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人以文化心理刻石,那石面石紋里就浸透著人文的痕跡。”從第③段看,這里的“文化心理”具體指什么?(4分)
答:
16.第②段中“但石頭確確實實每時每刻都在人類的懷抱里溫暖著,一代代傳遞著”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3.把文言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語句。(10分)
①其下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3分)
②不然,古之驁桀者豈少哉?而象之祠獨延于世。(3分)
③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雖若象之不仁,而猶可以化之也。(4分)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品德不好的象卻受到苗民立祠祭祀,作者認(rèn)為可能是象后來被舜的品德感化了。
B.宣尉使順應(yīng)民心,重新修整象祠,同時請作者作記,以彰顯民意。
C.作者認(rèn)為周天子任命諸侯的卿的制度是仿效了舜封象的辦法。
D.本文的主旨是宣揚“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具有鼓勵人改過從善的積極意義。
第Ⅱ卷(共114分)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新其祠屋 新:把……修整如新
B.進(jìn)治于善,則不至于惡 惡:厭惡
C.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 意:猜測
D.象猶不弟,不可以為諧 弟:同“悌”,敬愛兄長
11.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說明苗區(qū)的象祠留存到明代的原因的一組是( )
①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祀焉,舉而不敢廢也
②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
③天子使吏治其國,象不得以有為也
④唐人之毀之也,據(jù)象之始也
⑤今之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終也
⑥斯義也,吾將以表于世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沙漠里的鴕鳥,發(fā)現(xiàn)危險以后,便將頭埋進(jìn)沙里”這一說法盡管被證偽了,但它還是真理,因為真理就是可能或已經(jīng)被證偽的理論。
B.羅馬歷史學(xué)家普利尼奧是歐洲第一個見到鴕鳥的人,他也是最先提出“鴕鳥把頭埋進(jìn)沙子里,是為了躲避危險”觀點的人。
C.歷史上所有關(guān)于阿房宮的說法,如所謂“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的說法、杜牧“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的形容等等只不過是子虛烏有的東西。
D.證偽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說法,糾正了謬誤觀念,這種敢于面對現(xiàn)實的做法與自欺欺人相比是巨大的進(jìn)步。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