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甲.乙.丙.丁四個同學分別取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稀鹽酸100g與不同質量的石灰石樣品反應(樣品中所含雜質不與鹽酸反應).其結果記錄如下.請通過分析和計算回答下列問題.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甲、乙、丙、丁四個同學分別取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稀鹽酸100 g與不同質量的石灰石樣品反應(樣品中所含雜質不與鹽酸反應),其結果記錄如下表.請通過分析和計算回答下列問題.(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Cl-35.5Ca-40)

(1)

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后,可知:m=________g.

(2)

所取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學實驗室的開放日,老師安排興趣小組的同學們作如下的實驗研究:
(1)第一小組的同學將失去標簽的兩瓶無色溶液(分別為NaCl和Na2CO3)區(qū)分開來,為了區(qū)別無色溶液,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選擇下列物質進行實驗.你認為其中合理的試劑是______(填寫序號)
甲:稀鹽酸  乙:硝酸銀  丙:澄清石灰水  。核{色石蕊試紙
(2)第二小組的同學為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 Na2CO3,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寫出沉淀A的化學式______;
②甲同學認為:蒸發(fā)所需的儀器有鐵架臺(帶鐵圈)、蒸發(fā)皿、酒精燈和______;
③乙同學認為:加入過量CaCl2溶液不妥,其原因為______.
(3)第三小組同學了解到“三酸兩堿”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實驗室桌面上的五個試劑瓶內(nèi)(如下圖)分別裝有屬于工業(yè)上“三酸兩堿”中的“三種濃酸”和“兩堿固體”.

某同學沒有利用任何試劑就鑒定出了C、D、E三瓶中的三種濃酸.他的做法是:①直接觀察試劑瓶顏色,棕色試劑瓶E內(nèi)的是______(填名稱);
②分別打開C、D瓶的瓶塞,觀察到______,說明C瓶內(nèi)的是濃鹽酸,D瓶內(nèi)的是濃硫酸.
(4)第四小組同學稱取市售的純堿樣品12g加入適量水,再加入適量CaCl2溶液(所含雜質均可溶于水,且不參加反應),攪拌、過濾、洗滌、干燥后稱得固體質量為10.0g:①求該樣品中純堿的質量分數(shù);②若加入水和CaCl2溶液總質量為100g,則生成物溶液中溶質NaCl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
[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1像表示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請從圖象中獲取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進行該反應的實驗操作是按照以上圖2中______(填甲或乙)圖所示進行,燒杯中溶液的顏色變化是______.
(2)曲線上C點表示______
(3)用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36.5%的鹽酸40g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需要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______g.
(4)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在氫氧化鈉溶液滴入酚酞試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溶液變成了紅色,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
【猜想】
甲:可能是酚酞變質的緣故;
乙: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的緣故;
丙:可能是酚酞與空氣中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的緣故;
。嚎赡芘c氫氧化鈉溶液質量分數(shù)大小有關.
【查閱資料】
碳酸鈉溶液顯堿性.
【理論分析】
甲同學剛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學的否定,三位同學的理由是______. 乙同學的猜想也不正確,理由是______.
【實驗設計】
為證實丙同學的猜想,還需作如下實驗,請完成下表.
實驗步驟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
1、用煮沸過的蒸餾水配制氫氧化鈉溶液排出水中的氧氣
2、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______
(5)通過以上實驗,四位同學看到:溶液先變成紅色,一會紅色消失.因此酚酞紅色褪去與氧氣無關.若丁同學的猜想正確,設計如下實驗證明并完成有關問題
試驗方法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結論
方案一:分別配制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試液質量分數(shù)小的溶液中紅色不消失,質量分數(shù)大的溶液中紅色消失,則證明______.
方案二:將滴有酚酞試液的濃氫氧化鈉溶液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1像表示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請從圖象中獲取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精英家教網(wǎng)

(1)進行該反應的實驗操作是按照以上圖2中______(填甲或乙)圖所示進行,燒杯中溶液的顏色變化是______.
(2)曲線上C點表示______
(3)用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36.5%的鹽酸40g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需要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______g.
(4)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在氫氧化鈉溶液滴入酚酞試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溶液變成了紅色,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
【猜想】
甲:可能是酚酞變質的緣故;
乙: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的緣故;
丙:可能是酚酞與空氣中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的緣故;
。嚎赡芘c氫氧化鈉溶液質量分數(shù)大小有關.
【查閱資料】
碳酸鈉溶液顯堿性.
【理論分析】
甲同學剛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學的否定,三位同學的理由是______. 乙同學的猜想也不正確,理由是______.
【實驗設計】
為證實丙同學的猜想,還需作如下實驗,請完成下表.
實驗步驟 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
1、用煮沸過的蒸餾水配制氫氧化鈉溶液 排出水中的氧氣
2、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______
(5)通過以上實驗,四位同學看到:溶液先變成紅色,一會紅色消失.因此酚酞紅色褪去與氧氣無關.若丁同學的猜想正確,設計如下實驗證明并完成有關問題
試驗方法 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結論
方案一:分別配制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試液 質量分數(shù)小的溶液中紅色不消失,質量分數(shù)大的溶液中紅色消失,則證明______.
方案二:將滴有酚酞試液的濃氫氧化鈉溶液______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1像表示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請從圖象中獲取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進行該反應的實驗操作是按照以上圖2中______(填甲或乙)圖所示進行,燒杯中溶液的顏色變化是______.
(2)曲線上C點表示______
(3)用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36.5%的鹽酸40g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需要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______g.
(4)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在氫氧化鈉溶液滴入酚酞試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溶液變成了紅色,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
【猜想】
甲:可能是酚酞變質的緣故;
乙: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的緣故;
丙:可能是酚酞與空氣中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的緣故;
。嚎赡芘c氫氧化鈉溶液質量分數(shù)大小有關.
【查閱資料】
碳酸鈉溶液顯堿性.
【理論分析】
甲同學剛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學的否定,三位同學的理由是______. 乙同學的猜想也不正確,理由是______.
【實驗設計】
為證實丙同學的猜想,還需作如下實驗,請完成下表.
實驗步驟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
1、用煮沸過的蒸餾水配制氫氧化鈉溶液排出水中的氧氣
2、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______
(5)通過以上實驗,四位同學看到:溶液先變成紅色,一會紅色消失.因此酚酞紅色褪去與氧氣無關.若丁同學的猜想正確,設計如下實驗證明并完成有關問題
試驗方法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結論
方案一:分別配制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試液質量分數(shù)小的溶液中紅色不消失,質量分數(shù)大的溶液中紅色消失,則證明______.
方案二:將滴有酚酞試液的濃氫氧化鈉溶液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