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國某區(qū)域圖.回答16-17題. 16.關于圖中P處氣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距河流近.熱容量大.一月氣溫高 B.山地地形.地勢較高.氣溫較低 C.河谷地帶.地勢較低.氣溫較高 D.靠近冷空氣源地.氣溫較低 17.圖中Q處降雪日數不同于同緯度附近地區(qū)的主要原因是( ) A.該地氣溫高.不易形成降雪天氣 B.深居內陸地區(qū).水汽難以到達.降雪少 C.該地沒有凝結核.缺少成云致雨的條件 D.山地地勢高.氣溫低.易形成降雪天氣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讀我國某區(qū)域圖,回答16—17題。

1.關于圖中P處氣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距河流近,熱容量大,一月氣溫高

B.山地地形,地勢較高,氣溫較低

C.河谷地帶,地勢較低.氣溫較高

D.靠近冷空氣源地,氣溫較低

2.圖中Q處降雪日數不同于同緯度附近地區(qū)的主要原因是(     )

A.該地氣溫高,不易形成降雪天氣

B.深居內陸地區(qū),水汽難以到達,降雪少

C.該地沒有凝結核,缺少成云致雨的條件

D.山地地勢高,氣溫低,易形成降雪天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讀“我國某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虛線表示擬建的公路線),回答16~17題。

16.圖中主要河流的流向為                                                 (  )

A.從西南流向東北                              B.從東北流向西南

C.從北流向南                                  D.從南流向北

17.若在甲、乙兩城鎮(zhèn)之間修建一條公路,有A線和B線兩個方案,B線方案與A線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條件是                                                 (  )

A.線路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較平緩

C.不用修大型橋梁,少占耕地

D.連接多個居民點,社會效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讀我國某河流流域示意圖(圖11),回答下面試題。

 

16.關于Ⅰ、Ⅱ兩區(qū)域河流地質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Ⅰ區(qū)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現為流水侵蝕作用

B.Ⅱ區(qū)域河流的外力作用僅表現為侵蝕作用

C.Ⅰ區(qū)域的河道在流水作用下向南彎曲

D.Ⅱ區(qū)域河流切割作用顯著,使河谷呈槽形

17.有關該河流的假設成立的是

A.若該河流位于東北地區(qū),則每年有一次明顯的汛期

B.若該河流位于華北地區(qū),Ⅱ區(qū)域的河段易發(fā)生凌汛

C.若該河流位于西北地區(qū),則該河流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

D.若該河流位于云貴地區(qū),則某些河段可能下滲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讀我國某河流流域示意圖(圖11),回答16~17題。

 

16.關于Ⅰ、Ⅱ兩區(qū)域河流地質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Ⅰ區(qū)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現為流水侵蝕作用

B.Ⅱ區(qū)域河流的外力作用僅表現為侵蝕作用

C.Ⅰ區(qū)域的河道在流水作用下向南彎曲

D.Ⅱ區(qū)域河流切割作用顯著,使河谷呈槽形

17.有關該河流的假設成立的是

A.若該河流位于東北地區(qū),則每年有一次明顯的汛期

B.若該河流位于華北地區(qū),Ⅱ區(qū)域的河段易發(fā)生凌汛

C.若該河流位于西北地區(qū),則該河流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

D.若該河流位于云貴地區(qū),則某些河段可能下滲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讀我國某山區(qū)公路規(guī)劃線路設計圖,回答16~18題。

16.圖中公路沿線四地中,海拔最高點出現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17.若甲、丁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為40千米,要在邊長為

2 米的  圖幅中完整繪制該區(qū)域圖,所選用的比例尺

應為(  )

A.1∶40000   B.1∶200000  C.1∶4000  D.1∶20000

18.圖中公路規(guī)劃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區(qū)公路建設中應遵循的原則是(  )

①盡可能連接居民點、谠谏焦戎袘M量避開陡坡

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狀彎曲、鼙M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