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實驗中不含有分解反應的是: A.加熱碳酸氫銨固體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C.用雙氧水制氧氣 D.用高錳酸鉀制氧氣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實驗中,實驗方案及現象與結論不一致的是( 。
實驗方案及現象 實驗結論
A ①銅絲插入硫酸鋅溶液,一段時間后,無明顯現象
②銅絲插入硝酸銀溶液,一段時間后,銅絲上有銀白色金屬析出
金屬活動性:鋅>銅>銀
B ①加熱KClO3制O2速度慢
②加熱KClO3和KMnO4混合物制O2速度快
KMnO4是KClO3制取O2的催化劑
C 碳酸鈣受熱發(fā)生分解反應,檢驗到有CO2生成 碳酸鈣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D ①向盛有蒸餾水的試管中加入一根鐵釘(鐵釘一半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鐵釘生銹
②將鐵釘浸沒在經煮沸并迅速冷卻蒸餾水中,再加入
2mL植物油,一段時間后,鐵釘未生銹
與氧氣接觸是鐵釘生銹的條件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實驗中,實驗方案及現象與結論不一致的是( 。
實驗方案及現象 實驗結論
A ①銅絲插入硫酸鋅溶液,一段時間后,無明顯現象
②銅絲插入硝酸銀溶液,一段時間后,銅絲上有銀白色金屬析出
金屬活動性:鋅>銅>銀
B ①加熱KClO3制O2速度慢
②加熱KClO3和KMnO4混合物制O2速度快
KMnO4是KClO3制取O2的催化劑
C 碳酸鈣受熱發(fā)生分解反應,檢驗到有CO2生成 碳酸鈣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D ①向盛有蒸餾水的試管中加入一根鐵釘(鐵釘一半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鐵釘生銹
②將鐵釘浸沒在經煮沸并迅速冷卻蒸餾水中,再加入
2mL植物油,一段時間后,鐵釘未生銹
與氧氣接觸是鐵釘生銹的條件之一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實驗中,實驗方案及現象與結論不一致的是( )
實驗方案及現象實驗結論
A①銅絲插入硫酸鋅溶液,一段時間后,無明顯現象
②銅絲插入硝酸銀溶液,一段時間后,銅絲上有銀白色金屬析出
金屬活動性:鋅>銅>銀
B①加熱KClO3制O2速度慢
②加熱KClO3和KMnO4混合物制O2速度快
KMnO4是KClO3制取O2的催化劑
C碳酸鈣受熱發(fā)生分解反應,檢驗到有CO2生成碳酸鈣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D①向盛有蒸餾水的試管中加入一根鐵釘(鐵釘一半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鐵釘生銹
②將鐵釘浸沒在經煮沸并迅速冷卻蒸餾水中,再加入
2mL植物油,一段時間后,鐵釘未生銹
與氧氣接觸是鐵釘生銹的條件之一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泰安)下列是初中化學部分重要的實驗或實驗裝置.請按要求填空:?

A.水的電解實驗            B.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         C.探究二氧化碳性質      D.氣體制備裝置?
(1)A實驗玻璃管②中產生的氣體是
氫氣
氫氣
;?
(2)B實驗如果實驗數據小于21%,可能原因是
裝置漏氣(或加熱時間短,反應不充分;或銅的量太少,氧氣沒完全反應;或未冷卻至室溫就讀數等)
裝置漏氣(或加熱時間短,反應不充分;或銅的量太少,氧氣沒完全反應;或未冷卻至室溫就讀數等)
(寫出一點);?(3)C實驗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是
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
(4)寫出用D裝置制取一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或2H2O2
 MnO2 
.
 
2H2O+O2↑)
CaCO3+2HCl=CaCl2+H2O+CO2↑(或2H2O2
 MnO2 
.
 
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純堿(Na2CO3)產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鈉。某廠生 產的純堿包裝袋上標有“Na2 CO3含量≥95%”字樣。為判斷該產品中Na2CO3的含量是否達到要求,稱取5.0g樣品進行檢驗,可供選取的裝置如下圖。其中,丙裝置中裝足量濃氫 氧化鈉溶液,丁裝置中裝濃硫酸,戊裝置中裝水。(提示:濃 硫酸具有吸水性,不揮發(fā),不與二氧化碳反應,碳酸鈉受熱不分解。)
(1)寫出上圖儀器A的一種常見用途_____________。
(2)你選擇的實驗裝置從左到右組裝排列為____________(填編號.) 。請說出你選擇或排列裝置的一點理由________________。
(3)假設每步都反應完全,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不考慮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影響。要通過較準確地計算判斷 “Na2CO3含量≥95%”是否真實,該實驗除稱取樣品質量外,還要用天平稱量得到的實驗數據是_________ 。
(4)若乙裝置中加入濃鹽酸(有揮發(fā)性),對測量結果有影響。原因是濃鹽酸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_____________ 。
(5)若實驗裝置連接正確,實驗過程中看到丙裝置出現的氣泡比丁少得多,一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