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傾角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擋板M.另有三個木塊A.B和C.它們的質(zhì)量分別為.它們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相同. 其中木塊A放于斜面上并通過一輕彈簧與擋板M相連.如圖所示. 開始時.木塊A靜止在P處.彈簧處于自然伸長狀態(tài). 木塊B在Q點以初速度向下運動.P.Q間的距離為L. 已知木塊B在下滑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與木塊A相撞后立刻一起向下運動.但不粘連. 它們到達一個最低點后又向上運動.木塊B向上運動恰好能回到Q點. 若木塊A仍靜放于P點.木塊C從Q點處開始以初速度向下運動.經(jīng)歷同樣過程.最后木塊C停在斜面的R點.求: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8?濱州三模)有一電壓表V1量程為3V,內(nèi)阻約為3000Ω,要較準確地測量該電壓表的內(nèi)阻,提供的實驗器材有:
電源E:電動勢約為15V,內(nèi)阻可忽略不計;
電流表A1:量程為0-100mA,內(nèi)阻r1=20Ω;
電壓表V2,量程為2V,內(nèi)阻r2=2000Ω;
定值電阻R1:阻值R1=20Ω;
定值電阻R2:阻值R2=3Ω;
滑動變阻器R0:最大阻值為10Ω,額定電流1A;
單刀單擲開關S,導線若干;
(1)實驗中應選用的電表是
V
 
2
V
 
2
;定值電阻應選用
R
 
1
R
 
1
.(用題中器材相應的代號)
(2)設計一個測量電壓表V1的內(nèi)阻的實驗電路,畫出原理圖.
(3)說明實驗所要測量的量:
電壓表
V
 
1
U
 
1
、電壓表
V
 
2
的讀數(shù)
U
 
2
電壓表
V
 
1
U
 
1
、電壓表
V
 
2
的讀數(shù)
U
 
2
;計算電壓表V1的內(nèi)阻RV,其計算公式為RV=
U
 
1
r
 
2
U
 
2
U
 
1
r
 
2
U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泰安三模)有一折射率為n的長方體玻璃磚ABCD.其周圍是空氣,如圖所示,當入射光線從它的AB面以人射角a射入時.
①要使光線在BC面發(fā)生全反射,證明入射角應滿足的條件是sinα≤
n2-1
.(BC面足夠長)
②如果對于任意入射角(a≠0°且α<90°)的光線都能在BC面發(fā)生全反射,則玻璃磚的折射率應取何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09年南昌市模擬)(12分)有一傾角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檔板,另有三個木塊A、B、C,它們的質(zhì)量分別為mA = mB = m,mC = 3m,它們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相同.其中木塊A和一輕彈簧連接,放于斜面上,并通過輕彈簧與檔板M相連,如圖所示.開始時,木塊A靜止在P點彈簧處于原長,木塊BQ點以初速度U0沿斜面向下運動,P、Q間的距離為l,已知木塊B在下滑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與木塊A碰撞后立刻一起沿斜面向下運動,但不粘連,它們到達一個最低點后向上運動,木塊B向上運動恰好能回到Q點.現(xiàn)將木塊CQ點以初速度沿斜面向下運動,木塊A仍靜止于P點,經(jīng)歷同樣的過程,最后木塊C停在斜面上的R點(圖中未畫出).求:

(1)A、B一起開始壓縮彈簧時速度v1;

       (2)A、B壓縮彈簧的最大長度;

       (3)P、R間的距離l’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嘉興二模)有一傾角為θ=37°的硬桿,其上套一底端固定且勁度系數(shù)為k=120N/m的輕彈簧,彈簧與桿間無摩擦.一個質(zhì)量為m=1kg的小球套在此硬桿上,從P點由靜止開始滑下,已知小球與硬桿間的動摩
擦因數(shù)為?=0.5,P與彈簧自由端Q間的距離為L=1m.簧的彈性勢能與其形變量x的關系為EP=
12
kx2
.求:
(1)木塊從開始下滑到與彈簧自由端相碰所經(jīng)歷的時間t;
(2)木塊運動過程中達到的最大速度vm
(3)若使木塊在P點以初速度v0下滑后又恰好回到P點,則v0需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08年姜堰市第二中學三模)有一豎直放置的“T”形架,表面光滑,滑塊A、B分別套在水平桿與豎直桿上,A、B用一不可伸長的輕細繩相連,A、B質(zhì)量相等,且可看作質(zhì)點,如圖所示,開始時細繩水平伸直,A、B靜止。由靜止釋放B后,已知當細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600時,滑塊B沿著豎直桿下滑的速度為v,則連接A、B的繩長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