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36.5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6、(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塊狀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
①其反應符號表達式
CaCO3+HCl=CaCl2+H2O+CO2

②可用的發(fā)生裝置有:
BCDEF
(選填上圖字母序號).

③裝置E或F相對于裝置C在操作方面的優(yōu)勢為:
隨開隨用隨關隨停

④排水法收集與排空氣法收集CO2的比較(分別用體積相同的2個集氣瓶收集)
⑤寫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符號表達
CO2+Ca(OH)2=CaCO3↓+H2O

(2)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通常不選用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應生成硫酸鈣微溶物覆蓋在固體的表面,阻礙了大理石與稀硫酸的接觸,反應速率逐漸減慢甚至停止.為此,該小組設立研究課題:選擇合適濃度的硫酸和適當?shù)姆磻獪囟戎迫《趸迹?BR>[實驗一]選擇合適濃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時,用裝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徑為2mm大理石的大試管中注入硫酸,記錄15分鐘內生成氣體的體積,見下表
試管編號 1 2 3 4 5
硫酸濃度(%) 15 20 25 30 35
氣體體積(mL) 35 47 55 51 42
[實驗二]選擇合適的反應溫度
操作:往盛有1g直徑為2mm大理石的大試管中分別加入5mL相同合適濃度而不同溫度的硫酸溶液,觀察反應的情況,記錄如下表:
試管編號 A B C D E
溫度(℃) 40 50 60 70 80
現(xiàn)象和
比較
有少量氣泡 氣泡比A號試管多 氣泡明顯比B號試管多 大量氣泡產生,與常溫用鹽酸反應相似 反應激烈,迅速產生大量氣體
請根據(jù)本次活動的研究目的,分析處理以上兩個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①稀硫酸與大理石反應,在28℃時,選用硫酸的濃度最合適為
25%
,因為濃度小于或大于此濃度對反應的影響是
高于或低于此濃度產生氣體速度減慢

②在合適的硫酸濃度下,應選擇最合適的反應溫度為
70
℃,因為溫度高于或低于該溫度對反應的影響是
其它溫度反應太慢或太快來不利于收集

③除選用適當?shù)臏囟群秃线m濃度的硫酸之外,在反應過程中,為防止硫酸鈣覆蓋在大理石上,應增加
振蕩(搖晃)
操作,更有利于氣體的制備.
④該研究小組為了研究
固液接觸面積(固體形狀)
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
試管編號 A B
試管內藥品 1g塊狀大理石與5mL25%稀硫酸 1g粉末狀大理石與5mL25%稀硫酸
現(xiàn)象和比較 有少量氣泡 迅速產生較多氣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36、測定H2和空氣混合氣體的爆炸范圍實驗如下所示.取10支大試管,第一支試管盛水90%,試管中留有空氣10%;依次盛水為80%…再用排水法收集氫氣,而后分別把試管口移近酒精燈火焰,實驗結果如下:見下表
H2體積分數(shù)/%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空氣體積分數(shù)/%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點燃現(xiàn)象 安靜燃燒 安靜燃燒 弱爆炸 強爆炸 強爆炸 強爆炸 強爆炸 強爆炸 弱爆炸 不燃燒
不爆炸
(1)混合氣體爆炸范圍,H2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
10%~70%

(2)由上述實驗結果評價:“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H2,保持試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果只發(fā)出輕的‘噗’聲,表示收集氫氣已純”的說法的真正涵義:
如果只發(fā)出輕的‘噗’聲,說明氫氣的體積分數(shù)大于70%,遇熱或點燃時不會發(fā)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將36.5克稀鹽酸和40克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充分反應,則所得溶液的pH值(  )
A、一定等于7B、可能等于7C、一定大于7D、一定小于7

查看答案和解析>>

(5分)下表列出了固體物質A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廢/g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1)70℃時,向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加入30g固體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再將燒杯內物質溫度降至20℃,此時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            (填最簡整數(shù)比);

(2)通過對上表數(shù)據(jù)的分析,物質A的溶解度曲線應是右圖中的              (填 “甲”或“乙”);

(3)80℃時,將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可采取的方法?u>                。(填三種方法)

(4)80℃時,配制一定量甲物質的溶液,將其降溫到60℃,是否有固體析出?         (填“有”、“沒有”或“不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5分)下表列出了固體物質A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廢/g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1)70℃時,向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加入30g固體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再將燒杯內物質溫度降至20℃,此時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             (填最簡整數(shù)比);

(2)通過對上表數(shù)據(jù)的分析,物質A的溶解度曲線應是右圖中的              (填 “甲”或“乙”);

(3)80℃時,將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可采取的方法?u>                 。(填三種方法)

(4)80℃時,配制一定量甲物質的溶液,將其降溫到60℃,是否有固體析出?          (填“有”、“沒有”或“不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