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大氣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是城市環(huán)境面臨的兩大問題,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7年12月1日,根據(jù)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發(fā)布的消息,全國重點城市(部分)空氣質量狀況如下:
城市 | 污染指數(shù) | 首要污染物 | 級別 | 狀況 |
北京 | 136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天津 | 101 | 二氧化硫 | Ⅲ 1 | 輕微污染 |
石家莊 | 120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秦皇島 | 93 | 二氧化硫 | Ⅱ | 良 |
太原 | 125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上海 | 6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南京 | 76 | 二氧化硫 | Ⅱ | 良 |
蘇州 | 6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南通 | 60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重慶 | 134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成都 | 17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2 | 輕微污染 |
材料二:“某市區(qū)與郊區(qū)天氣和空氣質量監(jiān)測比較表”
監(jiān)測要素 | 大氣中的污染物 | 年平均風速 | 全年云量 | 降水總量 | 年平均氣溫 | 年平均相對濕度 | |
微粒 | 氣體混合物 | ||||||
市區(qū)與效區(qū)比較 | 多10倍 | 多5—25倍 | 小20%—30% | 多5%—10% | 多5%—15% | 高0.5—3℃ | 少6% |
材料三:據(jù)國家有關部門估計,我國城市每年“生產(chǎn)”的垃圾約有1.5億噸,垃圾回收利用技術成為社會迫切需要的新興技術。圖15是某城市垃圾處理方法示意圖。
(1)太原大氣污染較嚴重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
成都、重慶大氣污染較嚴重,這是因為其自然環(huán)境的特征是 。
(2)分析材料三,寫出該城市垃圾處理方法中體現(xiàn)廢棄物的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等循環(huán)經(jīng)濟原則的措施。
① ;
② ;
③ 。
(10分)大氣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是城市環(huán)境面臨的兩大問題,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7年12月1日,根據(jù)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發(fā)布的消息,全國重點城市(部分)空氣質量狀況如下:
城市 | 污染指數(shù) | 首要污染物 | 級別 | 狀況 |
北京 | 136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天津 | 101 | 二氧化硫 | Ⅲ 1 | 輕微污染 |
石家莊 | 120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秦皇島 | 93 | 二氧化硫 | Ⅱ | 良 |
太原 | 125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上海 | 6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南京 | 76 | 二氧化硫 | Ⅱ | 良 |
蘇州 | 6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南通 | 60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重慶 | 134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成都 | 17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2 | 輕微污染 |
| | | | |
監(jiān)測要素 | 大氣中的污染物 | 年平均風速 | 全年云量 | 降水總量 | 年平均氣溫 | 年平均相對濕度 | |
微粒 | 氣體混合物 | ||||||
市區(qū)與效區(qū)比較 | 多10倍 | 多5—25倍 | 小20%—30% | 多5%—10% | 多5%—15% | 高0.5—3℃ | 少6% |
(10分)大氣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是城市環(huán)境面臨的兩大問題,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7年12月1日,根據(jù)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發(fā)布的消息,全國重點城市(部分)空氣質量狀況如下:
城市 |
污染指數(shù) |
首要污染物 |
級別 |
狀況 |
北京 |
136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天津 |
101 |
二氧化硫 |
Ⅲ 1 |
輕微污染 |
石家莊 |
120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秦皇島 |
93 |
二氧化硫 |
Ⅱ |
良 |
太原 |
125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上海 |
6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南京 |
76 |
二氧化硫 |
Ⅱ |
良 |
蘇州 |
6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南通 |
60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重慶 |
134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成都 |
17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2 |
輕微污染 |
|
|
|
|
|
材料二:“某市區(qū)與郊區(qū)天氣和空氣質量監(jiān)測比較表”
監(jiān)測要素 |
大氣中的污染物 |
年平均風速 |
全年云量 |
降水總量 |
年平均氣溫 |
年平均相對濕度 |
|
微粒 |
氣體混合物 |
||||||
市區(qū)與效區(qū)比較 |
多10倍 |
多5—25倍 |
小20%—30% |
多5%—10% |
多5%—15% |
高0.5—3℃ |
少6% |
材料三:據(jù)國家有關部門估計,我國城市每年“生產(chǎn)”的垃圾約有1.5億噸,垃圾回收利用技術成為社會迫切需要的新興技術。圖15是某城市垃圾處理方法示意圖。
(1)太原大氣污染較嚴重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2分)
成都、重慶大氣污染較嚴重,這是因為其自然環(huán)境的特征是 。(2分)
(2)分析材料三,寫出該城市垃圾處理方法中體現(xiàn)廢棄物的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等循環(huán)經(jīng)濟原則的措施。(6分)
① ;
② ;
③ 。
大氣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是城市環(huán)境面臨的兩大問題,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7年12月1日,根據(jù)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發(fā)布的消息,全國重點城市(部分)空氣質量狀況如下:
城市 | 污染指數(shù) | 首要污染物 | 級別 | 狀況 |
北京 | 136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天津 | 101 | 二氧化硫 | Ⅲ 1 | 輕微污染 |
石家莊 | 120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秦皇島 | 93 | 二氧化硫 | Ⅱ | 良 |
太原 | 125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上海 | 6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南京 | 76 | 二氧化硫 | Ⅱ | 良 |
蘇州 | 6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南通 | 60 | 可吸入顆粒物 | Ⅱ | 良 |
重慶 | 134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1 | 輕微污染 |
成都 | 172 | 可吸入顆粒物 | Ⅲ 2 | 輕微污染 |
材料二:“某市區(qū)與郊區(qū)天氣和空氣質量監(jiān)測比較表”
監(jiān)測要素 | 大氣中的污染物 | 年平均風速 | 全年云量 | 降水總量 | 年平均氣溫 | 年平均相對濕度 | |
微粒 | 氣體混合物 | ||||||
市區(qū)與效區(qū)比較 | 多10倍 | 多5—25倍 | 小20%—30% | 多5%—10% | 多5%—15% | 高0.5—3℃ | 少6% |
材料三:據(jù)國家有關部門估計,我國城市每年“生產(chǎn)”的垃圾約有1.5億噸,垃圾回收利用技術成為社會迫切需要的新興技術。下圖是某城市垃圾處理方法示意圖。
(1)我國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比,空氣質量狀況相對較差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2)太原大氣污染較嚴重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成都、重慶大氣污染較嚴重,這是因為其自然環(huán)境的特征是 。
(3)市區(qū)大氣環(huán)境特點與其成因搭配正確的是( )
A.日照減弱和降水增多——大氣中微粒增多
B.晝夜溫差增大——全年云量增多
C.蒸發(fā)量減少,空氣濕度較低——下墊面(以水泥質)為主
D.城市與郊區(qū)間的熱力環(huán)流減弱——熱島效應
(4)分析材料三,寫出該城市垃圾處理方法中體現(xiàn)廢棄物的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等循環(huán)經(jīng)濟原則的措施。
① ;
② ;
③ 。
讀下面世界石油污染水域圖和兩段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00年10月3日,一油輪在①處擱淺造成7000噸原油泄漏,污染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附近的海域和海岸,導致大量魚類死亡。
材料二:南非兩個島的近20萬只非洲企鵝因沾上被油輪泄漏的石油而面臨生命危險。
摘自《中國環(huán)境報》2000年12月30日
(1)材料上所說的石油泄漏事故發(fā)生在由世界石油主要供應地駛向主要消費地的兩條石油運輸線上,這個石油供應地是________,并用字母“A”在圖上標出它的位置。
(2)由石油供應地A向東經(jīng)過①處附近的________海峽,運送的石油主要供應________。
(3)如石油泄漏事故1月發(fā)生在印度半島南端附近的海域,在洋流的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將向偏________方向漂流。在泄油區(qū)魚類迅速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