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為13.2g. [數(shù)據(jù)分析] (2)試計算: ①Na2CO3的相對分子質量.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7?湘潭)在我國某地區(qū)有一種“冬天撈堿,夏天曬鹽”的說法.這里的“堿”是指Na2CO3,“鹽”是指NaCl.這樣撈得的“堿”中含有少量的NaCl.
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為了解釋撈堿.曬鹽的原理和測定“堿”樣品中Na2CO3的含量進行了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1)根據(jù)如圖所示回答:
①t1℃時Na2CO3的溶解度為
a
a
g;t2℃時Na2CO3的溶解度
=
=

(填“<”“>”或“=”)NaCl的溶解度.
②“冬天撈堿”的原因是由于Na2CO3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
減小
減小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③“夏天曬鹽”是利用
A
A
(填序號)的方法,使NaCl晶體析出.
A.風吹日曬,使溶劑蒸發(fā) B.升高溫度,使NaCl溶解度增大
【實驗步驟】
第一步:稱取34.6g“堿”樣品
第二步:將樣品放入130g稀鹽酸中,固體全部溶解,恰好完全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2HCl═2NaCl+H2O+CO2
第三步:完全反應后,稱得溶液的總質量為151.4g.
【數(shù)據(jù)分析】
(2)若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的全部逸出,試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①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
②34.6g“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
③“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
[繼續(xù)研究】
(3)計算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班級的幾個興趣小組用如下圖中學化學實驗常見的實驗裝置探究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1)請寫出有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酒精燈
酒精燈
;②
集氣瓶
集氣瓶

(2)甲小組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反應制取較純凈的氧氣,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
BD
BD
,其化學方程式是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收集氧氣也可用F裝置,氣體應從
a
a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3)乙小組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二氧化錳在其中起
催化
催化
作用,化學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
質量
質量
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
不變.為了測定一定質量的氯酸鉀產(chǎn)生氧氣的量,乙小組還進行了如下實驗研究:
【實驗過程】:稱取-定質量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16.0g,放入大試管中加熱至質量不再變化為止,稱得固體質量為11.2g.
【數(shù)據(jù)處理】:①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得到氧氣的質量為
4.8
4.8
g.②列式計算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
【反思應用】:下列圖象能正確表示上述實驗過程的是
D
D


(4)丙小組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他們稱取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固體放入A裝置中,指出A裝置的不足之處是
試管口沒有棉花團
試管口沒有棉花團
,將裝置改進后,將溫度控制在250℃加熱制取O2.實驗結束時,乙同學發(fā)現(xiàn)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論產(chǎn)量.針對這一現(xiàn)象,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Ⅰ:反應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應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Ⅲ:反應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放出O2
【實驗驗證】:同學們分成兩組,分別進行下列實驗:
第一組同學取一定質量的MnO2,在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測得MnO2的質量不變,則猜想
錯誤;
第二組同學取K2MnO4在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確的結論.該組同學選擇的實驗方法是
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入在試管中,木條復燃
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入在試管中,木條復燃

【拓展延伸】:實驗發(fā)現(xiàn),用氯酸鉀固體加熱制取氧氣的反應速率很慢,但如果將高錳酸鉀固體與氯酸鉀固體混合加熱,則氯酸鉀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請說明高錳酸鉀在氯酸鉀的分解反應中是否作催化劑,為什么?
高錳酸鉀不是催化劑;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其中使氯酸鉀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的是分解出的二氧化錳,而不是高錳酸鉀
高錳酸鉀不是催化劑;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其中使氯酸鉀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的是分解出的二氧化錳,而不是高錳酸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化學興趣小組對某生鐵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進行探究.請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報告.
【實驗目的】
測定某生鐵樣品中單質鐵的質量分數(shù).
【資料支撐】
生鐵中除鐵外,還含有碳、硅、錳、磷和硫等元素.碳在生鐵中以兩種形態(tài)存在,一種是游離碳(石墨),另一種是化合碳(如Fe3C等);硅、錳、磷、硫存在形式較為復雜;這些物質通常都不與稀硫酸發(fā)生化學反應.
【實驗方案】
生鐵樣品與過量的稀硫酸反應,測定反應前后可稱量物質的質量差.
【實驗過程】
(1)取一只燒杯,稱得其質量為70.4g,加入一定量生鐵樣品碎屑,稱得燒杯和樣品的總質量為102.4g;
(2)向盛有生鐵樣品的燒杯中加入稀硫酸,邊加邊攪拌,直到燒杯中不再產(chǎn)生氣泡,再加入少量稀硫酸以確保過量,測得共用去稀硫酸247.3g;
(3)靜置,稱量.稱得燒杯和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348.7g.
【數(shù)據(jù)處理】計算該生鐵樣品中單質鐵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交流討論】
(1)實驗稱量時稱量物應放在托盤天平的
 
盤(選填“左”或“右”);
(2)實驗過程中稀硫酸要過量的原因是
 
;
(3)經(jīng)質檢部門精確測定,該樣品中鐵元素的總含量為95.2%.假設沒有與硫酸反應的鐵都以Fe3C形式存在,則樣品中Fe3C的質量分數(shù)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學興趣小組想對某次高爐煉鐵得到的生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進行探究,請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報告。

【實驗目的】

測定生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

【資料支撐】

生鐵中除鐵外,還含有碳、硅、錳、磷和硫等元素。碳在生鐵中以兩種形態(tài)存在:一種是單質碳(石墨),另一種是化合碳(如Fe3C等);硅、錳、磷、硫存在形式較為復雜;這些物質通常都不與稀硫酸發(fā)生化學反應。

【設計思路】

要測定生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必須先通過實驗測定并計算鐵的質量,基本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過程】

①取一只燒杯,稱得其質量為70.4g,加入一定量生鐵的樣品碎屑,稱得燒杯和樣品的總質量為102.4g;

②向盛有生鐵樣品的燒杯中加入稀硫酸,邊加邊攪拌,直到燒杯中不再產(chǎn)生氣泡,再加入少量稀硫酸以確保過量,測得共用去稀硫酸247.3g;

③靜置,稱量。稱得燒杯和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348.7g。

【數(shù)據(jù)處理】計算該生鐵樣品中單質鐵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交流討論】

(1)實驗過程中稀硫酸要過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經(jīng)質檢部門精確測定,該樣品中鐵元素的總含量為95.2%。假設沒有與稀硫酸反應的鐵都以Fe3C形式存在,則樣品中Fe3C的質量為________(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3)該小組的同學還查閱到: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點燃一氧化碳與空氣的混合物有可能爆炸。他們按下表中的體積比收集四瓶一氧化碳和空氣的混合氣,并點火實驗,結果列于下表中:

V(CO):V(空氣)

3:7

5:5

7:3

8:2

點火處理

不炸

①由上述實驗可知,CO在空氣混合氣中的爆炸極限(體積分數(shù))約為12.5%~_______;

②由此我們得到啟示:在點燃或加熱一氧化碳前,一定要先_________;

③一氧化碳還可用于煉鐵,請寫出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學興趣小組想對某次高爐煉鐵得到的生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進行探究,請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報告。
【實驗目的】
測定生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
【資料支撐】
生鐵中除鐵外,還含有碳、硅、錳、磷和硫等元素。碳在生鐵中以兩種形態(tài)存在:一種是單質碳(石墨),另一種是化合碳(如Fe3C等);硅、錳、磷、硫存在形式較為復雜;這些物質通常都不與稀硫酸發(fā)生化學反應。
【設計思路】
要測定生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必須先通過實驗測定并計算鐵的質量,基本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過程】
①取一只燒杯,稱得其質量為70.4g,加入一定量生鐵的樣品碎屑,稱得燒杯和樣品的總質量為102.4g;
②向盛有生鐵樣品的燒杯中加入稀硫酸,邊加邊攪拌,直到燒杯中不再產(chǎn)生氣泡,再加入少量稀硫酸以確保過量,測得共用去稀硫酸247.3g;
③靜置,稱量。稱得燒杯和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348.7g。
【數(shù)據(jù)處理】計算該生鐵樣品中單質鐵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交流討論】
(1)實驗過程中稀硫酸要過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經(jīng)質檢部門精確測定,該樣品中鐵元素的總含量為95.2%。假設沒有與稀硫酸反應的鐵都以Fe3C形式存在,則樣品中Fe3C的質量為________(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3)該小組的同學還查閱到: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點燃一氧化碳與空氣的混合物有可能爆炸。他們按下表中的體積比收集四瓶一氧化碳和空氣的混合氣,并點火實驗,結果列于下表中:
V(CO):V(空氣)
3:7
5:5
7:3
8:2
點火處理



不炸
①由上述實驗可知,CO在空氣混合氣中的爆炸極限(體積分數(shù))約為12.5%~_______;
②由此我們得到啟示:在點燃或加熱一氧化碳前,一定要先_________;
③一氧化碳還可用于煉鐵,請寫出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