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下面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生活也肯定能夠像戴維“小說”那單純而又豪邁的結(jié)尾那樣:“后來一切都好。” ( ) A、反問 B、設(shè)問 C、引用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填空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輕巧奪冠九年級語文下 題型:022
判斷下面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你是來跟一個心如鐵石的對手當庭質(zhì)對,一個不懂得憐憫、沒有一絲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惡漢。(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年蘇教版初中語文八下《白楊禮贊》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其他題
判斷下面說法的正誤,在括號中打“√”或“×”。
1.《白楊禮贊》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運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楊樹的形象,贊美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堅持抗戰(zhàn)的北方農(nóng)民,質(zhì)樸、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抒發(fā)了作者對抗日軍民的崇敬之情�! 。� )
2.象征與比喻、擬人不同。象征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是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事物(即象征物)來表現(xiàn)與之有某種聯(lián)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即象征義),從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使所要表達的意思更含蓄、更深刻。因此象征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擬人是修辭方法,只表現(xiàn)在具體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 )
3.《白楊禮贊》是以贊美白楊樹的不平凡為全文的主線的。 ( )
4.《白楊禮贊》作者是楊朔,我國現(xiàn)代作家�! � (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判斷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理解。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臉龐,植被多于空地,濃密的胡髭使人難以看清他的內(nèi)心世界。長髯覆蓋了兩頰,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皺似樹皮的黝黑臉膛,一根根迎面飄動,頗有長者風度。寬約一指的眉毛像糾纏不清的樹根,朝上倒豎。一綹綹灰白的鬈發(fā)像泡沫一樣堆在額頭上。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你都能見到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須發(fā)。像米開朗琪羅畫的摩西一樣,托爾斯泰給人留下的難忘形象,來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猶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人們無不試圖用自己的想象除去他那蓋著面孔的頭發(fā),修剪瘋長的胡須,以他年輕時刮去胡須的肖像作為參照,希望用魔法變出一張光潔的臉�!@是引向內(nèi)心世界的路標。這樣一來,我們不免開始畏縮起來。因為,無可否認的是,這個出身于名門望族的男子長相粗劣,生就一張?zhí)镆按宸虻哪樋�。天才的靈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靈魂的工作間,比起吉爾吉斯人搭建的皮帳篷來好不了多少。小屋粗制濫造,出自一個農(nóng)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臘的能工巧匠建造起來的。架在小窗上方的橫梁——小眼睛上方的額頭,倒像是用刀胡亂劈成的樹柴。皮膚藏污納垢,缺少光澤,就像用枝條扎成的村舍外墻那樣粗糙,在四方臉中間,我們見到的是一只寬寬的、兩孔朝天的獅子鼻,仿佛被人一拳頭打塌了的樣子。在亂蓬蓬的頭發(fā)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對難看的招風耳。凹陷的臉頰中間生著兩片厚厚的嘴唇。留給人的總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________。
這副勞動者的憂郁面孔上籠罩著消沉的陰影,滯留著愚鈍和壓抑:在他臉上找不到一點奮發(fā)向上的靈氣,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間那種像大理石穹頂一樣緩緩隆起的非凡器宇。他的面容沒有一點光彩可言。誰不承認這一點誰就沒有講真話。無疑,這張臉平淡無奇,障礙重重,沒法彌補,不是傳播智慧的廟堂,而是禁錮思想的囚牢;這張臉蒙昧陰沉,郁郁寡歡,丑陋可憎。從青年時代起,托爾斯泰就深深意識到自己這副嘴臉是不討人喜歡的。他說,他討厭任何對他長相所抱有的幻想�!跋裎疫@么個生著寬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難道還能找到幸福嗎?”正因為如此,他不久就任憑須發(fā)長得滿臉都是,把自己的嘴唇隱藏在黑貂皮面具般的胡須里,直到年紀大了以后胡子才變成白色,他臉上籠罩的厚厚一層陰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這塊悲涼之地解凍。
永遠流浪的天才靈魂,竟然在一個土頭土腦的俄國人身上找到了簡陃歸宿,從這個人身上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東西,缺乏詩人、幻想者和創(chuàng)造者的氣質(zhì)。從少年到青壯年,甚至到老年,托爾斯泰一直都是長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來。對他來說,穿這件大衣,還是那件大衣,戴這頂帽子,還是那頂帽子,都沒什么不合適。一個人長著這么一張在俄羅斯隨處可見的臉,既有可能在臺上主詩大臣會議,也有可能在酒肆同一幫酒徒鬼混;既有可能在市場上賣面包,也有可能披著大主教的法衣,舉起十字架從跪地的教徒的頭上掠過。帶著這么一張臉,你不管從事什么職業(yè),不管穿什么服飾,也不管在俄國什么地方,都不會有一種鶴立雞群、引人注目的可能。托爾斯泰做學生的時候,可能屬于同齡人的混合體;當軍官的時候,沒法把他從戰(zhàn)友里面分辨出來;而恢復鄉(xiāng)間生活以后,他的樣子和往常出現(xiàn)在舞臺上的鄉(xiāng)紳角色再吻合不過了。要是你看到一張他趕著馬車外出的照片,還有個白胡子隨從與他并排坐著,你也許要動腦筋想上好一陣,才能判斷手握韁繩的是馬車夫,坐在一旁的是伯爵。再看另一張照片,是他在同一些農(nóng)民交談。你假如不明真相,根本就猜不出坐在老農(nóng)中間的列夫是個有地位有錢財?shù)娜�,他的門第和身份大大不同于格里高、伊凡、伊利亞、彼得等在場的所有人。他的面相完全沒有特征,完全屬于普通的俄羅斯人,因此,我們得把他稱為普通人,而且此刻會產(chǎn)生這么一種感覺,即天才沒有任何特殊的長相,而是一般人的總體現(xiàn)。所以說,托爾斯泰并沒有自己獨特的面相,他擁有一張俄國普通大眾的臉,因為他與全體俄國人民同呼吸其命運。
(1)選文第一段抓住人物的什么特點?第一句話和后面幾句的關(guān)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舉例說明第一段運用什么修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詞語填在第二段空缺處
A.平庸 B.粗鄙 C.崎嶇 D.失調(diào)
(4)選文描寫托爾斯泰面貌的哪兩方面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選文寫托爾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選文第三段內(nèi)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舉例說明托爾斯泰長相平平,是俄國普通大眾的一員。(舉兩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選文第四段最后一句話有什么深刻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仿照選文第二段寫你最熟悉的人的面部表情。(字數(shù)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我把國土交與誰
畢淑敏
“我”是誰?是一一千千萬萬曾經(jīng)和正在保衛(wèi)祖國的邊防軍戰(zhàn)士。
整整40年前,我有幸成為這支莊嚴隊伍的一員,奉命把守在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那時,“用鮮血和生命誓死捍衛(wèi)祖國的每一寸領(lǐng)土”,是每天都振臂高呼的口號。某夜,我們之中一位年輕的士兵,中彈撲倒在萬古不化的冰雪上,用他不到20歲的青春年華,實踐了這句諾言。
星寒風高,我們?yōu)樗鼡Q尸衣。被敵人擊穿的腸子流出體外,凍成猩紅的冰坨,耷拉著,再也無法安送回腹腔。我們只好將軍裝剪開,用層層衣襟交錯包裹,才把他勉強裝殮。待做完了這一切,天將破曉。我站在寂寞曠野中,仰望蒼穹,第一次悲愴地叩問上天:無知無覺的土壤,真的比一截生龍活虎的身體更寶貴嗎?冷硬干燥的沙子,真的比雪白而堅固的骨骼更值得珍惜嗎?
答案苦澀:是啊。這寒漠邊陲的每一撮永凍土壤,都關(guān)乎到祖國人民的千萬年福祉。這里的每一杯毫無聲息的沙礫,都代表著一個飽受磨難民族的尊嚴。
于是,匆匆拭淚,走向新的戰(zhàn)場,再也不費心思索這個問題了一一已然有了顛撲不破的答案。
后來,我卸下軍裝,回歸一名普通的老百姓,生活在摩肩接踵的城市里,遠離擔子,成了被保衛(wèi)的一員。已經(jīng)履行了對祖國的承諾,從此不再遙想闊大冷峻的邊陲。2008年,我乘坐遠洋輪船,繞地球航行一周,用了一百多天,完成了環(huán)球之旅。終日僵坐船頭,看數(shù)十個國界如煙云般在眼前依次展現(xiàn),然后隱遁而去。面對看似無疆無際,實則每一寸水域都有歸屬的大海,突發(fā)奇想,好想輕聲問一句:我把國土交與誰?
是啊,從上古時代開始,人類無休無止的戰(zhàn)爭,歸根到底,絕大多數(shù)都是為了土地。有了土地,就有了生存的底線,就有了繁衍昌盛的基本保障。于是,地球的版圖就在鐵蹄和硝煙中,一次次改寫。人們樸素而頑固的癖好就是:拼命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掠奪他人的地盤。讓自己游得舒服一點,寬敞一點,牢靠一點,富裕一點。至于對手嘛,哈!誰讓你弱小?誰讓你落后?誰讓你溫良?誰讓你沒有足夠的鐵與火,保衛(wèi)自己的家園?落后就要挨打,你理應(yīng)活得逼仄,理應(yīng)衣食無著,理應(yīng)萎縮消亡,理應(yīng)最后被逐出人間舞臺……
這種選擇,從生物學的角度上也許可以歸入“物競天擇”“優(yōu)勝劣汰”的范疇,但人類畢竟不是沒有知覺的植物,不是弱肉強食的動物!肆意掠奪和滅絕其他種族,從社會學和人類進化的歷史來看,都是強盜和殖民者的邏輯,野蠻而殘忍。
于是有了風起云涌的保衛(wèi)國土之戰(zhàn),于是有了談判桌上寸土必爭的較量,于是有了軍事的結(jié)盟和經(jīng)濟的壁壘,于是有了原子彈和種種高科技的殺人武器……而這一切的核心,都是為了讓自己和自己血脈相承的族人,在更遼闊富饒的土地上,活得更滋潤。
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今天,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他人痛苦之上的戰(zhàn)爭哲學已日漸式微,靠明火執(zhí)仗地侵略他人的家園以擴展自己的生存空間,幾乎已不可能。愛好和平的人們終于認識到,地球這塊圓形蛋糕,體積就這么大。怎么折騰,都不可能做得再大了。哪怕是填海造田,表面上確實是增加了土地的面積,其實不過是以壓縮了海洋疆域為代價的。
你想幸福嗎?只有一條路——把自家經(jīng)營好,精心規(guī)劃、精雕細刻、飛針走線、花團錦簇,然后,與他國和諧相處。
邊防軍是需要的,土地是要捍衛(wèi)的。只是被保衛(wèi)得鐵壁合圍固若金湯曾經(jīng)浸染過熱血的國土,從握緊槍桿的戰(zhàn)士手中,最終交到哪里?
交給日日推高房價的房地產(chǎn)商嗎?交給坐擁地下礦產(chǎn)之富的暴發(fā)戶嗎?交給收了若干年的過路費,還繼續(xù)高舉“還貸”旗幟的公路經(jīng)營者管理者嗎?交給已經(jīng)將土地分到手里然后撂荒的農(nóng)人嗎?交給為了一己之利污染山川河流的急功近利者嗎?交給有了一張七十年的土地使用權(quán)的房產(chǎn)證,證上有幾間小屋的你和我嗎?
似乎,是的。然而,絕不是。
把土地交給人民,自然是對的�?呻S便某個人,就可以支配國土這個無比龐大的標的物嗎?顯然,并非如此。
國土,一個如此蒼涼的概念。它覆蓋著祖國的每一寸肌膚,沒有了國土,一個民族便沒有了立足之地。國土又是一個如此古老的概念,在它的襟懷里,深扎著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根須。你很難設(shè)想,一個喪失了國土的后裔,還能從容地記憶和傳唱他先人的歌;國土,又是一個如此脆弱的體系,一朝污染一夕損毀,就再也難以復原。國土,是一個埋藏著巨大希望的聚寶盆,所有生于斯長于斯的人們的夢想之花,都要在它的蔭蔽下萌芽。
百轉(zhuǎn)千思之后,想對能夠決定國土命運的人們鄭重說一句一一你們可要把國土管好啊!
你們代表著曾經(jīng)在這塊土地上休養(yǎng)生息的萬千民眾,行使建設(shè)今天和構(gòu)思明天的權(quán)力。你們是不帶槍的第二邊防軍,因為今天也還有各式各樣的勢力,以各種各樣的名目,企圖蠶食我們的領(lǐng)土。你們一定要給蛀蟲致命的還擊,斬斷罪惡的黑手。你們肩負著已經(jīng)出生和尚未出生的孩子們的期盼,因為今天活著的人們,不應(yīng)該提前透支子引、萬代的富庶與歡顏。
我把國土交與你,即使我們老去,也要在這塊土地中歇息。為了自己的清寧和民族的久安,你們可要善待這片古老的土地啊!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①裝殮( ) ②一手不( ) ③撂荒( ) ④蔭蔽( )
2.一位年輕的十兵,用他不到20歲的青春年華,實踐了“用鮮血和生命誓死捍衛(wèi)祖國的每一寸領(lǐng)土”的誓言,作者以凝重筆觸為我們描述士兵安葬之前這一情景的目的是什么?
3.本文語言流暢,氣勢強烈,內(nèi)容連貫,情感深沉。請從修辭角度賞析下面兩段文字。 ①我站在寂寞曠野中,仰望蒼穹,第一次悲愴地叩問上天:無知無覺的土壤,真的比一截生龍活虎的身體更寶貴嗎?冷硬干燥的沙子,真的比雪白而堅固的骨骼更值得珍惜嗎?
答案苦澀:是啊。這寒漠邊陲的每一撮永凍土壤,都關(guān)乎到祖國人民的千萬年福祉。這里的每一抔毫無聲息的沙礫,都代表著一個飽受磨難民族的尊嚴。
②交給日日推高房價的房地產(chǎn)商嗎?交給坐擁地下礦產(chǎn)之富的暴發(fā)戶嗎?交給收了若干年的過路費,還繼續(xù)高舉“還貸”旗幟的公路經(jīng)營者管理者嗎?交給已經(jīng)將土地分到手里然后撂荒的農(nóng)人嗎?交給為了一己之利污染山川河流的急功近利者嗎?
4.“愛好和平的人們終于認識到,地球這塊圓形蛋糕,體積就這么大,怎么折騰,都不可能做得再大了�!本渲小罢垓v”一詞在文中具體指什么?
5.自上古時代以來,人類無休止爭奪的“國土”;邊防戰(zhàn)士用生命捍衛(wèi)的“國土”,在作者看來,究竟有何特點?
6.“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同樣深愛“國土”的作者,在本文中表達了哪些思想感情?
7.作者以“我把國土交與誰”為題,有哪些好處?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qū)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檢測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現(xiàn)代文,完成小題(22分)
他是一片溫暖的湖泊 (張守仁)
①我和汪老曾有較多的接觸,時間最長的一次是1991年4月紅塔山筆會期間,倆人共住一室達半個月之久,我面對面地向他學到了許多東西,終身難忘。
②汪老對我說:寫作就是寫語言。一篇作品的語言,好比河中的流水,切不斷,割不開,互相融合,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所以他年輕時寫的作品都能背出來,因為作品的語言有內(nèi)在的節(jié)奏和韻律。記得《沙家浜》劇本在傳閱過程中,有一場戲的稿子丟失了,團里領(lǐng)導和打字員急得團團轉(zhuǎn)。汪老安慰他們,叫他們放心,不要著急。然后,他坐在打字機旁,將這場戲從第一個字一直背到了最后一個字。
③汪老說:要隨時隨地注意用文學語言描寫你所見到的生活現(xiàn)象。他下放到張家口勞動住羊舍時,外面有一帶樹墻,夜班火車駛過時,車窗里的燈光一一照射在樹墻上。怎樣描述這種現(xiàn)象呢?他在《羊舍一夕》中是這樣寫的:“車窗蜜黃的燈光,一一照在樹墻上,一方塊,一方塊,川流不息地追趕著……你總覺得刮下滿地枝葉來似的……”“刮”字,表示火車燈光的力度和速度。
④汪曾祺到美國做訪問學者時,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演講的題目就是《中國文學的語言問題》,由此可見他對文學語言的重視。
⑤我喜歡寫散文,利用深夜長談的機會,向汪老請教寫散文的經(jīng)驗。他告訴我:寫散文應(yīng)克制,要像畫畫似的留白。有的散文家的作品像一團火,熊熊燃燒,但看完覺得空空洞洞,留不下什么印象。寫散文需要閱歷,沒有坎坷,沒有痛苦,便寫不出好文章。散文不能落入俗套,切忌拿腔拿調(diào)。所以,他一直希望把散文寫得平易自然,寫得平淡一點,像家常話,親切、樸素;當然也可以工筆、繁密,如何其芳的《畫夢錄》,別有風采,像一叢秾麗的花,“但這樣的散文,我寫不出來�!�
⑥有一次我對汪老說:“我不是京劇迷,但對您執(zhí)筆寫的《沙家浜?智斗》中阿慶嫂的那段唱詞特別欣賞,即:‘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蓖衾鲜掷飱A了一支煙,湊到嘴邊猛吸一口,笑道:“你對這段唱詞別太認真,我在那里搞了一組數(shù)字游戲�!~壺煮三江’,是受到蘇東坡詩詞的啟發(fā)。‘人一走,茶就涼’,也是數(shù)字概念,它表示零�!�
⑦我說:“沒有詩詞修養(yǎng),古文功底,是寫不出這段唱詞的�!庇谑牵貞浧鹱约旱耐辏核淖娓竿艏蝿资乔宄┠甑陌呜�,從小就督促他握筆描紅,背古文。到了小學五年級,祖父親自給他講《論語》,叫他多練毛筆字。祖父說:“你要耐心,把基礎(chǔ)打好了,夠你受用一輩子。”汪老說:“我13歲那年寫了一篇八股文,祖父見了嘆息道,‘如果在清朝,你完全可以中一個秀才�!娓敢娢矣辛碎L進,就送我?guī)妆久F的碑帖和一方紫色端硯�!�
⑧在南國的那些春夜里,汪老跟我暢談西南聯(lián)大。談在張家口時農(nóng)科所叫他畫土豆和馬鈴薯花,畫成了一部《中國馬鈴薯圖譜》,可惜沒有像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樣留傳下來。那部《畫譜》的原稿在“文革”中被毀掉了,他十分遺憾。
⑨有一天到了大理,我們在下關(guān)市游了洱海,參觀了蝴蝶泉,晚上看了大理白族歌舞團演出的三道茶歌舞晚會�;氐劫e館就寢,汪老把頭靠在床欄上,頗為得意地對我說:“小張,你知道嗎,我之所以寫這幾篇論述烹飪的文章,是因為我是《中國烹飪》雜志的特約撰稿人。要當一個名廚,必須有豐富的想象力,不能墨守成規(guī),要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新菜、新味來。照著菜譜做菜,絕沒有出息�!�
⑩汪老是美食家。一路上他坐到哪一桌吃飯,大家便眾星捧月似的圍著他,跟到哪一桌;他愛吃什么菜,大家跟著吃,很快那盆菜就吃得精光。
?經(jīng)過那次筆會,我和汪老互相熟悉了起來,他把出版的《蒲橋集》簽上名送給我,還寫了一首七言詩,叫我去拿。記得前兩句是“獨有慧心分品格,不隨俗眼看文章”。
?汪老的詩好,畫好,文好。他不僅古詩寫得好,白話詩也極有味道。但就是因為一首新詩《早春》,給他帶來了災(zāi)難。
?1992年春天,我和《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徐遲,還有王元化先生,在深圳西湖度假。一日,徐遲到我的房間小坐,見桌上放著一本《汪曾祺作品自選集》,拿起來翻了翻,突然用書掩住臉,懷著歉疚的心情說:“是我害了他�!蔽页粤艘惑@,問他何出此言?他說:“1957年6月,我在《詩刊》編輯部工作,看到汪曾祺寄來的一組新詩《早春》。第一首是《彩旗》,只有兩句:‘當風的彩旗,像一片被縛住的波浪’,我很欣賞,給他發(fā)表在《詩刊》上,這就惹了禍�!从摇\動以后,《早春》和《彩旗》受到了無情批判,說作者誣蔑紅旗是不自由的、被束縛的。他因此被劃成了右派,下放張家口勞動。如果我不發(fā)他這組詩,也許他就沒有這樣的遭遇了�!�
?汪老遭遇重重坎坷,卻始終淡定、幽默、樂觀地笑對人生,是許多人的良師益友;他雖未曾高居要職,卻以自己的文學才華和人格魅力影響了幾代讀者——汪曾祺,是一片溫暖的湖泊。 (原文有改動)
【小題1】解釋下列加線詞語在句中的意思。(2分)
一路上他坐到哪一桌吃飯,大家便眾星捧月似的圍著他,跟他到哪一桌。
【小題2】請從修辭方法的角度對“一篇作品的語言,好比河中的流水,切不斷,割不開,互相融合,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這句話的表達效果進行評析。(3分)
【小題3】第⑤段中汪老教給作者哪些寫散文的經(jīng)驗?(3分)
【小題4】第⑦段中作者插敘了汪老童年時的哪幾件事?敘述這幾件事運用了哪種記敘順序?(5分)
【小題5】根據(jù)你對文章的理解,說說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題6】第③段敘述汪老對作者寫作方面的指導時,汪老的“用文學語言描寫你所見到的生活現(xiàn)象”的寫作經(jīng)驗,很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請結(jié)合你的觀察與體驗,用文學語言寫出生活中的某一情景。(5分)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