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圖所示.課外活動中.小明在與旗桿AB距離為米的C處.用測角儀測得旗桿頂部A的仰角為.已知測角儀器的高CD=米.則旗桿AB的高是 米.(精確到米)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網(wǎng)某課外活動小組欲對鋁鎂合金進行研究,測定其中鎂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閱資料】
(1)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鋁據(jù)難溶于水.難溶堿受熱后能分解生成水和相應(yīng)的金屬氧化物.
(2)鎂和氫氧化鎂均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但鋁和氫氧化鋁均能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如下反應(yīng):2Al+2NaOH+2H2O=2NaAlO2+3H2↑   Al(OH)3+NaOH=NaAlO2+2H2O
【方案設(shè)計】他們利用實驗室提供的鹽酸、氫氧化鈉溶液設(shè)計了三種不同的實驗方案:
方案一:鋁鎂合金
 NaOH溶液 
.
 
測定生成氣體的體積    
方案二:鋁鎂合金
 鹽酸 
.
 
測定生成氣體的體積
方案三:鋁鎂合金
 鹽酸 
.
 
溶液
 過量NaOH溶液 
.
 
稱量灼燒產(chǎn)物
【方案評價】
1)三個方案是否均可行,如有不可行的請說明理由.
 

2)如果你是小組成員,你愿意采用何種方案?
 
(填“方案一”、“方案二”或“方案三”).理由是
 

【實驗設(shè)計】實驗小組根據(jù)方案二設(shè)計了如下圖所示(圖中的鐵架臺已省略)的兩個實驗裝置.精英家教網(wǎng)
你認為選擇
 
選填甲或乙)裝置進行實驗更合理,誤差更小.
【交流討論】
(1)小組成員實驗后,通過交流討論普遍認為上述三個實驗方案均存在操作不夠簡便或容易產(chǎn)生測量誤差的問題.于是按照上述形式重新設(shè)計了方案,請你幫助他們完成新方案的設(shè)計(在→上方填寫相應(yīng)的試劑和操作):
 

2)小組成員按照新的測定方案,取20g鋁鎂合金,研成金屬粉末后,把100g氫氧化鈉溶液平均分成5份依次加入,充分反應(yīng)后,過濾出固體,將其洗滌、干燥、稱量.實驗過程中得到的部分數(shù)據(jù)與圖象如下:
  加NaOH溶液的次數(sh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g 1 6.5 n 9.5
(1)小組成員將鋁鎂合金研成金屬粉末的目的是
 

(2)分析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上表中n的值為
 
;
(3)該金屬粉末中Al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
(4)列式計算:所用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多少?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課外活動小組從海邊鹽灘上獲得了一定量的粗鹽,欲進行粗鹽提純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完成探究活動中的有關(guān)問題.
(1)查閱資料
①粗鹽中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雜質(zhì)(MgCl2、CaCl2等)和不溶性雜質(zhì)(泥沙等).
②氯化鈉在室溫(20℃)時的溶解度為36.0g.
③Mg2+、Ca2+的堿和鹽的溶解性(20℃)如下表:
陽離子\陰離子 OH- NO3- SO42- CO32-
Mg2+
Ca2+
說明:“溶”表示那種物質(zhì)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
(2)實驗方案設(shè)計與問題討論
①溶解(20℃)用托盤天平稱取10.0g粗鹽,用藥匙將該粗鹽逐漸加入到盛有10mL水的燒杯里,邊加邊攪拌,直到粗鹽不再溶解為止.此時加入的粗鹽質(zhì)量至少是
 
g.
②除雜若要除去粗鹽中的可溶性雜質(zhì)CaCl2,可向其中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若要除去雜質(zhì)MgCl2,可向其中加入過量的
 
溶液,然后按右圖所示裝置進行
 
操作.再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的
 
即得到氯化鈉溶液.如果觀察所得濾液是渾濁的,再過濾,仍渾濁,其可能的原因是:精英家教網(wǎng)
 

③蒸發(fā)
(3)實踐實驗操作過程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課外活動小組同學用如圖裝置(固定裝置未畫出)測定含有雜質(zhì)的鎂帶中鎂單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雜質(zhì)與酸接觸不產(chǎn)生氣體).實驗過程是:
①取一段鎂帶樣品,準確稱得其質(zhì)量為0.040g.
②往量氣管內(nèi)裝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按圖所示(未裝藥品)裝配好儀器.
③檢查裝置氣密性.
④在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傾斜試管,將用水濕潤的鎂帶小心貼在試管壁上,塞緊橡皮塞.
⑤調(diào)整量氣管液面,使兩邊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記錄量氣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試管底部略為抬高,使鎂帶與稀硫酸接觸完全反應(yīng).
⑦待冷卻至室溫后,再次記錄量氣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氣管中增加的氣體體積為23.96mL.
已知:同溫同壓下,不同氣體混合后體積等于混合前各氣體體積之和.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能否用托盤天平稱量0.040g鎂帶樣品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
(2)若不改變溫度,如何用較簡單的方法檢查圖所示裝置的氣密性?
把玻璃管下移一段距離,使玻璃管和量氣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時間后液面差保持不變,則說明裝置不漏氣;反之,則表示裝置漏氣
把玻璃管下移一段距離,使玻璃管和量氣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時間后液面差保持不變,則說明裝置不漏氣;反之,則表示裝置漏氣

(3)經(jīng)換算,該實驗獲得的氫氣質(zhì)量為0.0020g.該鎂帶中單質(zhì)鎂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4)實驗過程⑦中再次記錄量氣管的液面位置時,試管中留有氫氣,是否會影響實驗最終結(jié)果
(填“是”或“否”).理由是
因為試管中留有的氫氣體積等于從試管中排出的空氣體積,所以對實驗最終結(jié)果沒有影響
因為試管中留有的氫氣體積等于從試管中排出的空氣體積,所以對實驗最終結(jié)果沒有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課外活動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固定裝置未畫出)測定含有雜質(zhì)的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雜質(zhì)與酸接觸不產(chǎn)生氣體).實驗過程是:
①取一塊石灰石樣品,準確稱得其質(zhì)量為1.003g.
②往量氣管內(nèi)裝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按圖所示(未裝藥品)裝配好儀器.
③檢查裝置氣密性.
④在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液面略低于墊片.
⑤小心放入石灰石樣品,置于墊片上,塞緊橡皮塞.
⑥調(diào)整量氣管液面,使兩邊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記錄量氣管中液面位置
⑦進行某操作,使石灰石與稀鹽酸接觸反應(yīng).
⑧待完全反應(yīng)后,再次調(diào)整量氣管中液面,并記錄液面位置.
⑨算出量氣管中增加的氣體體積為190mL
已知:同溫同壓下,不同氣體混合后體積等于混合前各氣體體積之和.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

(2)能否用托盤天平稱量1.003g石灰石樣品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
(3)在實驗過程⑦中,進行何操作可以使石灰石與稀鹽酸接觸反應(yīng)?
把試管傾斜
把試管傾斜

(4)在實驗過程⑧中,通過
沒有氣泡冒出
沒有氣泡冒出
現(xiàn)象說明反應(yīng)已經(jīng)停止.
(5)經(jīng)換算,該實驗獲得的二氧化碳質(zhì)量約為0.374g.則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85%
85%

(6)同學在實驗結(jié)束后討論發(fā)現(xiàn),本次測定的碳酸鈣含量可能會偏小,原因可能是:
測量的二氧化碳的數(shù)值偏小,即二氧化碳溶在水中一部分
測量的二氧化碳的數(shù)值偏小,即二氧化碳溶在水中一部分
、
或試管中仍有二氧化碳存在
或試管中仍有二氧化碳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課外活動小組從海邊鹽灘上獲得了一定量的粗鹽,欲進行粗鹽提純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完成探究活動中的有關(guān)問題.
(1)查閱資料
①粗鹽中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雜質(zhì)(MgCl2、CaCl2等)和不溶性雜質(zhì)(泥沙等).
②氯化鈉在室溫(20℃)時的溶解度為36.0g.
③Mg2+、Ca2+的堿和鹽的溶解性(20℃)如下表:
陽離子\陰離子OH-NO3-SO42-CO32-
Mg2+
Ca2+
說明:“溶”表示那種物質(zhì)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
(2)實驗方案設(shè)計與問題討論
①溶解(20℃)用托盤天平稱取10.0g粗鹽,用藥匙將該粗鹽逐漸加入到盛有10mL水的燒杯里,邊加邊攪拌,直到粗鹽不再溶解為止.此時加入的粗鹽質(zhì)量至少是________g.
②除雜若要除去粗鹽中的可溶性雜質(zhì)CaCl2,可向其中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若要除去雜質(zhì)MgCl2,可向其中加入過量的________溶液,然后按右圖所示裝置進行________操作.再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的________即得到氯化鈉溶液.如果觀察所得濾液是渾濁的,再過濾,仍渾濁,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③蒸發(fā)
(3)實踐實驗操作過程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