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操作過程如下:把準確稱量的10.0克樣品裝入B裝置后.將裝置B分別與裝置A和C相連.打開開關K.從a處緩緩鼓入空氣幾分鐘后.將開關K關閉.再將已稱量過的干燥管D與裝置C連接.然后將足量的稀硫酸緩緩注入B裝置的瓶中.待反應完全后.再次打開開關K緩緩鼓入空氣幾分鐘.最后稱量干燥管D.增重了2.2克.請回答:(1)氫氧化鈉固體久置變質(zhì)的化學方程式是 .(2)為順利完成實驗探究.你認為上圖的裝置可選用下圖中的 裝置.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Na2CO3樣品中混有一些NaCl,用下列裝置測定其純度:
實驗操作過程如下:把準確稱量的10gNa2CO3樣品裝入B瓶后,將B裝置分別與試管A和C瓶相連,打開開關K,從a處緩緩鼓入空氣幾分鐘后,將開關K關閉,再將已稱量過的干燥管D與瓶C連接,然后將足量稀H2SO4緩緩注入B瓶中.待反應完全后,再次打開開關K緩緩鼓入空氣幾分鐘,最后稱量干燥管D,增重3.3g.
回答:
(1)A瓶的作用是
吸收空氣中的CO2
吸收空氣中的CO2

(2)B瓶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3)干燥管D增加的是
CO2
CO2
(寫化學式)的質(zhì)量,由此可推算出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
79.5%
79.5%

(4)反應前第一次鼓入空氣的作用是
除凈B、C裝置中的空氣
除凈B、C裝置中的空氣
,反應后再次鼓入空氣的作用是
使B、C裝置中的CO2氣體全部進入D
使B、C裝置中的CO2氣體全部進入D
,若反應后不鼓入空氣,對測定結(jié)果的影響是
偏小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Na2CO3樣品中混有一些NaCl,用下列裝置測定其純度:
實驗操作過程如下:把準確稱量的10gNa2CO3樣品裝入B瓶后,將B裝置分別與試管A和C瓶相連,打開開關K,從a處緩緩鼓入空氣幾分鐘后,將開關K關閉,再將已稱量過的干燥管D與瓶C連接,然后將足量稀H2SO4緩緩注入B瓶中.待反應完全后,再次打開開關K緩緩鼓入空氣幾分鐘,最后稱量干燥管D,增重3.3g.
回答:
(1)A瓶的作用是________.
(2)B瓶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3)干燥管D增加的是________(寫化學式)的質(zhì)量,由此可推算出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________.
(4)反應前第一次鼓入空氣的作用是________,反應后再次鼓入空氣的作用是________,若反應后不鼓入空氣,對測定結(jié)果的影響是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Na2CO3樣品中混有一些NaCl,用下列裝置測定其純度:
實驗操作過程如下:把準確稱量的10gNa2CO3樣品裝入B瓶后,將B裝置分別與試管A和C瓶相連,打開開關K,從a處緩緩鼓入空氣幾分鐘后,將開關K關閉,再將已稱量過的干燥管D與瓶C連接,然后將足量稀H2SO4緩緩注入B瓶中.待反應完全后,再次打開開關K緩緩鼓入空氣幾分鐘,最后稱量干燥管D,增重3.3g.
回答:
(1)A瓶的作用是______.
(2)B瓶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3)干燥管D增加的是______(寫化學式)的質(zhì)量,由此可推算出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______.
(4)反應前第一次鼓入空氣的作用是______,反應后再次鼓入空氣的作用是______,若反應后不鼓入空氣,對測定結(jié)果的影響是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Na2CO3樣品中混有一些NaCl,用下列裝置測定其純度:
實驗操作過程如下:把準確稱量的10gNa2CO3樣品裝入B瓶后,將B裝置分別與試管A和C瓶相連,打開開關K,從a處緩緩鼓入空氣幾分鐘后,將開關K關閉,再將已稱量過的干燥管D與瓶C連接,然后將足量稀H2SO4緩緩注入B瓶中.待反應完全后,再次打開開關K緩緩鼓入空氣幾分鐘,最后稱量干燥管D,增重3.3g.
回答:
(1)A瓶的作用是______.
(2)B瓶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3)干燥管D增加的是______(寫化學式)的質(zhì)量,由此可推算出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______.
(4)反應前第一次鼓入空氣的作用是______,反應后再次鼓入空氣的作用是______,若反應后不鼓入空氣,對測定結(jié)果的影響是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1是小華同學用氫氧化鈉固體和水配制5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25%的NaOH溶液的操作過程,該同學在稱量氫氧化鈉時,先在兩個托盤上各放一張質(zhì)量相同的紙,然后把藥品直接放在紙上稱量.

(1)a操作中的錯誤是______.
(2)下列操作中導致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偏低的是______(填字母).
A.a(chǎn)操作中砝碼和氫氧化鈉放錯盤     B.b中燒杯用水洗滌后未干燥就使用
C.c操作中平視量筒凹液面最低處讀數(shù)為37.5ml     D.d操作中有少量水濺出
(3)小華同學用配制的溶液進行中和反應實驗,(如圖2所示裝置),反應后為確定硫酸和氫氧化鈉是否剛好完全反應,他取出一定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向其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他得出“兩種物質(zhì)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jié)論.
①寫出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②小亮認為小華的結(jié)論不準確,他認為除了“兩種物質(zhì)已恰好完全中和”外還有第二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是______.
③請你另外設計一個實驗,探究上述燒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寫下表
實驗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jié)論
兩種物質(zhì)已恰好完全中和
第二種可能性
④小華同學在滴入稀硫酸的過程中,觀察到有少量氣泡出現(xiàn).請你幫助她分析產(chǎn)生氣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小華同學又用配制的溶液來做堿溶液與酚酞作用的實驗.實驗時,她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溶液變成了紅色,可是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這是什么原因呢?小華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想:
A.可能是酚酞變質(zhì)造成的;
B.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的緣故;
C.可能與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大小有關.
依據(jù)所學的化學知識,你認為小華的猜想一定不成立的是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