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0594  440602  440608  440612  440618  440620  440624  440630  440632  440638  440644  440648  440650  440654  440660  440662  440668  440672  440674  440678  440680  440684  440686  440688  440689  440690  440692  440693  440694  440696  440698  440702  440704  440708  440710  440714  440720  440722  440728  440732  440734  440738  440744  440750  440752  440758  440762  440764  440770  440774  440780  440788  447090 

2.因彈簧(尤其是軟質(zhì)彈簧)其形變發(fā)生改變過程需要一段時間,在瞬間內(nèi)形變量可以認(rèn)為不變。因此,在分析瞬時變化時,可以認(rèn)為彈力大小不變,即彈簧的彈力不突變。

試題詳情

1.彈簧的彈力是一種由形變而決定大小和方向的力.當(dāng)題目中出現(xiàn)彈簧時,要注意彈力的大小與方向時刻要與當(dāng)時的形變相對應(yīng)。在題目中一般應(yīng)從彈簧的形變分析入手,先確定彈簧原長位置,現(xiàn)長位置,找出形變量x與物體空間位置變化的幾何關(guān)系,分析形變所對應(yīng)的彈力大小、方向,以此來分析計算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可能變化。

試題詳情

輕彈簧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以輕質(zhì)彈簧為載體,設(shè)置復(fù)雜的物理情景,考查力的概念,物體的平衡,牛頓定律的應(yīng)用及能的轉(zhuǎn)化與守恒,是高考命題的重點,此類命題幾乎每年高考卷面均有所見。應(yīng)引起足夠重視。

試題詳情

[例1](★★★★)如圖9-4 ,輕彈簧和一根細(xì)線共同拉住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平衡時細(xì)線水平,彈簧與豎直夾角為θ ,若突然剪斷細(xì)線,剛剛剪斷細(xì)線的瞬間,物體的加速度多大?

命題意圖:考查理解能力及推理判斷能力。B級要求。

錯解分析:對彈簧模型與繩模型瞬態(tài)變化的特征不能加以區(qū)分,誤認(rèn)為“彈簧彈力在細(xì)線剪斷的瞬間發(fā)生突變”從而導(dǎo)致錯解。

解題方法與技巧:

彈簧剪斷前分析受力如圖9-5 ,由幾何關(guān)系可知:

 
圖9-5

彈簧的彈力T = mg/cosθ

細(xì)線的彈力T′ = mgtanθ

細(xì)線剪斷后由于彈簧的彈力及重力均不變,故物體的合力水平向右,與T′等大而反向,ΣF = mgtanθ ,故物體的加速度a = gtanθ ,水平向右。

[例2](★★★★★)A、B兩木塊疊放在豎直輕彈簧上,如圖9-6所示,已知木塊A 、B質(zhì)量分別為0.42kg和0.40kg ,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 = 100N/m ,若在木塊A上作用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 ,使A由靜止開始以0.5m/s2的加速度豎直向上做勻加速運動(g = 10m/s2)。

(1)使木塊A豎直做勻加速運動的過程中,力F的最大值;

(2)若木塊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運動,直到A 、B分離的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減少了0.248J ,求這一過程F對木塊做的功。

命題意圖:考查對物理過程、狀態(tài)的綜合分析能力。B級要求。

錯解分析:此題難點和失分點在于能否通過對此物理過程的分析后,確定兩物體分離的臨界點,即當(dāng)彈簧作用下的兩物體加速度、速度相同且相互作用的彈力  N = 0時 ,恰好分離。

解題方法與技巧:

當(dāng)F = 0(即不加豎直向上F力時),設(shè)A 、B疊放在彈簧上處于平衡時彈簧的壓縮量為x ,有:

kx =(mA + mB)g

x =(mA + mB)g/k               ①

對A施加F力,分析A、B受力如圖9-7

對A  F + N-mAg = mAa            ②

對B  kx′-N-mBg = mBa′          ③

可知,當(dāng)N≠0時,AB有共同加速度a = a′,由②式知欲使A勻加速運動,隨N減小F增大。當(dāng)N = 0時,F(xiàn)取得了最大值Fm ,

即Fm = mA(g + a)= 4.41N

又當(dāng)N = 0時,A、B開始分離,由③式知,

此時,彈簧壓縮量kx′= mB(a + g)

x′= mB(a + g)/k                ④

AB共同速度 v2 = 2a(x-x′)             ⑤

由題知,此過程彈性勢能減少了WP = EP = 0.248J

設(shè)F力功WF ,對這一過程應(yīng)用動能定理或功能原理,有:

WF + EP-(mA+mB)g(x-x′)=(mA + mB)v2     

聯(lián)立①④⑤⑥,且注意到EP = 0.248J

可知,WF = 9.64×10-2J

試題詳情

3.(★★★★★)質(zhì)量為m的鋼板與直立輕彈簧的上端連接,彈簧下端固定在地上。平衡時彈簧的壓縮量為x0 ,如圖9-3所示。一物塊從鋼板正上方距離為3x0的A處自由落下,打在鋼板上并立刻與鋼板一起向下運動,但不粘連。它們到達(dá)最低點后又向上運動。已知物塊質(zhì)量為m時,它們恰能回到O點。若物塊質(zhì)量為2m ,仍從A處自由落下,則物塊與鋼板回到O點時,還具有向上的速度.求物塊向上運動到達(dá)的最高點與O點的距離。

試題詳情

2.(★★★★)如圖9-2所示,勁度系數(shù)為k1的輕質(zhì)彈簧兩端分別與質(zhì)量為m1 、m2的物塊1、2拴接,勁度系數(shù)為k2的輕質(zhì)彈簧上端與物塊2拴接,下端壓在桌面上(不拴接),整個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F(xiàn)施力將物塊1緩慢地豎直上提,直到下面那個彈簧的下端剛脫離桌面。在此過程中,物塊2的重力勢能增加了______,物塊1的重力勢能增加了________。

試題詳情

1.(★★★★)(1999年全國)如圖9-1所示,兩木塊的質(zhì)量分別為m1和m2 ,兩輕質(zhì)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分別為k1和k2 ,上面木塊壓在上面的彈簧上(但不拴接),整個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F(xiàn)緩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塊,直到它剛離開上面彈簧。在這過程中下面木塊移動的距離為

A、       B、          C、         D、

        

圖9-1            圖9-2

試題詳情

25、(本題滿分14分)

在等腰中,已知cm,cm,動點P、Q分別從A、B兩點同時出發(fā),沿AB、BC方向勻速移動,它們的速度都是1 cm/秒. 當(dāng)點P到達(dá)點B時,P、Q兩點停止運動,設(shè)點P的運動時間為t(秒).

(1)當(dāng)t為何值時,PQAB

(2)設(shè)四邊形APQC的面積為cm2,寫出關(guān)于t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及定義域;

(3)分別以P、Q為圓心,PA、BQ長為半徑畫圓,若⊙P與⊙Q相切,求t的值;

(4)在P、Q運動中,能否相似?若能,請求出AP的長;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崇明縣2009年初三學(xué)業(yè)考試模擬考

試題詳情

24、(本題滿分12分)

如圖,拋物線軸交于點C,與軸交于AB兩點,,

(1)求點B的坐標(biāo);

(2)求拋物線的解析式及頂點坐標(biāo);

(3)設(shè)點E軸上,點F在拋物線上,如果AC、E、F構(gòu)成平行四邊形,請寫出點E的坐標(biāo)(不必書寫計算過程).

試題詳情

23、(本題滿分12分)

如圖,在直角梯形紙片ABCD中,,,將紙片沿過點D的直線折疊,使點A落在邊CD上的點E處,折痕為.連接EF并展開紙片.

(1)求證:四邊形ADEF是正方形;

(2)取線段AF的中點G,連接,如果,試說明四邊形GBCE是等腰梯形.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