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9064  439072  439078  439082  439088  439090  439094  439100  439102  439108  439114  439118  439120  439124  439130  439132  439138  439142  439144  439148  439150  439154  439156  439158  439159  439160  439162  439163  439164  439166  439168  439172  439174  439178  439180  439184  439190  439192  439198  439202  439204  439208  439214  439220  439222  439228  439232  439234  439240  439244  439250  439258  447090 

24、國民黨右派篡奪革命領導權破壞國共合作的活動有

①制造南京慘案 ② 發(fā)動反革命政變 ③ 在西山會議 ④整理黨務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試題詳情

23、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中國近代化事業(yè)有所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不能說明這一結論的史實是

A、民族工業(yè)出現“短暫的春天”     B、辛亥革命

C、義和團運動             D、新文化運動

試題詳情

22、為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孫中山領導成立了中國同盟會,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新”主要指

   A、資產階級革命派形成        B、積極發(fā)動人民參加革命

   C、與保皇派展開激烈論戰(zhàn)       D、革命有了統(tǒng)一的領導和綱領

試題詳情

21、民國初年,在蘇州、無錫、常州、南通都有所發(fā)展的工業(yè)是        

   A、紡織業(yè)     B、機器制造業(yè)    C、絲織業(yè)      D、食品加工業(yè)

試題詳情

20、一戰(zhàn)期間,中國民族工業(yè)得以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是           

   A、帝國主義暫時放松了經濟侵略     B、新文化運動的推動

   C、北洋軍閥政權的扶植         D、實業(yè)救國思潮的推動

試題詳情

19、從討袁斗爭的結局看,二次革命和護國運動的成敗主要取決于      

   A、孫中山是否直接參與領導       B、帝國主義是否直接支持袁世凱

   C、革命黨人是否采取武裝斗爭的形式   D、討袁斗爭的群眾基礎是否廣泛

試題詳情

18、辛亥革命最突出的歷史功績是                   

   A、是一次比較完整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B、推翻了清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政體

   C、建立了民國,頒布了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D、打擊了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的殖民統(tǒng)治,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試題詳情

17、武昌起義后,列強由準備武裝干涉轉為“嚴守中立”,導致這一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                                

A、列強之間利益沖突,爭執(zhí)不下   B、受到“門戶開放”政策的約束

C、革命形勢的發(fā)展超乎列強的預料  D、袁世凱出任內閣總理大臣足以應付局面

試題詳情

16、關于三民主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它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 

B、它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愿望

C、它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發(fā)展

D、它第一次在中國人民面前提出了徹底的民主革命綱領

試題詳情

15、《辛丑條約》規(guī)定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準許帝國主義國家在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駐軍,其主要目的是

A保護外國商品輸入到中國的生命線 B對清政府實行武裝監(jiān)督

C保護外國僑民在中國的利益   D保護外國鐵路公司的利益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