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上海物理·5)小球由地面豎直上拋,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為零勢能面。在上升至離地高度h處,小球的動能是勢能的兩倍,在下落至離高度h處,小球的勢能是動能的兩倍,則h等于 ( D )
A.H/9 B.2H/9 C.3H/9 D.4H/9
解析:小球上升至最高點過程:;小球上升至離地高度h處過程:,又;小球上升至最高點后又下降至離地高度h處過程:,又;以上各式聯(lián)立解得,答案D正確。
1.(09·全國卷Ⅱ·20)以初速度v0豎直向上拋出一質量為m的小物體。假定物塊所受的空氣阻力f大小不變。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返回到原拋出點的速率分別為 ( A )
A.和 B.和
C.和 D.和
解析:本題考查動能定理.上升的過程中,重力做負功,阻力做負功,由動能定理得,,求返回拋出點的速度由全程使用動能定理重力做功為零,只有阻力做功為有,解得,A正確。
2009年高考新題
57.(金山中學考前10天沖刺)如圖甲所示為測量電動機轉動角速度的實驗裝置,半徑不大的圓形卡紙固定在電動機轉軸上,在電動機的帶動下勻速轉動.在圓形卡紙的旁邊安裝一個改裝了的電火花計時器.下面是該實驗的實驗步驟:
Ⅰ.使電火花計時器與圓形卡紙保持良好接觸;
Ⅱ.啟動電動機,使圓形卡紙轉動起來;
、螅油娀鸹ㄓ嫊r器的電源,使它工作起來;
Ⅳ.關閉電動機,拆除電火花計時器;研究卡紙上留下的一段痕跡(如圖乙所示),寫出角速度ω的表達式,代入數(shù)據(jù),得出ω的測量值。
①.要得到角速度ω的測量值,還缺少一種必要的測量工具,它是_______
A .秒表 B .游標卡尺 C. 圓規(guī) D .量角器
②.寫出ω的表達式,并指出表達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為了避免在卡紙連續(xù)轉動的過程中出現(xiàn)打點重疊,在電火花計時器與盤面保持良好接觸的同時,可以緩慢地將電火花計時器沿圓形卡紙半徑方向向卡紙中心移動。則卡紙上打下的點的分布曲線不是一個圓,而是類似一種螺旋線,如圖丙所示。這對測量結果有影響嗎? 。(選填“有影響”或“沒有影響”)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D ② ,θ是n個點對應的圓心角,t是電火花計時器的打點時間間隔;③.沒有影響 ,電火花計時器向卡紙中心移動時不影響角度的測量
56.(金山中學考前10天沖刺)某興趣小組為了測一遙控電動小車的功率,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a)用天平測出電動小車的質量為0.5kg
(b) 接通電動小車的電源,使小車在水平桌面上從位移傳感器處(O點)開始遠離傳感器,小車在接通電源時電動機的輸出功率保持恒定不變;
(c)小車在運動過程中,接通位移傳感器,測量小車與位移傳感器之間的距離,每隔0.04s用位移傳感器測量小車與傳感器之間的距離一次,小車與位移傳感器之間的距離分別是OA、OB、OC……
(d)使小車加速運動,達到最大速度一段時間后關閉小車電源,待小車停止運動后再切斷傳感器的電源,(在運動過程中,小車所受的阻力f恒定不變),通過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
OA |
OB |
OC |
OD |
OE |
OF |
OG |
OH |
OI |
OJ |
OK |
cm |
75.00 |
81.00 |
87.00 |
93.00 |
99.00 |
104.78 |
110.3 |
115.50 |
120.38 |
124.94 |
129.18 |
通過對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可知:
①該電動小車運動的最大速度為_________m/s;
②小車所受的恒定阻力為_________N;
③該電動小車的功率為_________W;
④接通位移傳感器之前,小車已經(jīng)運動了_________s。
答案:1.5m/s、1N、1.5W、0.875s
55. (金山中學考前10天沖刺)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電頻率為50 Hz。在所選紙帶上取某點為0號計數(shù)點,然后每3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所以測量數(shù)據(jù)及其標記符號如題圖所示。該同學用兩種方法處理數(shù)據(jù)(T為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
A:由……取平均值g=8.667 m/s2;
B:由取平均值g=8.673 m/s2。
(1)從實驗裝置看,該同學所用交流電的電壓為_________伏特,操作步驟中釋放紙帶和接通電源的先后順序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對實驗結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選擇方法___________(A或B)更合理,這樣可以減少實驗的__________(系統(tǒng)或偶然)誤差。
(3)本實驗誤差的主要來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舉出兩條)。
答案:(1)從實驗裝置看,該同學所用交流電的電壓為 _220 伏特,操作步驟中釋放紙帶和接通電源的先后順序應該是 _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
(2)從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對實驗結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 _ S1、S6; 方法B中有S1、S2、S3、S4、S5、S6。因此,選擇方法 _B (A或B)更合理,這樣可以減少實驗的 _偶然 (系統(tǒng)或偶然)誤差。
(3)本實驗誤差的主要來源有(試舉出兩條). 重物下落過程中受到阻力;S1、S2、S3、S4、S5、S6 長度測量; 交流電頻率波動; 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等。
54.(徐州市2007--2008學年度高三第三次質量檢測)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所用的電源為學生電源,有交流(頻率為50Hz)和直流兩種輸出.重錘從高處由靜止開始落下,拖動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的痕跡進行測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一同學按如下步驟進行實驗:
A.用天平測量出重錘的質量;
B.按圖示的裝置安裝器件;
C.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直流輸出端上;
D.先接通電源,后釋放懸掛紙帶的夾子,打出一條紙帶;
E.換用紙帶,重復步驟D;
F.選取合適的紙帶;
G.測量所選紙帶上某些點之間的距離;
H.根據(jù)測量的結果計算重錘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動能。
指出其中沒有必要進行的步驟是 ▲ ;操作不恰當?shù)牟襟E是 ▲ 。
(2)利用這個裝置也可以測量重錘的加速度數(shù)值。這位同學打出的紙帶如圖所示,A點為打下的第一個點,0、1、2、3、4、5、6為連續(xù)的計數(shù)點,現(xiàn)測得s1、s2、s3、s4、s5、s6分別為4.03 cm、4.42 cm、4.80 cm、5.18 cm、5.57 cm、5.95 cm,請你根據(jù)這條紙帶推算此落體過程的加速度a為 ▲ 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某同學根據(jù)第(2)問求得的加速度數(shù)值計算重力勢能的變化量ΔEP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定律。試分析其合理性。 ▲ 。
答案:(1) A ,C (2) 9.58
(3)不合理.由于阻力的存在,第(2)問中求得的結果不是當?shù)氐闹亓铀俣,不能用它來計算重力勢能的改變量.?/p>
53.(西安市重點中學最新高考預測卷3)為了驗證碰撞中的動量守恒和檢驗兩個小球的碰撞是否為彈性碰撞(碰撞過程中沒有機械能損失),某同學選取了兩個體積相同、質量不等的小球,按下述步驟做了如下實驗:
①用天平測出兩個小球的質量分別為m1和m2,且m1>m2.
②按照如圖所示的那樣,安裝好實驗裝置.將斜槽AB固定在桌邊,使槽的末端點的切線水平.將一斜面BC連接在斜槽末端.
③先不放小球m2,讓小球m1從斜槽頂端A處由靜止開始滾下,記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點位置.
④將小球m2放在斜槽前端邊緣處,讓小球m1從斜槽頂端A處滾下,使它們發(fā)生碰撞,記下小球m1和小球m2在斜面上的落點位置.
⑤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個落點位置到斜槽末端點B的距離.圖中D、E、F點是該同學記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幾個落點位置,到B點的距離分別為LD、LE、LF.
根據(jù)該同學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小球m1與m2發(fā)生碰撞后,m1的落點是圖中的 點,m2的落點是圖中的 點.
(2)用測得的物理量來表示,只要滿足關系式 ,則說明碰撞中動量是守恒的.
(3)用測得的物理量來表示,只要再滿足關系式 ,則說明兩小球的碰撞是彈性碰撞.
答案:(1) D 點, F 點.
(2) (3)
54.(西安市重點中學最新高考預測卷2)一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運動,用每隔s曝光一次的頻閃照相機拍攝下不同時刻小球的位置照片如圖所示,選小球的五個連續(xù)位置A、B、C、D、E進行測量,測得距離s1、s2、s3、s4的數(shù)據(jù)如表格所示。
sl(cm) |
s2(cm) |
s3(cm) |
s4(cm) |
8.20 |
9.30 |
10.40 |
11.50 |
①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為____________m/s2。
②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求出小球在位置A和位置E的速度大小(寫出求解過程)。
③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求出斜面的傾角(寫出求解過程,重力加速度g為已知)。
答案:①1.1
、,,
,,
③,
53.(渭南市2008年高三教學質量檢測Ⅱ)科學探究活動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等.伽利略對落體運動規(guī)律探究過程如下:
A.伽利略憑借對生活現(xiàn)象敏銳的觀察力和邏輯推理質疑亞里斯多德的觀點
B.伽利略提出了“落體運動的速度v與時間t成正比”的觀點
C.為“沖淡”重力,伽利略設計用斜面來研究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情況
D.伽利略換用不同質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從不同位置由靜止釋放,并記錄相應數(shù)據(jù)
E.伽利略改變斜面的傾角,重復實驗,記錄相應數(shù)據(jù)
F.伽利略通過研究實驗數(shù)據(jù),初步得出斜面上物體運動的速度與時間成正比的觀點
G.伽利略將斜面實驗得到的結論推廣到斜面的傾角增大到90°,得到了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
① 與上述過程中B步驟相應的科學探究要素是 .
② 與上述過程中F步驟相應的科學探究要素是 .
答案:①猜想與假設 ②分析與論證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