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某同學實驗測出了電阻箱的電阻R和電流表G的示數Ig.記錄數據.請在下面坐標圖中描點作出-R圖線.次數物理量123456R/Ω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同學利用一只電流表和一個電阻箱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使用的器材還有開關一個、導線若干,實驗原理如圖1所示.
(1)在圖2 (甲)的實物圖中,已正確連接了部分電路,請完成其余電路的連接.
(2)調節(jié)電阻箱,示數如圖(乙)所示,讀得電阻值是
2.3
2.3
Ω.
(3)接通開關,多次改變電阻箱的阻值R,同時讀出對應的電流表的示數I,并作記錄,畫出R-
1I
關系圖線,如圖2 (丙)所示.則圖線斜率的物理意義是
電源電動勢
電源電動勢
;
若電流表內阻RA=0.1Ω.由圖線求得電源的電動勢E=
1.4
1.4
 V,內阻r=
0.4
0.4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如圖所示的實驗電路,用以測定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備有下列器材:
A.待測干電池
B.電流表G(滿偏電流1mA.內阻Rg=10Ω)
C.電阻箱R,阻值范圍為0-9999Ω
D.定值電阻R1(阻值1990Ω)
E.定值電阻R2(阻值2990Ω)
F.開關與導線若干
(1)根據題目提供的實驗器材.圖中R0應選用
 
;
(2)多次調節(jié)電阻箱.讀出多組電阻箱示數R和對應的電流表示數I,由測得的數據,繪出了如圖所示的圖線,則由圖線可以得到被測干電池的電動勢E=
 
V.內阻r=
 
Ω.(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精英家教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學利用一個改裝后量程為1V的電壓表和一個電阻箱測量一個干電池(內陰可忽略)的電動勢E,同時還測量電壓表的內阻Rr。他將上述儀表連接成如圖所示的電路進行了多次測量,并根據實驗數據在坐標圖內描點,如圖所示。

該同學作圖時縱坐標選用R參量,橫坐標是選用1/U還是U,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應選用1/U,才能直觀、方便地求出E、Rr。

B.只是一個隨意的選擇,其實用U或1/U作橫坐標都可以。

C.R—U圖線是曲線,不能直觀、方便地求出E、Rr。

D.R—U圖線是曲線,可直觀,方便地求出E、Rr。

請在坐標圖中畫出合理的圖線。

根據你所畫出的圖線求得電池的電動勢為             V,電壓表內阻為

            kΩ。(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學將銅片和鋅片插入水果中制成一個“水果電池”,該同學利用下列所給器材測量水果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阻r

        A.電流表G1(內阻Rg=15Ω,滿偏電流IA=2 mA)

        B.電流表G2(量程10 mA,內阻約2Ω)

        C.滑動變阻器R1(0~1000Ω)

        D.電阻箱R2(0~9999.9Ω)

        E.待測水果電池(電動勢E約4 V,內阻,約500Ω)

        F.開關S,導線若干

(1)   該同學利用以上儀器,測量了多組數據,并記錄在下圖中的坐標紙上,試根據他所測得的數據,在下面的方框中畫出該同學實驗的電路圖:

 

 

 

 

 

 

 

 

 

 

 

 

(2) 請根據電路圖,將下圖中的實物連接成實驗用的電路。

 

 

 

 

 

 

 

 

                        

                                                

 

 

 

 

(3)請你在第(1)題圖中把已經描繪出的坐標點連成UI圖線,并根據描繪出的圖線可得出水果電池的電動勢E=            V,內電阻r=               Ω.

(4)水果電池的制作非常簡易,那么在生活中我們是否可以用水果電池來代替干電池給小電珠供電呢,說明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學利用一個改裝后量程為1V的電壓表和一個電阻箱測量一個干電池(內陰可忽略)的電動勢E,同時還測量電壓表的內阻Rr。他將上述儀表連接成如圖所示的電路進行了多次測量,并根據實驗數據在坐標圖內描點,如圖所示。

1.該同學作圖時縱坐標選用R參量,橫坐標是選用1/U還是U,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應選用1/U,才能直觀、方便地求出E、Rr。

B.只是一個隨意的選擇,其實用U或1/U作橫坐標都可以。

C.R—U圖線是曲線,不能直觀、方便地求出E、Rr。

D.R—U圖線是曲線,可直觀,方便地求出E、Rr。

2.請在坐標圖中畫出合理的圖線。

3.根據你所畫出的圖線求得電池的電動勢為            V,電壓表內阻為

           kΩ。(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