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兩個導體電阻之比是1:4,將它們分別接到同一電源兩端,通過它們的電流強度是( 。
A.通過導體甲的電流較大B.通過導體乙的電流較大
C.一樣大D.無法判斷
A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甲乙兩個導體電阻之比是1:4,將它們分別接到同一電源兩端,通過它們的電流強度是( 。
A、通過導體甲的電流較大B、通過導體乙的電流較大C、一樣大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甲乙兩個導體電阻之比是1:4,將它們分別接到同一電源兩端,通過它們的電流強度是( 。
A.通過導體甲的電流較大B.通過導體乙的電流較大
C.一樣大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第6章 電壓 電阻》2011年單元測試卷(北京四中)(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兩個導體電阻之比是1:4,將它們分別接到同一電源兩端,通過它們的電流強度是( )
A.通過導體甲的電流較大
B.通過導體乙的電流較大
C.一樣大
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甲乙兩個導體電阻之比是1:4,將它們分別接到同一電源兩端,通過它們的電流強度是


  1. A.
    通過導體甲的電流較大
  2. B.
    通過導體乙的電流較大
  3. C.
    一樣大
  4. D.
    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在做“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關(guān)系”實驗時,小顧同學利用電流表和電壓表等工具,先后對甲、乙和丙三個導體進行測量,測得數(shù)據(jù)如表一、表二和表三所示.
表一 導體甲
實驗
序號
電壓
(伏)
電流
(安)
11.50.05
23.00.10
34.50.15
表二 導體乙 
實驗序號電壓
(伏)
電流
(安)
4 1.5 0.15
5 3.0 0.30
6 4.5 0.45
表三 導體丙
實驗序號電壓
(伏)
電流
(安)
7 1.5 0.30
8 3.0 0.60
9 4.5 0.90
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1、2、3 或 4、5、6 或 7、8、9 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甲導體(或乙導體或丙導
體)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通過它的電流也增大的現(xiàn)象,據(jù)此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通過同一導體中的電 流隨加在它兩端的電壓的增大而________.
②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__的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________,即不同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
③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并歸納得出結(jié)論.
(a)分析比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可得:________.
(b)分析比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可得:________.
④聯(lián)系第②、③小題的結(jié)論,還可以發(fā)現(xiàn):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甲所示,是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電路圖.
(1)該實驗的原理是
I=
U
R
I=
U
R
,按圖所示的電路圖連接實物,請你用筆畫線作導線幫助他將實物電路連接好.

(2)開關(guān)S在閉合前,變阻器的滑片應放在
B(D)
B(D)
端;               
電壓/U 2.0 4.0 6.0
電流/A 0.1 0.20 0.3
(3)若待測電阻Rx的值大約為5~15Ω,電流表有0~0.6A、0~3A兩個量程,電壓表有0~3V、0~15V兩個量程,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在0~20Ω之間,電源電壓為3V,則電路的電流表應選
0~0.6A
0~0.6A
量程,電壓表應選
0~3V
0~3V
量程.
(4)若某次測量中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該次測量電阻的阻值為
5
5
Ω.
(5)若某次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對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歸納出的結(jié)論是:
在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 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在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 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在探究“電流與電阻之間的關(guān)系”時,設計了如右圖所示的實驗電路,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請回答:
實驗序號 1 2 3
定值電阻R/Ω 5 10 20
電流I/A 0.4 0.2 0.1
(1)實驗中需要保持電壓不變,選用不同阻值的電阻進行實驗,但實驗室暫時沒有5Ω和20Ω的電阻,小明只找到了幾只10Ω的電阻,請你利用已有電阻幫助小明解決5Ω電阻的困難,你的解決方案是
分別將兩個10Ω的電阻并聯(lián)和串聯(lián)
分別將兩個10Ω的電阻并聯(lián)和串聯(lián)
;
(2)在研究電流與電阻關(guān)系時,先用“5Ω的定值電阻”完成實驗,然后再換用10Ω的定值電阻,小明將10Ω的電阻正確接入電路后,接下來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向右移動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不變
向右移動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不變
;
(3)由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jié)論是:
電壓不變,導體中的電流與它的電阻成反比
電壓不變,導體中的電流與它的電阻成反比

(4)若小明同學選用的是電壓保持6V不變的學生電源,且實驗室可供選擇的滑動變阻器只有甲“20Ω,1A”和乙“50Ω,1A”兩種規(guī)格,則根據(jù)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小明同學應該選用
(選填“甲”或“乙”)滑動變阻器進行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小葉和小明從課文上知道:人體是導體,人的雙手之間在干燥時電阻約為1000~5000Ω,在潮濕時電阻約為200~800Ω.他們想:其他導體在干燥和潮濕的情況下電阻是否也存在著差異?
為此,他們準備了電壓表、電流表、電池組、滑動變阻器和開關(guān)各一個,一些導線、一些自來水和一根長約15cm的鉛筆芯,打算分別測量鉛筆芯在潮濕和干燥時的電阻,再進行對比、分析.
(1)他們設計了實驗電路圖如圖甲所示.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圖乙中的元件按圖甲連接成實物電路(電流表用0.6A量程).
(2)閉合開關(guān),接通電路后,電流表、電壓表工作正常,示數(shù)均不為零,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發(fā)現(xiàn)電流表和電壓表指針不隨著發(fā)生變化,則可能的原因是
 

(3)排除故障后,他們列出了測量鉛筆芯在潮濕時電阻的實驗步驟,請你將合理的順序,用字母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中.
A.根據(jù)歐姆定律,計算出每一次測量鉛筆芯的電阻,并求平均值
B.閉合開關(guān),讀出此時電流表示數(shù)I1、電壓表示數(shù)U1,并將數(shù)據(jù)填入表格中
C.用自來水弄濕整根鉛筆芯
D.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再測量兩組數(shù)據(jù),并填入表格中.
E.將鉛筆芯、電池組、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電壓表等接入電路
合理的實驗步驟順序是:
 

(4)請你根據(jù)上述實驗步驟,設計并畫出測量鉛筆芯在潮濕時電阻的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并將第一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和計算結(jié)算填寫在表格內(nèi)(均用直接測量的字母數(shù)據(jù)表示).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9?寶山區(qū)二模)在做“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關(guān)系”實驗時,小顧同學利用電流表和電壓表等工具,先后對甲、乙和丙三個導體進行測量,測得數(shù)據(jù)如表一、表二和表三所示.
表一  導體甲
實驗
序號
電壓
(伏)
電流
(安)
1 1.5 0.05
2 3.0 0.10
3 4.5 0.15
表二  導體乙  
實驗序號 電壓
(伏)
電流
(安)
4  1.5  0.15
5  3.0  0.30
6  4.5  0.45
表三  導體丙
實驗序號 電壓
(伏)
電流
(安)
7  1.5  0.30
8  3.0  0.60
9  4.5  0.90
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1、2、3 或 4、5、6 或 7、8、9 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甲導體(或乙導體或丙導
體)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通過它的電流也增大的現(xiàn)象,據(jù)此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通過同一導體中的電 流隨加在它兩端的電壓的增大而
增大
增大

②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1、4、7(或 2、5、8或 3、6、9)
1、4、7(或 2、5、8或 3、6、9)
的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
電壓相同時,通過不同導體的電流不同
電壓相同時,通過不同導體的電流不同
,即不同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
③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并歸納得出結(jié)論.
(a)分析比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可得:
同一導體,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它兩端的電壓的比值相同,即電阻相同
同一導體,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它兩端的電壓的比值相同,即電阻相同

(b)分析比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可得:
不同導體,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它兩端的電壓的比值不同,及電阻不同
不同導體,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它兩端的電壓的比值不同,及電阻不同

④聯(lián)系第②、③小題的結(jié)論,還可以發(fā)現(xiàn):
導體中的電流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導體中的電流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題網(wǎng)九年級上物理北師大版 北師大版 題型:058

  小葉和小明從課本上知道:人體是導體,人的雙手之間在干燥時電阻約為1000 Ω-5000 Ω,在潮濕時電阻約為200 Ω-800 Ω.他們想:其他導體在干燥和潮濕的情況下電阻是否也存在著差異?

  為此,他們準備了電壓表、電流表、電池組、滑動變阻器和開關(guān)各一個,一些導線、一些自來水和一根長約15 cm的鉛筆芯,打算分別測量鉛筆芯在潮濕和干燥時的電阻,再進行對比、分析.

(1)他們設計了實驗電路圖如圖甲所示.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圖乙中的元件按圖甲連接成實物電路(電流表用0.6 A量程).

(2)閉合開關(guān),接通電路后,電流表、電壓表工作正常,示數(shù)均不為零,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發(fā)現(xiàn)電流表和電壓表指針不隨著發(fā)生變化,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他們列出了測量鉛筆芯在潮濕時電阻的實驗步驟,請你將合理的順序,用字母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中.

A.根據(jù)歐姆定律,計算出每一次測量鉛筆芯的電阻,并求平均值

B.閉合開關(guān),讀出此時電流表示數(shù)I1、電壓表示數(shù)U1,并將數(shù)據(jù)填入表格中

C.用自來水弄濕整根鉛筆芯

D.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再測量兩組數(shù)據(jù),并填入表格中

E.將鉛筆芯、電池組、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電壓表等接入電路

合理的實驗步驟順序是:________.

(4)請你根據(jù)上述實驗步驟,設計并畫出測量鉛筆芯在潮濕時電阻的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并將第一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和計算結(jié)果填寫在表格內(nèi)(均用直接測量的字母數(shù)據(jù)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