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輕彈簧.左端固定在A點.自然狀態(tài)時其右端位于B點.水平桌面右側有一豎直放置的光滑軌道MNP.其形狀為半徑R=0.8m的圓環(huán)剪去了左上角135°的圓弧.MN為其豎直直徑.P點到桌面的豎直距離也是R.用質(zhì)量m1=0.4kg的物塊將彈簧緩慢壓縮到C點.釋放后彈簧恢復原長時物塊恰停止在B點.用同種材料.質(zhì)量為m2=0.2kg的物塊將彈簧緩慢壓縮到C點釋放.物塊過B點后其位移與時間的關系為.物塊飛離桌面后由P點沿切線落入圓軌道.G=10m/s2.求: (1)BP間的水平距離. (2)判斷m2能否沿圓軌道到達M點.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輕彈簧,左端固定在A點,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時其右端位于B點.桌面高為h.質(zhì)量為m的物塊P將彈簧緩慢壓縮到C點釋放,物塊P過B點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從右邊緣D點飛離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上的N點.若D、N兩點之間的水平距離為s,B、D兩點之間的距離亦為s,物塊P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物塊P可視為質(zhì)點,彈簧在彈性限度內(nèi),不計空氣阻力,求:
(1)物塊P運動到D點時速度υD的大。
(2)物塊P過B點時的速度υB的大;
(3)若將質(zhì)量為5m的物塊Q(也可視為質(zhì)點)將彈簧緩慢壓縮到C點,釋放后物塊Q剛好停在B點,設兩物塊均用同種材料制成且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求B、C兩點之間的距離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輕彈簧,左端固定在A點,自然狀態(tài)時其右端位于B點.水平桌面右側有一豎直放置的光滑軌道MNP,其形狀為半徑R=0.8m的圓環(huán)剪去了左上角135°的圓弧,MN為其豎直直徑,P點到桌面的豎直距離也是R.用質(zhì)量m1=0.4kg的物塊將彈簧緩慢壓縮到C點,釋放后彈簧恢復原長時物塊恰停止在B點.用同種材料、質(zhì)量為m2=0.2kg的物塊將彈簧緩慢壓縮到C點釋放,物塊過B點后其位移與時間的關系為x=6t-2t2,物塊飛離桌面后由P點沿切線落入圓軌道.g=10m/s2,求:
精英家教網(wǎng)
(1)BP間的水平距離.
(2)判斷m2能否沿圓軌道到達M點.
(3)釋放后m2運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輕彈簧,左端固定在A點,自然狀態(tài)時其右端位于B點.水平桌面右側某一位置有一豎直放置的、左上角有一開口的光滑圓弧軌道MNP,其半徑為R=0.5m,∠PON=53°,MN為其豎直直徑,P點到桌面的豎直距離是h=0.8m.如用質(zhì)量m1=0.4kg的物塊將彈簧緩慢壓縮到C點,釋放后物塊恰停止在桌面邊緣D點.現(xiàn)換用同種材料制成的質(zhì)量為m2=0.2kg的物塊將彈簧緩慢壓縮到C點,釋放后物塊能飛離桌面并恰好由P點沿切線滑入光滑圓軌道MNP(g取10m/s2,sin53°=0.8,cos53°=0.6).
(1)求物體m2運動到M點時受到軌道的壓力;
(2)求彈簧的彈性勢能EP;
(3)如圓弧軌道的位置以及∠PON可任意調(diào)節(jié),使從C點釋放又從D點滑出的質(zhì)量為m=km1物塊都能由P點沿切線滑入圓弧軌道,并且還能通過最高點M,求k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輕彈簧,左端固定在A點,自然狀態(tài)時其右端位于B點.水平桌面右側有一豎直放置的光滑軌道MNP,其形狀為半徑R=0.8m的圓環(huán)剪去了左上角135°的圓弧,MN為其豎直直徑,P點到桌面的豎直距離也是R.用質(zhì)量為m=0.1kg的物塊將彈簧緩慢壓縮到C點釋放,物塊通過B點后其位移與時間的關系為x=6t-2t2,物塊飛離桌面后由P點沿切線落入圓軌道.g=10m/s2,求:
(1)物塊平拋的水平距離
(2)物塊從B點運動到P點的時間
(3)物塊能否到達M點,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輕彈簧,左端固定在A點,自然狀態(tài)時其右端位于B點.水平桌面右側有一豎直放置的光滑軌道MNP,其形狀為半徑R=0.8m的圓環(huán)剪去了左上角的135°的圓弧,MN為其豎直直徑,P點到桌面的豎直距離也是R.用質(zhì)量m1=0.4kg的物塊將彈簧緩慢壓縮到C點,釋放后彈簧恢復原長時物塊恰停止在B點.用同種材料?質(zhì)量為m2=0.2kg的物塊將彈簧緩慢壓縮到C點釋放,物塊過B點后其位移與時間的關系為x=6t-2t2,物塊飛離桌面后由P點沿切線落入圓軌道,不計空氣阻力,g=10m/s2,求:

(1)物塊運動到P點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判斷m2能否沿圓軌道到達M點.
(3)釋放后m2運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1C   2B  3A  4B  5C  6C  7C  8C  9C  10D  11A  12B  13C  14BD  15AC  16AD  17D  18CD  19B  20B  21D

 

22.(18分)

(1)(4分)2.720   17.8

(2)(14分)

①如右圖

   ②電壓表示數(shù),溫度計示數(shù)   ③100+1.6t(其中100±1,1.6±0.1均可)

  ④ 小  ⑤ B

 

23.( 14分 )

解析:受試者由起點終點線向折返線運動的過程中有

             加速度階段: ;

             減速階段:  

           勻速階段:;

           由折返線向起點終點線運動的過程中有

 

           加速度階段: ;

        勻速階段:

           受試者“10米折返跑”的成績?yōu)?/p>

          

24.(18分)

解析:(1)設物塊塊由D點以初速做平拋,落到P點時其豎直速度為

      

      

       得

       平拋用時為t,水平位移為s,

       在桌面上過B點后初速

       BD間位移為

       則BP水平間距為

   (2)若物塊能沿軌道到達M點,其速度為

      

       軌道對物塊的壓力為FN,則

       解得

       即物塊不能到達M點

   (3)設彈簧長為AC時的彈性勢能為EP,物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釋放

       釋放

       且

       在桌面上運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為Wf,

       則

       可得

25.(22分)

解析:⑴設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為v0, ef有效切割長度為l,則電流:

,由于v0不變,所以I不變。

⑵由能量守恒,得:

設彈簧形變量為x,由平衡條件,得: 2BIxtan30°= kx

解得 v0 =         k =  

⑶ef越過O點后,與彈簧脫離,設導體棒最終停止位置距O點的距離為x0,某時刻回路中ef有效切割長度為L1,ef的速度為v,加速度為a,電流為I, 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BIL1= ma

電流 I = =    得: ― = ma

取一小段時間△t,速度微小變化為△v,回路面積微小增加為△S,則  ― △t = ma△t

即: ― ∑△t = ∑ma△t  

 ―∑L1v△t = m∑a△t 

 ―∑△S = m∑△v

― x02tan300= 0-mv0   

  將 v0= 代入,得:x 0 =

 

26.(15分)

(1)NaOH  NH3?H2O  NaHCO3  Ba(NO3)2  Al2(SO4)3(各2分共10分)

(2)    (2分) (3)Al3++3HCO=Al(OH)3↓+3CO2↑(3分)

27.(15分)(1)Ca(HCO3)2 (2分)

(2)Al(OH)3(2分)  Al(OH)3+3H+=== Al3++3H2O(2分) 2NaCl 電解 2Na+Cl2↑(2分)

(3)(NH4)2SO4 (2分)       Ba(OH)2 + (NH4)2SO4 === BaSO4 + 2NH3↑+ 2H2O(3分)

(4)H2SiO3(或H4SiO4) (2分)

28. (14分)(1)e接a(或b),b(或a)接f,g接c(或d),d(或c)接h

(2)②④⑤①③

(3)防止裝置中空氣與CO的混合氣受熱時發(fā)生爆炸;檢驗CO2是否已除凈;證明有CO2生成,說明乙二酸分解產(chǎn)物中有CO

(4)5:7

29.(16分)(1)①加成反應   ②取代反應(或水解反應)(2分)

   (2)反應③   2CH3CH2OH+O22CH3CHO+2H2O(3分)

    反應④

 

 

 

 

 

  

 

 

(3)

 

 

 

(4)

 

(其它合理答案均給分)

30. Ⅰ、14種必需礦質(zhì)元素        溶液培養(yǎng)法
     1. 在人工配制的培養(yǎng)液中,如果除去某一礦質(zhì)元素后,植物的生長表現(xiàn)出相應的缺乏癥,而補充該元素后,植物生長的缺乏癥消失,說明該礦質(zhì)元素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礦質(zhì)元素。
     2.⑵用完全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      分別用只缺少一種礦質(zhì)元素的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

 ⑷出現(xiàn)相應的缺乏癥。          ⑸B組:補充相應的礦質(zhì)元素
           ⑹現(xiàn)象:2-15B組:缺乏癥消失       A組:缺乏癥依然存在

結論:N、P、K等14種礦質(zhì)元素為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礦質(zhì)元素。

Ⅱ、 ⑴ 紙層析法  ⑵ 濾紙條  A葉片的結果:只會有葉黃素和胡蘿卜素兩種色素。
     B葉片的結果:會有葉黃素、胡蘿卜素、葉綠素a,葉綠素b四種色素。
 ⑶ 結論1的根據(jù):低溫影響了葉綠素的形成,而原有的葉綠素被破壞,故無葉綠素而變黃。
     結論2的根據(jù):光合作用光反應的進行必須有葉綠素才能進行,因為只有少數(shù)特殊狀態(tài)的葉綠素a才能完成光能向電能的轉換。因此無葉綠素a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31. (1)正交、反交(或答正反交)

(2)細胞質(zhì)遺傳)      ①為母系遺傳; ②具有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后代性狀無一定的分離比  )   

(3)①細胞核遺傳   

②見答圖

P:     ♀DD    ×    dd♂

            右旋雌螺        左旋雄螺  

↓                                

F1:             Dd

右旋螺                 

                       ↓自由交配

F2:1/4DD       2/4Dd        1/4dd

           右旋螺      右旋螺       右旋螺(表現(xiàn)母本基因型)

↓自交       ↓自交      ↓自交

F3: 1/4DD   2/4(DD Dd dd)  1/4dd

           

右旋螺(表現(xiàn)母本基因型)  左旋螺 

 3        :     1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