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圖中神舟七號圖片周圍背景為黑色其可能原因是A.一定是伴飛小衛(wèi)星在夜晚拍攝的飛船照片B.可能是拍照時飛船正處在云雨區(qū).無陽光C.可能是飛船附近大氣極其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作用極弱D.可能是飛船附近大氣對陽光的吸收作用強.周圍顯得昏暗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8年9月27日北京時間16時44分,航天員翟志剛走出“神舟七號”艙門,實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的首次太空行走。甲圖是“神舟七號”繞地球運行軌道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飛船繞地球運行周期是90分鐘,甲圖所示時刻地球上180°經(jīng)線剛好正對著飛船軌道

上的遠地點。飛船繞地球一周后,正對近地點的經(jīng)線是(  )

A.157.5°W B.22.5°W

C.22.5°E D.157.5°E

2.乙圖為“神舟七號”軌道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則飛船連續(xù)兩次在赤道上的投影間距大約為(  )

A.2 200千米 B.2 500千米

C.2 800千米 D.3 0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年9月27日北京時間16時44分,航天員翟志剛走出“神舟七號”艙門,實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的首次太空行走。甲圖是“神舟七號”繞地球運行軌道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飛船繞地球運行周期是90分鐘,甲圖所示時刻地球上180°經(jīng)線剛好正對著飛船軌道上的遠地點。飛船繞地球一周后,正對近地點的經(jīng)線是     

A.157.5°W    B.22.5°W   C.22.5°E     D.157.5°E

2.乙圖為“神舟七號”軌道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則飛船連續(xù)兩次在赤道上的投影間距大約為         

A.2 200千米   B.2 500千米  C.2 800千米    D.3 0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甲圖是“神舟七號”繞地球運行軌道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飛船繞地球運行周期是90分鐘,甲圖所示時刻地球上180°經(jīng)線剛好正對著飛船軌道上的遠地點。飛船繞地球一周后,正對近地點的經(jīng)線是
[     ]
A.157.5°W
B.22.5°W
C.22.5°E
D.157.5°E
2、乙圖為“神舟七號”軌道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則飛船連續(xù)兩次在赤道上的投影間距大約為
[     ]
A.2200千米
B.2500千米
C.2800千米
D.30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神舟七號”飛船于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晚9時10分從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飛船在太空預(yù)定軌道繞地球飛行了46圈。28日17時37分,中國“神舟七號”飛船在內(nèi)蒙古中部預(yù)定區(qū)域成功著陸。隨后,執(zhí)行飛行任務(wù)的航天員翟志剛、劉 伯明和景海鵬安全出艙,中國“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標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shù)的國家。

材料2:“神舟七號”飛船發(fā)射升空當(dāng)天某時的光照圖。

(1)根據(jù)材料1,判斷材料2圖的自轉(zhuǎn)方向為________ (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zhuǎn)。

(2)判斷圖中晨昏線中,AB為________線,BC為________線。

(3)飛船發(fā)射時,全球范圍內(nèi)的不同日期分布是(      )

A.25日范圍大于24日  B.25日范圍小于24日

C.25日范圍大于26日  D.25日范圍小于26日

(4)“神舟七號”飛船成功著陸時的格林尼治時間是________,美國西部太平洋時間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讀下圖,回答相關(guān)問題。(每空1分,共10分)

讀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圖1),回答(1)—(3)題。

(1)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飛行的大氣層是      。(填字母)宇航員在飛行過程中與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清楚對話,說明本層的         對無線電通信的作用。(2分)

(2)A層與人類關(guān)系最為密切,為     層,本層氣溫分布特點是           。(2分)

(3)由于人類活動導(dǎo)致大氣成分發(fā)生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分)

A.全球出現(xiàn)變暖趨勢    B.SO2含量減少   C.臭氧增厚   D.太陽紫外線輻射減少

讀圖2,完成(4)—(6)題

(4) 圖中代表近年來地球大氣中CO2含量變化曲線的是      。

(5) 這一現(xiàn)象會導(dǎo)致全球氣溫         ,近年來,地球大氣中CO2含量增多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導(dǎo)致海平面                 ;

(6)下列關(guān)于這一現(xiàn)象帶來的危害說法錯誤的是(      )

A  導(dǎo)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調(diào)整

B 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會增加           

C  珠穆朗瑪峰南坡的雪線高度不斷下移   

D 一些農(nóng)作物的生產(chǎn)率將會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6分。

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答 案

C

B

D

B

B

C

B

C

B

題 號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案

B

C

B

A

B

B

A

A

A

二、雙項選擇題:全選對者得3分,只選一項且選對者得1分,共24分。

題 號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 案

CD

AB

AD

AC

AC

BC

AB

AB

三 、綜合題

27. (1)氣旋(或低壓、熱帶氣旋、熱帶風(fēng)暴、臺風(fēng)均可)  夏秋

(2)偏北風(fēng)滑坡泥石流      (3)A     (4)氣象衛(wèi)星  加強監(jiān)測和預(yù)報

28.⑴地理環(huán)境由赤道到兩極的  、熱量  、太陽輻射在各緯度的分布不均造成的

⑵A    ⑶距海遠近的不同導(dǎo)致水分的差異    ⑷溫帶季風(fēng)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29.(1) 鐵路線(或 200 米等高線),     平原,    山區(qū)。

(2) 屬于平原,地勢平坦,有多條支流在此與干流交匯;  有鐵路經(jīng)過,交通便利

(3) ① 沿河流及交通線分布       ②平原多,山區(qū)少

30.⑴雨水  、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流量隨降雨量的多少而變化

⑵冰雪融水  、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流量隨氣溫的變化而變化。汛期出現(xiàn)在氣溫最高的夏季,枯水期出現(xiàn)在氣溫最低的冬季,并且從1月初2月底,因氣溫在0以下,河流斷流  、西北。

⑶雨水和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 、降水和氣溫  、東北。

⑷地下水 、流量穩(wěn)定,全年變化幅度較小,且流量不大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