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①1 000KAB+C ②500KDE+F它們的反應速率關系是( )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無法確定 解析:決定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應物本身的性質(zhì).因此不同的反應其速率的大小條件是決定不了的. 答案:D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已知A的產(chǎn)量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水平,A能發(fā)生以下轉(zhuǎn)化:

(1)A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
CH2=CH2
CH2=CH2

(2)寫出B、D化合物中官能團:B中含官能團
羥基-OH
羥基-OH
;D中含官能團
羧基-COOH
羧基-COOH
;
(3)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CH2=CH2+H2O→
一定條件
CH3CH2OH
CH2=CH2+H2O→
一定條件
CH3CH2OH
   反應類型:
加成反應
加成反應

 ②:
2CH3CH2OH+O2
Cu
2CH3CHO+2H2O
2CH3CH2OH+O2
Cu
2CH3CHO+2H2O
  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
氧化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鹽城一模)碳酸鎂晶須是一種新型吸波隱形材料中的增強材料.

(1)合成碳酸鎂晶須的步驟如下:
步驟1.配制0.5mol?L-1MgSO4溶液和0.5mol?L-1NH4HCO3溶液.
步驟2.量取500mL NH4HCO3溶液于1 000mL四口燒瓶中,開啟攪拌器.溫度控制在50℃.
步驟3.將250mL 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用氨水調(diào)節(jié)溶液pH到9.5.
步驟4.放置1h后,過濾,洗滌干凈.
步驟5.在4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h,得碳酸鎂晶須產(chǎn)品(MgCO3?nH2O n=1~5).
①步驟2控制溫度在50℃,較好的加熱方法是
水浴加熱
水浴加熱

②步驟3生成MgCO3?nH2O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
Mg2++HCO3-+NH3?H2O+(n-1)H2O═MgCO3?nH2O+NH4+
Mg2++HCO3-+NH3?H2O+(n-1)H2O═MgCO3?nH2O+NH4+

⑧步驟4檢驗沉淀已經(jīng)洗滌干凈的方法是
取最后一次洗滌的濾出液,滴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無沉淀說明已洗滌干凈
取最后一次洗滌的濾出液,滴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無沉淀說明已洗滌干凈

(2)測定合成的MgCO3?nH2O中的n值.
稱量1.000g碳酸鎂晶須,放入圖所示的廣口瓶中,加入水,滴入稀硫酸與晶須反應,生成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在室溫下反應4~5h,反應后期將溫度升到30℃,最后,燒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測得CO2的總量;重復上述操作2次.
①圖中氣球的作用是
緩沖壓強并封閉體系
緩沖壓強并封閉體系

②上述反應后期要升溫到30℃,主要目的是
使廣口瓶內(nèi)水中溶解的CO2充分逸出,并被NaOH充分吸收
使廣口瓶內(nèi)水中溶解的CO2充分逸出,并被NaOH充分吸收

③設3次實驗測得每1.000g碳酸鎂晶須產(chǎn)生的CO2平均值為a mol,則n值為
(1-84a)
18a
(1-84a)
18a
(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
(3)稱取100g上述晶須產(chǎn)品進行熱重分析,熱重曲線如圖2,則該條件下合成的晶須中,n=
1
1
(填“1”“2”“3”“4”或“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現(xiàn)有50ml、pH都等于2的四種溶液:①HCl②CH3COOH③HNO3④H2SO4 
(1)溶液中含有兩種分子的是:
 
(填序號,下同)
(2)加入鋅粉,無氫氣產(chǎn)生的是
 

(3)在四種溶液中同時加入同質(zhì)量的鋅粉(足量),經(jīng)充分與酸反應后,放出氫氣最多的是
 

(4)在與鋅完全反應時,
 
 
消耗鋅的質(zhì)量相同.
(5)分別加入50mlpH=12的NaOH溶液,
 
反應后溶液的pH最。
(6)
 
 
的濃溶液混合后(按一定比例),幾乎可溶解所有金屬.

查看答案和解析>>

鉛蓄電池的電池反應為:2PbSO4(s)+2H2O(l) 
反應(1)
反應(2)
  Pb(s)+PbO2(s)+2H2SO4(aq).下面關于鉛蓄電池的一些說法:
①放電反應是自發(fā)反應,充電反應是電解反應;
②反應(1)是充電反應,反應(2)是放電反應;
③在充電時,電池中硫酸的濃度不斷變。
④在放電時,該電池的負極材料是鉛板;
⑤在放電時,正極發(fā)生的反應是:Pb(s)+SO42-(aq)-2e-=PbSO4(s);
⑥在充電時,陽極發(fā)生的反應是:PbSO4(s)+2e-=Pb(s)+SO42-(aq).
下列各選項中所包括的說法都正確的是( 。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③⑤⑥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