 |
B.①且又與瑰同勛②臣死且不避,卮酒且不避 |
C.①若以家貧賜祿②臣以險(xiǎn)釁,夙遭閔兇 |
D.①乃未欲回?fù)Q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A.①②⑥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④⑤⑥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3屆山東省濟(jì)寧市汶上一中高三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張岱,字景山,吳郡吳人也。岱少與兄太子中舍人寅、新安太守鏡、征北將軍永、弟廣州刺史辨俱知名,謂之張氏五龍。
郡舉岱上計(jì)掾,不行,州辟從事。累遷南平王右軍主簿,尚書水部郎。出補(bǔ)東遷令。時(shí)殷沖為吳興,謂人曰:“張東遷親貧須養(yǎng),所以棲遲下邑。然名器方顯,終當(dāng)大至�!彪S王誕于會稽起義,以岱為建威將軍,輔國長史,行縣事。事平,為司徒左西曹。母年八十,籍注未滿,岱便去官從實(shí)還養(yǎng),有司以岱違制,將欲糾舉。宋孝武曰:“觀過可以知仁,不須案也。”累遷撫軍諮議參軍,領(lǐng)山陰令,職事閑理。
后臨海王為征虜廣州,豫章王為車騎揚(yáng)州,晉安王為征虜南兗州,岱歷為三府諮議、三王行事,與典簽主帥共事,事舉而情得�;蛑^岱曰:“主王既幼,執(zhí)事多門,而每能緝和公私,云何致此?”岱曰:“古人言一心可以事百君。我為政端平,待物以禮,悔吝之事,無由而及。明暗短長,更是才用之多少耳。”
明帝初,四方反。兄子瑰、弟恕誅吳郡太守劉遐,太祖欲以恕為晉陵郡,岱曰:“恕未閑從政,美錦不宜濫裁�!碧嬖唬骸八槿�,我所悉。且又與瑰同勛,自應(yīng)有賞�!贬吩唬骸叭粢约邑氋n祿,此所不論,語功推事,臣門之恥�!睂ぜ由ⅡT常侍。元徽中,為益州刺史,加都督。數(shù)年,益土安其政。建元元年,出為左將軍、吳郡太守。太祖知岱歷任清直,至郡未幾,手敕岱曰:“大邦任重,乃未欲回?fù)Q,但總?cè)謩?wù)殷,宜須望實(shí),今用卿為護(hù)軍�!奔咏o事中。岱拜竟,詔以家為府。陳疾,明年,遷金紫光祿大夫,領(lǐng)鄱陽王師。
世祖即位,復(fù)以岱為散騎常侍、吳興太守,秩中二千石。岱晚節(jié)在吳興,更以寬恕著名。遷使持節(jié)、監(jiān)南兗兗徐青冀五州諸軍事、后將軍、南兗州刺史,常侍如故。未拜,卒。年七十一。岱初作遺命,分張家財(cái),封置箱中,家業(yè)張減,隨復(fù)改易,如此十?dāng)?shù)年。贈本官,謚貞子。
(節(jié)選自《南齊書·卷三十二·列傳第十三》)
【小題1】下列劃線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州辟從事辟:征召 |
B.恕未閑從政 閑:閑暇 |
C.但總戎務(wù)殷 總:統(tǒng)管 |
D.秩中二千石 秩:俸祿 |
A.①云何致此②青泥何盤盤 |
B.①且又與瑰同勛②臣死且不避,卮酒且不避 |
C.①若以家貧賜祿②臣以險(xiǎn)釁,夙遭閔兇 |
D.①乃未欲回?fù)Q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A.①②⑥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④⑤⑥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4屆浙江省杭州地區(qū)七校高二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以下文段,完成小題(選擇題每題3分,翻譯每題4分,共20分)。
甲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fù)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節(jié)選自《逍遙游》)
乙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yáng)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彼烊�,不復(fù)與言。
(選自《漁父》)
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善:擅長
B.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待:依賴
C.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彈:拍打
D.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既:已經(jīng)
2.下列各組劃線的虛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何故至于斯
B.而宋榮子猶然笑之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
C.彼且奚適也彼且惡乎待哉
D.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是以見放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3.下列句子的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例句:自令放為?
A.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B.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
C.此小大之辯也。
D.以為莫己若也。
4.下列對文段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評價(jià),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莊子認(rèn)為像宋榮子和列子這樣的人之所以不能達(dá)到逍遙游的境界,是因?yàn)樗麄儧]有做到“無己”。
B.漁父和屈原的價(jià)值沖突體現(xiàn)為面對濁世是堅(jiān)持理想還是順勢變通。
C.逍遙游的狀態(tài)雖然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無法實(shí)現(xiàn),但卻是一種至高的精神境界。
D.《漁父》中的“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與《逍遙游》中的“圣人無己”有異曲同工之妙。
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4分)
譯文:
(2)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4分)
譯文: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善:擅長 |
B.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待:依賴 |
C.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彈:拍打 |
D.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既:已經(jīng) |
A.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何故至于斯 |
B.而宋榮子猶然笑之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 |
C.彼且奚適也彼且惡乎待哉 |
D.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是以見放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
A.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
B.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 |
C.此小大之辯也。 |
D.以為莫己若也。 |
A.莊子認(rèn)為像宋榮子和列子這樣的人之所以不能達(dá)到逍遙游的境界,是因?yàn)樗麄儧]有做到“無己”。 |
B.漁父和屈原的價(jià)值沖突體現(xiàn)為面對濁世是堅(jiān)持理想還是順勢變通。 |
C.逍遙游的狀態(tài)雖然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無法實(shí)現(xiàn),但卻是一種至高的精神境界。 |
D.《漁父》中的“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與《逍遙游》中的“圣人無己”有異曲同工之妙。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浙江省杭州地區(qū)七校高二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以下文段,完成小題(選擇題每題3分,翻譯每題4分,共20分)。
甲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fù)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節(jié)選自《逍遙游》)
乙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yáng)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fù)與言。
(選自《漁父》)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善:擅長 |
B.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待:依賴 |
C.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彈:拍打 |
D.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既:已經(jīng) |
A.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何故至于斯 |
B.而宋榮子猶然笑之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 |
C.彼且奚適也彼且惡乎待哉 |
D.眾人皆醉我獨(dú)醒,是以見放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
A.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
B.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 |
C.此小大之辯也。 |
D.以為莫己若也。 |
A.莊子認(rèn)為像宋榮子和列子這樣的人之所以不能達(dá)到逍遙游的境界,是因?yàn)樗麄儧]有做到“無己”。 |
B.漁父和屈原的價(jià)值沖突體現(xiàn)為面對濁世是堅(jiān)持理想還是順勢變通。 |
C.逍遙游的狀態(tài)雖然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無法實(shí)現(xiàn),但卻是一種至高的精神境界。 |
D.《漁父》中的“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與《逍遙游》中的“圣人無己”有異曲同工之妙。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bào)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bào)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bào)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bào)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bào)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bào)電話:027-86699610 舉報(bào)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