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略參考譯文:郅鄆字君章,是汝南西平人. 兒子郅壽.郅壽字伯考,擅長著述文章,以廉潔.有才干著稱.被椎舉為孝廉,不久升任冀州刺史.當時,冀州境內有很多的封國和親王,他們的門客目無法紀,行為不檢點,屢犯國法.郅壽按章處置,從不寬恕.他又委派官吏住在各封國內,同時把督郵館舍遷移設置在封國的王宮外,以察看親王們的得失,并及時馳報皇上,舉報親王的過失并彈劾他們的屬官丞相.這樣,各封國親王都十分畏懼,只得遵紀守法. 郅壽任職三年,冀州上下太平.后升調尚書令.每當朝廷對國家大事發(fā)生爭論,郅壽總是獨自晉見皇上,陳述己見.肅宗對他的智慧謀略感到奇異,提升他為京兆尹.當時,京城地區(qū)有很多豪門大姓,他們仗勢欺人,屢犯官禁.,豪門大姓聽說郅壽在冀州的事跡,都心懷畏懼,互相告誡,不再肆意妄為.郅壽盡管威嚴,卻能禮賢下士,因而他的部下都愿意為他效死力,從不欺騙他.后來郅壽因為公事被免職. 后來又被征召為尚書仆射.這時,大將軍竇憲依仗皇后的影響和勢力,獨攬大權.竇憲曾經派人給郅壽送去禮物和書信,請他幫助辦一些私事.郅壽把這些禮物和書信一并送到官府.他多次上書陳述竇憲仗勢驕縱的事實,并引用王莽從專權到篡位最后滅亡的事實來告誡國家.這時,竇憲正率兵征討匈奴,舉國上下為他籌措軍費,但竇憲和他的兩個弟弟竇篤.竇景一同修建住宅,驕奢淫逸,老百姓都十分痛恨.郅壽在百官朝見皇帝的朝會上,大談國庫空虛,連年征戰(zhàn)的話題,借以諷刺竇家兄弟.他的臉色嚴肅,言辭激烈.竇憲大怒,于是誣告郅壽私買公田.誹謗朝政,應當下獄,處以死罪.侍御史何敞于是上書章帝,為郅壽辯護說:"我看見尚書仆射郅壽坐在尚書府中,與各位尚書討論征討匈奴的事情,他們各持己見,因而發(fā)生爭論.竇憲上書說郅壽私買公田,于是將他抓入牢房,已大不敬的罪名治罪.我認為郅壽是朝廷重臣,忠言直諫是他最基本的職責.如果他對什么都隨聲附和,默默不敢說實話,那倒是罪該處死.現(xiàn)在他卻能力排眾議,把安定國家和宗廟作為他的天職,這難道說他有什么私心嗎?況且尚書府本是議論政策.權衡得失.獻替可否的地方,即使在舜帝以及迭代繁榮那樣的盛世,也提倡忠言直諫,并不曾以誹謗治罪.至于他私買公田,這是他在人情方面的一點小小的過失,可以告誡他要隱忍自律."上書呈給皇上后,郅壽才得免死罪,判決流放到合浦縣.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