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70年.該國城市人口比重約為 A.68% B.52% C.48% D.32%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圖為某國城鄉(xiāng)人口變化情況。讀下圖回答

1970年,該國城市人口比重約為                             

A.68%        B.52%       C.48%    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讀“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城市化發(fā)展折線圖”(圖7),完成下列各題。(7分)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圖中表示發(fā)展中國家城市的折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0年發(fā)展國家城市人口比重約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與發(fā)達國家相比,發(fā)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fā)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環(huán)境問題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讀“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城市化發(fā)展折線圖”,完成下列各題。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圖中表示發(fā)展中國家城市的折線是_______,2000年發(fā)展國家城市人口比重約為______  %

 (3)與發(fā)達國家相比,發(fā)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_,發(fā)展______。

 (4)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環(huán)境問題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讀“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城市化發(fā)展折線圖”(圖7),完成下列各題。(7分)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圖中表示發(fā)展中國家城市的折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0年發(fā)展國家城市人口比重約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與發(fā)達國家相比,發(fā)展中國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fā)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環(huán)境問題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1:盡管從1973年中國實行計劃生育以來已累計少生人口3億以上,但按照中國目前的人口基數和人口出生率,預計到2010年人口將達到14億,到2050年將達到16億,這時才有可能實現零增長。如此巨大的人口數量以及今后較長一個時期內人口增長趨勢,無疑對我國的環(huán)境.資源和經濟發(fā)展構成嚴重的威脅和壓力。

材料2:我國人口形勢嚴峻,為了摸清全國人口狀況,國家組織了第五次人口普查。這次普查除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外,國務院還強調對外資企業(yè).三資企業(yè)和娛樂場所要認真清查登記。

材料3:下面是新中國人口增長圖

(1)新中國人口的基本特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我國人口政策的基本內容是

                                          

(3)到1998年,我國城市人口比重約為              ,提倡晚婚、晚育的主要目的是                      

                                                。

(4)我國各種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認為人口與經濟、資源、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應該怎樣處理解_________                   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

1―5BBDAC  6―10ABDDC  11―15AABCC  16―20DBDCD 

21―25BBABD  26―30DBCCA  31―35BBCAB

二、非選擇題:本卷共4大題,36題36分,37題32分,38題32分.39題60分,共160分。

 36.(36分)

    (1)有利條件:光照條件好(2分),迎風坡降水豐富(2分),不易被洪水淹沒(2分),(有一定的垂直分異)有利于多種經營(2分)。

    不利因素:容易水土流失(2分);多地質災害(2分);交通不便(1分);市場狹小(1分)。

   (2)人口數量增長(2分),退耕還林(退田還湖)(2分),建筑用地占用耕地(2分)。

   (3)自然條件優(yōu)越(2分),水稻種植歷史悠久(2分);人口稠密(2分),稻米消費市場廣(2 分);靠近長江航線,有利于稻米運輸(2分)。

   (4)圍海造陸(海界開發(fā))(2分);CO2排放引起全球變暖,造成海平面上升(2分);植被破壞引起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加大),造成河口泥沙淤積(2分)。

37.(32分)

   (1)途徑:政府的扶持;相互支持,取長補短;實踐的推動;著書立說等。(答到一點2分,共8分。)

   (2)這一觀點不正確。(2分)春秋時,我國的歷法基本上確立了十九年七閏的原則;漢武帝時,制訂了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太初歷”;唐朝時,僧一行制訂《大衍歷》;北宋時,沈括制訂“十二氣歷”等史實,說明農歷在我國歷史發(fā)展中在不斷的修訂。(答到一點2分,共6分。)湯若望是參加了《時憲書》的修訂,而不是制訂。(2分)

   (3)天文學:開普勒行星運行規(guī)律;伽利略自制望遠鏡觀察天體,證實了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的正確性。數學:笛卡爾創(chuàng)立解析幾何學;牛頓和萊布尼茨建立的微積分學。物理學: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或提出了物體機械運動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瘜W:波義耳嚴密的實驗方法;“燃素說”。生物學:哈維建立血液循環(huán)學說。

(答到四個層面即可,每個層面舉一例即給2分,共8分。)

   (4)推動了中國科學水平的發(fā)展;推動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西學東漸”等。(答到一點3分,共6分。)   

38.(32分)

   (1)經濟依據:(6分)①就業(yè)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yè)有利于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增加勞動者的收入,體現其主人翁地位;(2分)

    ②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2分)

    ③是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實現勞動者自身的社會價值,維護社會穩(wěn)定,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1分)

    ④是擴大內需,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需要。(1分)

    建議:(共8分)①根本途徑是發(fā)展經濟。完善分配制度,充分發(fā)揮財政、稅收的作用,建立健全社保制度  

②勞動者應轉變就業(yè)觀念,提高自身素質,把自主創(chuàng)業(yè)、自謀職業(yè)和社會安排就業(yè)結合起來。

    ③調整產業(yè)結構,大力發(fā)展第三產業(yè)、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加快城鎮(zhèn)化進程。

    ④完善勞動力就業(yè)市場、信息市場,實行勞務輸出。

(每點2分,其他只要言之有也可酌情給分)

   (2)政治意義;

①有利于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鞏固其執(zhí)政地位。

②有利于國家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

③有利于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

④有利于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如果考生能從黨、國家、人民、社會四個角度作答,每點2分,共8分)

(3)哲學依據

①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既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使主觀符合客觀,又要反對主觀主義。解決就業(yè),必須從國情和個人的實際出發(fā)。(2分)

②尊重客觀規(guī)律與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相互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把尊重客觀規(guī)律性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有機結合起來。解決就業(yè)問題,要求在尊重經濟和社會規(guī)律的同時,國家和勞動者都應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3分)

③內外因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解決就業(yè)問題,既要國家、社會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勞動者個人又必須轉變觀念,提高素質,自謀職業(yè),自主創(chuàng)業(yè)。(3分)

④正確的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具有促進作用。解決就業(yè),必須以正確的價值觀作指導。勞動者應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2分)

(其他原理,只要言之理也可酌情給分)

39.(60分)

(1)81%    22%(4分)

(2)提高節(jié)能意識(2分),(實行技術創(chuàng)新)提高能源利用率(2分),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2分),適當壓縮能耗產業(yè)(優(yōu)先發(fā)展高技術產業(yè))(2分)

(3)優(yōu)先開發(fā)清潔能源(2分),降低煤炭等低發(fā)熱量燃料比重(2分),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2分)促進廢棄物綜合利用(2分)

(4)應用:用作車輪的潤滑油;用作照明的燈油;制作書畫用的原料。(6分)

(5)變化: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均迅速增長;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能源消費開始超過能源生產。(4分)

(6)變化:19世紀中期,木材使用呈下降趨勢,煤的使用呈上升趨勢;(2分),19世紀末期,石油使用呈上升趨勢;(2分)20世紀中后期,以煤為代表的傳統能源使用下降,核能、太陽能等新型能源開始使用并呈上升趨勢。(2分)原因: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期間改良蒸汽機的出現推動了煤的開采和使用;(1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內燃機的發(fā)明推動了石油的開采和使用;(1分)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間原子能技術發(fā)展,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也加快了核能的使用。(2分)

(7)①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我們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時,要保護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

②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是不可抗拒的,違背規(guī)律必然受到懲罰。我們要認識自然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正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③聯系具有普通性和多樣性,要認識事物的因果聯系,提高人們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我們對自然進行開發(fā)利用時,應做到趨利避害。

④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要堅持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因此,不僅要看到人類活動的短期 影響,也應看到長期影響。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以上四點,考生只要答出三其中三點,即可給9分。)

(8)①加強宏觀調控,實施有利于節(jié)能環(huán)保的財政、稅收、金融政策。調整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淘汰落后產能。

②改進技術,提高能源資源利用率。發(fā)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③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走新型工業(yè)化道路,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

④完善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huán)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

⑤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堅持綠色消費。

(以上五點,考生答出四點,可給11分;如果答出三點,可給9分。)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