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了達到實驗?zāi)康?實驗中除了要測定m1.m2.A.B的球心離O的距離LA.LB以外.還需要測量:A.A球從釋放運動到最低點的時間tB.O離地面的高度hC.B球落地點與O的水平距離SD.釋放輕桿時A球的高度h12) 為使實驗誤差盡量小.可采取的措施有A.B球的質(zhì)量盡可能要小B.支架處地面與B球落地處地面要在同一水平面上C.桿的硬度盡量的高D.在同一高度多次釋放A球的前提下.取B球的平均落點3)某次操作是將輕桿從水平狀態(tài)無初速釋放的.試用上面測量的物理量寫出系統(tǒng)勢能的減少量為 .動能的增加量為 .正常情況下會出現(xiàn)前者 后者 高三年級物理試題答題卡題號12345678910答案 第Ⅱ卷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已知當(dāng)?shù)氐闹亓铀俣萭=9.80m/s2。實驗小組選出的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其中O點為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第一個點,A、B、C為三個計數(shù)點,在計數(shù)點A和B、B和C之間還各有一個點。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T=0.02s。

(1)要驗證重錘下落過程中符合機械能守恒,除了圖示器材,以下實驗器材必須要選取的有___________。(填寫字母代號)
A.秒表        B.刻度尺         C.天平          D.交流電源
(2)為了驗證機械能守恒的規(guī)律,我們需要證明的表達式為(請根據(jù)題目已知和圖乙中測量量的符號寫出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中由于阻力的存在,預(yù)計在此實驗中重力勢能的減少量應(yīng)該_____________動能的增加量(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進一步測得圖乙中h1=12.01cm,h2=7.14cm,h3=8.71cm。若重錘的質(zhì)量為0.10kg,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當(dāng)打點計時器打到B點時重錘的重力勢能比開始下落時減少了    J,此時重錘的動能比開始下落時增加了       J。(計算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5)根據(jù)計算結(jié)果分析,該實驗小組在做實驗時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為了達到實驗的目的,除了有打點計時器、紙帶、小車、鉤碼、細繩、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外,還需要的儀器是
交流電源、刻度尺、導(dǎo)線
交流電源、刻度尺、導(dǎo)線
.得到一條紙帶如圖所示. 每隔4個點取1個計數(shù)點,A、B、C、D、E、F、G為計數(shù)點,x1=1.20cm,x2=1.60cm,x3=1.98cm,x4=2.38cm,x5=2.79cm,x6=3.18cm.
(1)計算運動物體在B、E兩點的瞬時速度.vB=
0.14
0.14
m/s,vE=
0.26
0.26
m/s;
(2)在下圖中作出v-t圖象;
(3)試計算運動物體的加速度a=
0.40
0.40
m/s2(計算時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測量某一定值電阻Rx阻值的實驗中,張楠同學(xué)選定了如圖所示的器材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由于李驊同學(xué)的疏忽,做完實驗后他才發(fā)現(xiàn),把測量的電流值都寫在如圖1所示草稿紙上而忘記填人記錄表格中.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壓U/V 0.5 1.0 1.5 2.0 2.5
電流I/A

(1)請你幫助李驊同學(xué)把記錄在草稿紙上的電流值對應(yīng)填人表格中,并寫出你所依據(jù)的物理規(guī)律是
電阻一定時,流過電阻的電流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大
電阻一定時,流過電阻的電流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大

(2)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該定值電阻的阻值為
5.1
5.1
Ω(保留一位小數(shù))
(3)根據(jù)實驗所需電路,用筆畫線代替導(dǎo)線完成圖2中的實物連接.
(4)滑動變阻器在實驗中除能起保護電路的作用外,另一個主要作用是
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來改變通過的電流,以達到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減小誤差
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來改變通過的電流,以達到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減小誤差

(5)若電源電壓恒定且未知,用電阻箱R(電路符號)代替滑動變阻器,同時撤去電流表,請利用余下器材(不要再添加其它任何器材)設(shè)計一個測量RX阻值的實驗電路圖,并在圖3中的方框中畫出.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得到一條紙帶如圖所示,A、B、C、D、E、F、G為計數(shù)點,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x1=1.20cm,x2=1.60cm,x3=1.98cm,x4=2.38cm,x5=2.79cm,x6=3.18cm
(1)為了達到實驗的目的,除了有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小車、細繩、導(dǎo)線、小木塊、長木板外,還需要的儀器有
交流電源
交流電源
、
刻度尺
刻度尺

(2)根據(jù)紙帶可判定物體做
勻加速
勻加速
直線運動.(選填“勻加速”、“勻減速”或“勻速”)
(3)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為
6
6
V,打點周期為
0.02
0.02
s,圖中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T=
0.1
0.1
s
(4)物體運動在B點的瞬時速度表達式為vB=
x1+x2
2T
x1+x2
2T
(用題目所給符號表示),代入數(shù)據(jù)計算得vB=
0.14
0.14
m/s(計算時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5)采用“逐差法”計算物體的加速度的表達式為a=
x4+x5+x6-(x1+x2+x3)
9T2
x4+x5+x6-(x1+x2+x3)
9T2
(用題目所給符號表示),代入數(shù)據(jù)計算得a=
0.40
0.4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得到一條紙帶如圖所示,A、B、C、D、E、F、G為計數(shù)點,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x1 =1.20cm, x 2 =1.60cm, x 3 =1.98cm, x 4 =2.38cm,  x 5 =2.79cm,  x 6 =3.18cm

1.為了達到實驗的目的,除了有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小車、細繩、導(dǎo)線、小木塊、長木板外,還需要的儀器有          、         

2.根據(jù)紙帶可判定物體做        直線運動.(選填“勻加速”、“勻減速”或“勻速”)

3.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為______,打點周期為________,圖中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T=        

4.物體運動在B點的瞬時速度表達式為vB=           (用題目所給符號表示),代入數(shù)據(jù)計算得vB=       m/s(計算時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5.采用“逐差法”計算物體的加速度的表達式為a=                    

(用題目所給符號表示),代入數(shù)據(jù)計算得a=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BC

ABC

ACD

BCD

AB

AC

ABD

 

實驗題

11.(1)BCD     (2)BCD

(3) gMALA-MBLB        大于

 

計算題

12. 1)對A動能定理      2分

對B動能定理     2分

兩式解得          2分

2)對B繼續(xù)上升動能定理    2分

   解得     2分

 

13. 1)系統(tǒng)動量定理有     解得   4分

2)對m有      1分

 撤去F前         1分

 對m動能定理    2分

 對M動能定理          2分

兩者相對位移大小等于板長      

解得  2分

 

14.1)小孩進入軌道時,速度的豎直分量為   2分

合速度與水平方向夾角為,則      2分

兩式解得                           2分

2)小孩運動到最低點,高度下降    1分

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2分

圓周運動有            1分  

三式解得     2分

 

15.1)每次子彈與靶盒作用的極短時間內(nèi)系統(tǒng)動量守恒,靶盒返回O點時速度等大反向,第偶數(shù)顆子彈射入后靶盒停止

第三顆子彈射入后靶盒速度為     2分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2分

2)由系統(tǒng)的能量守恒有    3分

解得       2分

3)設(shè)第n顆子彈射入后靶盒的速度     2分

靶盒O點的最遠距離為S  動能定理有   2分

靶盒與發(fā)射器不碰撞       2分

以上三式解得       

考慮到靶盒最終要運動,n必須是奇數(shù)。

所以,至少15顆子彈射入靶盒后,靶盒在運動的過程中不與發(fā)射器碰撞。  3分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